摘要:“琳琳(化名)已经成功实现脱离呼吸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ICU门口,听到康复科副主任余永林的回答后,琳琳的父母紧绷的心脏,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安慰。此时,距离琳琳被送进ICU仅2天。
“琳琳(化名)已经成功实现脱离呼吸机!”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莫干山院区)ICU门口,听到康复科副主任余永林的回答后,琳琳的父母紧绷的心脏,终于感受到了一丝安慰。此时,距离琳琳被送进ICU仅2天。
“脱离呼吸机说明孩子已经逐步恢复,是病情出现好转的一个重要标志。”5月9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副主任余永林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患儿现在意识状态不好,偶然有阵发性牙关紧闭、舌头咬伤的情况。但总体情况趋于向好状态,脱离呼吸机也有助于孩子后期的意识逐渐复苏。
4月30日,康复科医护人员为琳琳进行第二次高压氧舱治疗。医院供图
4月11日上午,11岁的琳琳正如往常一般在教室里晨读课本。突然,“砰”的一声,琳琳一头栽倒在了地上,同时还伴随着小便失禁、四肢抖动、口吐白沫,在持续几秒钟后,这些情况都突然消失。
余永林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回忆道,当时医生多学科会诊之后,诊断孩子为缺血缺氧性脑病、脑功能异常的情况。通过让患者在高压氧舱内吸入纯氧,利用高气压环境提升血液中的物理溶解氧量,能改善组织缺氧、脑部供氧以及心肺功能,促进脑损伤修复。
高压氧治疗是指在高于当地压力的环境中吸入高于当地大气氧浓度的氧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高压氧治疗尤其适用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气栓病、脊髓损伤、脑外伤、感染性疾病、各种缺血缺氧性疾病、血供障碍疾病、恶性肿瘤放化疗的辅助治疗等多种疾病。目前全国配备儿童专用高压氧舱的不多,只在深圳、浙江等地少量配备。”余永林说。
余永林介绍道,在治疗的过程中有两个艰难的点。一是治疗风险,带着呼吸机做治疗时病情不稳定,进高压氧舱后有一个半小时与外界隔绝,若出现紧急情况处理难。二是治疗矛盾,孩子前期有癫痫发作的情况,在吃抗癫痫药,而促醒治疗的一些方法,像药物、经颅磁或电刺激等,会使皮层兴奋性升高,与抗癫痫治疗存在矛盾,不用不利于苏醒,用了可能加重抽筋。高压氧不能完全解决这些矛盾,但能从一定程度缓解。
据悉,患儿脱离呼吸机后,已可以通过人工鼻面罩自主呼吸,目前已完成了8次高压氧治疗,治疗期间情况稳定,再未出现癫痫发作。5月7日早上,患儿已经从ICU转到康复科病房。
责编:董颖钰
主编:王振雅
校对:郑玺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