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热播的检察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学生欺凌的热议。5月12日,南京一中实验学校举行“双师课堂”——防范校园霸凌,共护安全成长。初中政治老师杨晨和玄武区检察院检察官唐顗共同授课,通过以案释法、互动问答、情景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借力法律维护自
近期热播的检察题材电视剧《无尽的尽头》,再次引发了社会对学生欺凌的热议。5月12日,南京一中实验学校举行“双师课堂”——防范校园霸凌,共护安全成长。初中政治老师杨晨和玄武区检察院检察官唐顗共同授课,通过以案释法、互动问答、情景演绎等方式,引导学生借力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在课堂上,初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师杨晨立足教材体系,系统讲解法律基础知识;玄武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副主任唐顗则通过真实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有时会听说‘打得你满地找牙’,打掉几颗牙就构成重伤?七颗,如果打掉七颗牙,起点刑就是三年以上了。”“世界上有一种无缘无故的爱叫一见钟情,有一种无缘无故的恨就叫寻衅滋事。”……玄武区检察院检察官唐顗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让同学们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除了打架斗殴以外,还有辱骂、恐吓、造谣、网暴等方式,可能会涉及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抢劫罪、敲诈勒索罪等。
遇上了校园欺凌,我们该怎么办?检察官唐顗建议:如果是被欺凌者,一是学会保护自己:学校监控不到的地方,午休、上学放学时尽量结伴而行,走人多的大道,不要走偏僻小道。遇上校园欺凌,学会沉着冷静,随机应变,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二是及时沟通报告:及时向父母老师报告,必要时打110报警;三是勇敢正当防卫。
“如果你是一个欺凌者,或者是协助者、煽动者,那么你就要注意了,你的行为很有可能涉嫌违法犯罪,一旦构成犯罪,那么将会影响到你将来的上学、找工作,给自己的留下一辈子的污点。如果你是一名逃避者,请你在确保自己人身安全的情况下,为受欺凌者提供帮助,不要成为冷漠的旁观者。如果你是一名保护者,为你的勇敢点赞,你就是照亮被欺凌者的一束光。”
“今天,唐检察官以真实案例敲响警钟,让同学们远离违法犯罪。”初一(5)班俞润龙说,“这节‘双师’课,让我对法律有了新的认识,让我面对校园霸凌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相信在这堂课之后,每位实验学子都会在阳光下健康成长,绽放出青春活力。”
初一(5)班杨云汐说:“‘双师联动’这一创新教学模式,为课堂注入了无限活力。在课堂上,两位老师无缝衔接,仿佛推开了一扇认知的大门,使我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校园欺凌造成的严重后果。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班级洋溢着温馨与包容的氛围,我们的学校更是一个充满爱的大家庭,给予我们无尽的安全感与归属感。”
政治教师杨晨表示:“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不仅限于书本知识,更要走进生活、指导实践。今天,我们通过‘校内教师+校外导师’的联动模式,结合真实案例和社会热点,让道德与法治教育‘活’起来!”
玄武区检察院检察官唐顗说,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践行者,检察机关始终将防治学生欺凌作为法治教育的重中之重,玄武区检察院创新打造“一唐课”双师讲堂。防治学生欺凌,需法律之严、教育之暖、社会之力共同浇筑。未来,“一唐课”普法团队将持续深化“法治副校长”机制,探索沉浸式普法新路径,让每一株“幼苗”在法治之光下向阳生长。
“我校始终将校园普法教育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多元化形式持续推进法治教育。”一中实验学校执行校长黄侃表示,近期针对初中学生开展的“防范校园欺凌,远离违法犯罪”主题双师课堂,是学校创新法治教育形式的新实践。这种“理论输入+案例解析”的双师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知识传授、法理阐释与法治观念培育的有机统一,帮助学生完成从知法、懂法到自觉守法、用法的认知升华,充分彰显了学校普法教育知行合一的育人理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摄影 罗皞
校对 王丽丽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