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年大裁军,复员在即,我和战友选择了不同的路,结果千差万别!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23:30 1

摘要:那是1985年初的一个寒冬,北方的风刮得人脸疼。我所在的步兵连突然接到通知,要进行精简裁减。当时连队有二十多个人都在名单上,其中就包括我和几个关系要好的战友。

【本故事部分情节虚构,请师友们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感谢阅读,您的支持就是我继续创作的动力!】

"听说了吗?明年又要裁军20万!"老郑端着搪瓷缸子,吹着热气,一脸神秘地凑过来。

"嗨,又来了,每年都传这个。"我头也不抬地擦着皮鞋油,这鞋要是不擦亮,晚上内务检查准挨批。

"这次是真的,咱连队肯定有名额。"老郑压低声音,"我听马指导员亲口说的,85年国家要大裁军,政策都下来了。"

我手上的动作停了下来。这消息来得突然,虽然入伍才三年,还真没想到这么快就要面临复员的选择。

那是1985年初的一个寒冬,北方的风刮得人脸疼。我所在的步兵连突然接到通知,要进行精简裁减。当时连队有二十多个人都在名单上,其中就包括我和几个关系要好的战友。

记得那天晚上,宿舍里异常安静。平时吵吵闹闹的六人间,每个人都躺在床上发着呆,连小张那台隔三差五就要修的收音机也没开。老郑坐在床边叠着被子,老王翻来覆去睡不着,小张一直摆弄着他那个收音机的天线。

"你们复员后打算干啥?"终于,老郑边叠被子边问,打破了沉默。

"回老家当农民呗,还能干啥。"老王叹了口气,手里拿着他爹上周寄来的信,"我爹都等着我回去接班种地呢,说村里分了新田。"

小张终于放弃了修那台破收音机:"我想去试试国营工厂,我表哥在县城纺织厂当工人,说厂里最近扩招,可以帮我内部推荐。"

轮到我了,大家都看着我。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可能去读书吧,我初中没念完就当兵了,想去技校学门手艺,现在到处都缺修理工。"

胖子从上铺探出头来,床板吱吱作响:"我要进公安系统,我叔是派出所的,听说现在公安局正在招人,优先考虑退伍军人。"

老李一直没说话,他是我们中学历最高的,高中毕业,当兵前还在县城邮电局上过班:"我准备考公务员,镇上机关单位条件虽然差点,但是铁饭碗啊,一辈子不用愁吃穿。"

就这样,我们六个人,六条不同的路。房间里又安静下来,只有暖气管里偶尔发出的"咯咯"声。

第二天早操后,马指导员把我们几个叫到了办公室。他给我们泡了一人一杯浓茶,那是他从家里带来的茶叶,平时舍不得喝。

"同志们,国家这次精简军队,主要是为了提高现代化水平。"马指导员搓着手说,"不过国家也制定了安置政策,你们可以选择回原籍安置,也可以选择去工厂、去基层单位,还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他从抽屉里拿出几张表格:"这是各种去向的申请表,你们先考虑考虑,填好交给我。"

"指导员,这次裁军是不是因为国家经济不好啊?"胖子小声问道。

马指导员笑了笑:"恰恰相反,是因为国家要集中力量发展经济,部队也要精简提高效率。你们在地方上也是建设国家的,一样光荣。"

虽然话说得好听,但我们都能感觉到马指导员的不舍。他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包香烟,这在平时是不可能的。

"同志们,部队是大熔炉,锻炼了你们。现在国家需要你们到地方去建设,希望你们把在部队学到的好品质带到地方上去。"

接下来的日子,大家都忙着准备复员的事情。老郑托家里关系找到了县里供销社的工作,整天乐呵呵的;老王打算回老家,他爹在村里是生产队长,能给他安排个轻松活;小张联系好了县纺织厂,据说分房子还挺快;胖子通过叔叔的关系,准备去公安局;老李填了公务员考试的报名表;而我,最终决定去县城技校学修理电器,那时候彩电开始进入普通家庭,修理工挺吃香的。

"嘿,老三,借我剃须刀用用。"老郑拍了拍我的肩膀,"明天要拍复员照,得收拾利索点。"

我从柜子里翻出那把电动剃须刀,是去年过年回家时买的,花了我两个月津贴,在连队里可是个稀罕物。

"你小心点用,别弄坏了。"我叮嘱道,"这东西可贵了。"

"放心吧,我会轻拿轻放的,就像对待我未来的媳妇一样。"老郑笑嘻嘻地说。

复员前的最后一个周末,我们六个人偷偷跑到了营区后面的小山上。带了两瓶二锅头,一些花生米和老家带来的咸菜。这在部队是违纪的,不过连长故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让值班班长别往山那边巡逻。

