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善 | 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2 22:22 1

摘要:张爱玲在中学时代就显露了不同凡响的文学才华。1940年4月,在香港大学借读的张爱玲以散文《天才梦》获上海《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名誉奖第三名,从此正式开始她的文学生涯。

张爱玲在中学时代就显露了不同凡响的文学才华。1940年4月,在香港大学借读的张爱玲以散文《天才梦》获上海《西风》三周年纪念征文名誉奖第三名,从此正式开始她的文学生涯。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张爱玲于1942年5月初回到上海,卖文为生。当她的中短篇小说《心经》《倾城之恋》《金锁记》《封锁》《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源源不断地出现在《紫罗兰》《万象》《杂志》和《天地》等当时上海颇具影响的文学杂志上时,立即震动了整个上海文坛,翻译家傅雷就专门撰文指出:《金锁记》“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由于杂志社主办的《杂志》发表张爱玲作品最多,她的第一本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交杂志社出版也就顺理成章。

张爱玲小说集《传奇》本社发行不日出版

内有精彩小说十篇: 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心经,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

每册售二百元

(原载1944年8月《杂志》第13卷第5期)

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初版本的广告

第一则广告朴实无华,仅仅指出《传奇》“内有精彩小说十篇”,并未展开。《传奇》初版本于1944年8月15日出版,开本、装帧都是张爱玲亲定,颇为别致。此书一经问世,立即不胫而走,短短五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这在现代文学出版史上是并不多见的。杂志社立即再版,再版本于9月25日出版,改变了装帧,又新增张爱玲提出“出名要趁早呀!”的《再版的话》。出版前杂志社又刊出《传奇》再版本广告:

张爱玲女士为近年驰誉文坛的新作家,所撰小说,有独特之作风,情文并茂,极受读者欢迎,本书为其自选小说集,计“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第二炉香,琉璃瓦,倾城之恋,茉莉香片,心经,年青的时候,花凋,封锁”等十篇,都二十四万言,初版发售不到五日,即已售罄,创出版界之新纪录,兹再版出书,每册三百余页,售三百元,各书局报摊均代售,街灯书报社总经销。

这则再版广告强调张爱玲是“近年驰誉文坛的新作家”,其小说“有独特之作风,情文并茂,极受读者欢迎”,都是符合事实的。

由中共地下党实际控制的杂志社为《传奇》出版,于8月26日举行《传奇》集评茶会,到会的上海作家纷纷肯定《传奇》,班公(周炳侯)指出张爱玲的小说“是一种新的尝试”,“是有价值的试验”,特别“佩服她练字练句的功夫”。谭维翰认为“张爱玲小说有三种特色,第一是用词新鲜,第二色彩浓厚,第三比喻巧妙”。苏青也表示:“我读张爱玲的作品,觉得自有一种魅力,非急切地吞读下去不可。读下去像听凄幽的音乐,即使是片段也会感动起来。她的比喻是聪明而巧妙的,有的虽不懂,也觉得它是可爱的。它的鲜明色彩,又如一幅图画,对于颜色的渲染,就连最好的图画也赶不上。”谷正櫆(沈寂)、钱公侠等更强调张爱玲是“描写变态心理人物”的高手。“

《传奇》集评茶会”由鲁风、吴江枫主持,谷正櫆(沈寂)、炎樱、南容、哲非、袁昌、陶亢德、尧洛川、实斋、钱公侠、谭正璧、谭维翰、苏青和张爱玲本人出席并发言,柳雨生(柳存仁)和班公(周炳侯)书面发言,这是对《传奇》的文学成就的首次品评。《〈传奇〉集评茶会记》随即在《杂志》发表,也可以看作是对《传奇》的另一种别具特色的文学广告。

《传奇》的确是“一种新的尝试”,集中显示了年仅二十五岁的张爱玲在小说上所达到的高度和深度,显示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特立独行。她说过:我写作的题材是这么一个时代,我以为用参差的对照的手法是比较适宜的。我用这手法描写人类在一切时代之中生活下来的记忆。而以此给予周围的现实一个启示。我存着这个心,可不知道做得好做不好。一般所说“时代的纪念碑”那样的作品,我是写不出来的,也不打算尝试,因为现在似乎还没有这样集中的客观题材。我甚至只是写些男女间的小事情,我的作品里没有战争,也没有革命。我以为人在恋爱的时候,是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更素朴,也更放恣的。

