谜一样的文学大师·给莫言上文学课·跋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2 21:57 1

摘要:比如说,关于莫言文学的“两个源头”,大师说了几乎相同的话,都说自己本来不知道小说怎么写,按教科书上写的去做还是不知道怎么写,直到……然后就灵光乍现、文思如泉、小说不是像鸡就是像狗追着他跑,于是乎建立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小说王国。

谜一样的文学大师·给莫言上文学课·跋

“给莫言上文学课系列”包括10堂正课加序&跋共12篇。

为什么要给莫言大师上文学课呢?

因为莫言大师身上有太多的谜了。

谜一样的大师遇到了爱琢磨的资深读者,于是就有了擦出了火花。

莫言大师有哪些谜呢?

谜之一:文学大师只要一谈到“文学理论”就不在“学问”的频道上了,完全不靠谱。

比如说,关于莫言文学的“两个源头”,大师说了几乎相同的话,都说自己本来不知道小说怎么写,按教科书上写的去做还是不知道怎么写,直到……然后就灵光乍现、文思如泉、小说不是像鸡就是像狗追着他跑,于是乎建立起了“高密东北乡”的小说王国。

两次唤醒灵感的“激发物”都是匪夷所思的。雪国的源头“柔情似水,款款深情”;后一个“激发物”显得粗俗不堪而不可理喻,“说是读了福克纳之后,我感到如梦初醒,原来小说可以这样地胡说八道”而且莫言自信在这方面比福克纳能力更强,以至于“福克纳打断我的话,冷冷地对我说:‘后起的强盗总是比前辈的强盗更大胆’!”

谜之二:莫言说他是受到10个诺奖大师的影响,就连写剧本也是因为在莎士比亚故居发过誓,连带又受到过雨果喜欢戏剧的影响,莫言却说不出他究竟是受到过哪些影响,最令人不解的是他还居然连一个诺奖大师的书都没读完过!《雪国》只读到秋田犬舔着热水就迫不及待似去写《白狗的秋千架》了,《百年孤独》只看了一页就顿悟小说怎么写了。第一页写得啥?写的就是行刑队毙人,大概莫言受此启发而写了《灵药》。至于《喧哗与骚动》,从1984年的12月里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莫言借到这本书到2003年在加州大学演讲,莫言坦率地承认:“至今我也没把福克纳那本《喧哗与骚动》读完。”

谜之三:作为文学大师、大文豪,居然不识六书、不懂古汉语、不懂传统诗词、不识ABC、在文化上毫无建树,却能够把整个“文学界”的学问判断力拉低。且不说什么“鲸海红叶歌”之类的瘪子了,就拿编入课本的《卖白菜》来说吧,这是一篇典型的胡编乱造的小说。

他写了一棵“受尽迫害的白菜”,这棵白菜被牛犊或者小孩踩过,又被“我”撒了一把化肥蔫了,最后母亲换了土又救活了。居然会“卷得很紧”,比市场上任何一棵白菜都卷得紧。这种描写简直没有一点农村生活常识似的。白菜娇嫩得很讷,哪能够经得起这种“折磨”啊!就算它生命力旺盛,活过来了,也很难再卷芯了,而且菜帮子不会“洁白”了,受了伤的白菜会留下伤痕的!

买菜的那么不讲理,“我”的性格又那么叛逆,多算了一毛钱,如果按照美学逻辑,“我”应当觉得这是对买菜的剥掉那么多菜叶的一种惩罚。结果把母亲写成了“道德的圣母玛利亚”,因为多算了一毛钱而流出两行眼泪,而且是“我” 第一次看到她流泪!

如果我们的评论家不懂小说的“真”是什么概念的话,请对比读一下颂明的《透明的胡萝卜》。

为什么说《卖白菜》读起来会觉得假呢?因为它不符合生活真实。一棵白菜剥掉了五六层只剩核了,正常的情况不骂你也就算了,起码不卖给你了!一个道德的圣母玛利亚去卖白菜,委曲求全到如此程度,可信吗?!

作为一个文学大师,莫言身上的谜实在太多了,就不一一列举了,让我们慢慢去探究吧!

2025年5月12日星期一

来源:小说讲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