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距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整整十七个年了,在这场巨大灾难的救援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救生犬,它们在这场救援任务中立下了不可磨灭功勋。然而,这个群体中的最后一位亲历现场的功勋犬冰洁在2021年安详离世。它们用一生践行使命!67个毛茸茸的身躯最终都定
今天距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已经整整十七个年了,在这场巨大灾难的救援队伍中,有一个特殊群体~救生犬,它们在这场救援任务中立下了不可磨灭功勋。然而,这个群体中的最后一位亲历现场的功勋犬冰洁在2021年安详离世。它们用一生践行使命!67个毛茸茸的身躯最终都定格成历史丰碑。
在瓦砾堆里,这群特殊的救援队员平均每天工作20小时。它们的爪子磨破了就裹纱布,闻到生命迹象就拼命刨挖。沈虎在连续作业中鼻子被钢筋划伤,却依然坚持找出15名幸存者;刚满周岁的冰洁钻进扭曲变形的楼板间隙,成功定位13条生命通道。人们常常疑惑:这些四脚战士如何能在复杂环境中准确识别生命信号?科学解释是犬类嗅觉细胞超过2.2亿个,是人类嗅觉灵敏度的1200倍。
震后重建的岁月里,这些功臣犬陆续回归平凡。银虎在昆明警犬基地安度晚年时,训导员发现它总对着救援装备箱发呆。动物行为学家分析,这可能源于它们对特殊气味的条件反射。当最后一条搜救犬冰洁离世时,训导员在它项圈里发现了2008年救援时的布条碎片——这件"纪念品"伴随了它整个余生。
如今在汶川地震纪念馆,67个铜制犬爪印在纪念墙上熠熠生辉。北川幸存者小芸每年都来擦拭"海啸"的名字:"那年我从二楼摔到地下室,是它隔着三层楼板找到我的。"据统计,这群搜救犬累计定位幸存者位置382次,它们的平均寿命比普通工作犬短3-5年。
当我们抚摸家养宠物时,可曾想过另一些同类正用生命丈量责任?在南京消防犬墓地,325块墓碑记录着我国近三十年来的搜救犬名录。动物心理学家指出,工作犬具有独特的职业荣誉感,这种特质恰是它们无畏向前的动力源。
谨以此文致敬所有为人类安危负重前行的生灵。
来源:微笑鲸鱼w6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