《传奇》中的所有作品都表明张爱玲固然是描写两性关系、变态情欲的高手,同时她的创作视野也并不狭窄,《倾城之恋》《封锁》《等》等篇都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程度写到战争。张爱玲写战争不直接写炮火连天、血肉横飞,她倾力刻画战争时期普通人的心态,特别是他们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着重描写人性在战争中会有怎样反常、扭曲的表现,这恰恰是更难写、更难表现的。

《倾城之恋》隐含着日本侵略者侵占香港的背景。《封锁》写沦陷区上海空袭“封锁”中,一对在电车上萍水相逢的青年男女瞬间的恋爱体验;《等》写沦陷区上海某推拿诊所里各式各样候诊病人的“等”。这些小说都写出了沦陷区上海和香港的众生相,写下了两地普通市民被战争无情耗损的特殊心理状态,也写出了尽管战云笼罩,两地普通市民的日常生活仍在继续,“生命自顾自走过去了”。因而使采用了“参差的对照的手法”的《传奇》进一步展示了张爱玲的日常生活视野,具有独特的文学魅力。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受“盛名之累”,一年多时间在上海文坛销声匿迹,计划中创作的长篇《描金凤》也胎死腹中。直到1946年11月,《传奇》才改由上海山河图书公司隆重推出增订本,本文开头所引第二则以整版篇幅刊登于《大家》创刊号的广告正是宣示《传奇》增订本的问世,也宣示了张爱玲的复出。这则广告再次告诉读者,《传奇》是“近年出版界之宝贵收获”,赞扬有加,很可能出自出版《传奇》增订本的山河图书公司主持人唐大郎或龚之方之手。

厚厚一册五十万言

近年出版界之宝贵收获

小说体裁·别出机杼·一字一句·俱见工力

存书无多每册仅售九千元

目录(略)

刊行者山河图书公司

总经销百新书店

总经销中国图书杂志公司

(原载1947年4月1日《大家》创刊号)

《传奇》增订本的广告

《传奇》增订本增补了《留情》《鸿鸾禧》《红玫瑰与白玫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等五篇小说和代后记《中国的日夜》,张爱玲又新写了回答对她的指责的代序《有几句话同读者说》。对此,她在《寄读者》中还作过具体的说明:“这次《传奇》增订本里新加进去八万多字,内容与封面的更动都是费了一番心血在那里筹划着的。”从此,《传奇》增订本成为《传奇》的“定本”。

虽然张爱玲是后起之秀,但以《传奇》为代表的她的小说创作在上海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一些青年作家模仿张爱玲,也在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各自的成就,其中以东方蝃蝀(李君维)的短篇小说集《绅士淑女图》最具代表性。正如当时一位青年评论者兰儿所指出的:“有人说张爱玲的文章是‘新鸳蝴派’,因为她另有一番琐屑纤巧的情致,后起而模仿者日众,学得最像的是东方蝃蝀,简直像张爱玲的门生一样,张派文章里的小动作全给模仿像了。” “张派”的提法由此而产生。

《传奇》不但在1940年代上海文坛上,也在整个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不可磨灭的一页,而当时的文学广告对《传奇》的传播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十讲

陈子善 著

郑越文 责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从作者不同程度涉猎的作品版本、集外文、手稿、笔名、书信、日记、文学刊物和文学广告、文学社团、作家文学活动、现代文学文献中的音乐和美术十个角度,每个角度选取三至五篇长短不一的论文,试图以个案研究的心得,具体地展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研究的基本面向,进而探讨这些发现和研究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和拓展所可能起到的作用。也试图用一系列例证来说明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研究的魅力。

作者简介

陈子善,上海市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现代中文学刊》主编。长期从事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研究和教学。曾参加《鲁迅全集》的注释工作。在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梁实秋、台静农、施蛰存、叶灵凤、傅雷、黄裳、张爱玲等现代重要作家作品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上都做出了贡献,尤其对张爱玲生平、创作和研究史料的考证为海内外学界所关注。

本期编辑 | 李映潼

来源:复旦大学出版社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