山上有几块平整的石头,我们围坐在一起。冬日的阳光暖洋洋的,远处能看到我们生活了三年的营区。

"来,为了我们的友谊干一杯!"老郑端起搪瓷缸子。酒不多,每人也就半缸子,但大家都喝得很认真。

"你们说,咱以后还有机会再聚在一起吗?"小张问道,他最爱感伤。

"那当然,等我当上公安局长,请你们都来县城吃饭!"胖子拍着他那圆滚滚的肚子说。

"得了吧,你先把肚子减下来再说。警察不是得身体好吗?"老王笑着踢了他一脚,"你这样子追犯人,没跑两步就得趴下。"

"我就想找个媳妇,生两个娃,安安稳稳过日子。"小张的愿望最简单,"看看咱连队的炊事班老刘,退伍两年就结婚了,现在孩子都会走路了。"

老李一直很沉默,喝了酒后才说:"其实我最羡慕老郑,进供销社多好啊,那可是肥差,能接触各种紧俏货,以后娶媳妇肯定不愁。"

我们都笑了,因为老郑经常偷偷去营区外面买东西回来倒卖,小有赚头,被连长抓到罚过好几次俯卧撑。

"看什么看,笑什么笑,等着瞧吧,咱老郑早晚要发财!"老郑不服气地说,他家是开小卖部的,从小就有经商头脑。

太阳落山了,山上起了风,我们都不约而同地朝营区看去。食堂的烟囱冒出炊烟,意味着马上要开饭了;操场上还有人在跑步;宿舍的窗户亮起了灯。这些再普通不过的景象,却是我们即将告别的生活。

"其实当兵这几年,虽然累,但真的学到了不少东西。"我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至少学会了叠被子、擦皮鞋、刷马桶。"老王打趣道。

"还有永远记得站军姿的感觉,腿麻得要命还不能动。"小张补充道。

"最难忘的还是下雪天早操,冻得鼻涕都要结冰了。"胖子抱着肩膀,做出一副发抖的样子。

大家都笑了,这些苦中作乐的日子,将成为我们共同的回忆。

回到宿舍后,大家都睡不着。窗外的月光洒在地板上,照着墙上我们贴的明星海报和家乡的照片。我们聊到了很晚,回忆着这几年的点点滴滴:刚入伍时被班长罚俯卧撑的窘迫,第一次站岗时怕得要命,下雨天训练后大家一起洗澡时互相泼水的嬉闹,春节值班不能回家时收到家里寄来腊肉的感动……

"记得咱们刚来时,连队的旱厕还是露天的,冬天上厕所简直就是受罪。"老王说。

"可不是,现在好歹有了砖砌的,还有门,算是进步了。"小张接话道。

"还记得我们那次野外拉练吗?胖子走到一半就不行了,硬是被班长背着走完最后五公里。"老郑笑着说。

"喂,那是我脚扭了好不好!"胖子不满地抗议,但也忍不住笑了。

第二天一早,我们收拾好行李,在连队门口拍了最后一张合影。连长给每人发了一本《退伍证》和一些复员费,还有一封介绍信。

"同志们,虽然你们离开了部队,但永远是我们连队的兵!有困难可以回来找我们。"连长的声音有些哽咽。

马指导员给每人发了一个小本子,里面记着我们在部队的表现和荣誉:"拿好了,这是你们的军旅证明,以后用得着。"

我们六个人最后一次立正敬礼,然后背起行李,坐上了不同方向的车,各奔东西。

十年后,1995年的一个夏天,我在县城的一家电器维修店里忙着修理电视机。这家店是我的,开了已经五年了。技校毕业后,我在国营电器厂干了两年,学到了真本事,又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时候,就自己开了这家店。生意还不错,养家糊口没问题,还供着儿子上小学。

"老板,这电视修好了没?明天有重播《渴望》,我老伴要看。"一位老大爷着急地问道。

"快了快了,再等十分钟,就换个电容的事。"我头也不抬地应着,手上的焊接工作不能停。

这时店门被推开,进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肚子有点发福。

"修电视吗?我家的彩电坏了,声音出不来了。"他四处张望着说道。

我抬头一看,手中的焊锡差点掉下来:"胖子?"

来人也愣了一下,仔细打量着我:"老三?真是你啊!我刚调到县里公安局,听说这附近有家修得不错的电器店,没想到是你的!"

"你真当上警察了啊!"我放下工具,紧紧拥抱了这位老战友。他身上有股烟味,西装很挺括,看起来像个领导。

"不光当上了,还是刑警队的副队长了。"胖子得意地掏出证件给我看,"怎么样,威风吧?"

我们俩坐下来,倒了两杯茶,聊起了各自这些年的经历。

"其他人呢?有联系吗?"我迫不及待地问。

"老郑发达了,你是不知道,人家现在开了个私营企业,做建材生意,有小轿车了,据说挺赚钱;老王还在老家种地,前两年结婚了,日子过得一般;小张在纺织厂当了车间主任,厂里分了房子;老李在镇政府当科员,去年提拔为副镇长了。"胖子如数家珍,边说边点上一支中华烟。

"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我惊讶地问。

"我不是当警察嘛,有关系网,找人还不容易?再说了,咱们当年可是说好了要保持联系的。"胖子得意地说,"对了,下个月我们准备聚一聚,你有空吗?我来接你。"

就这样,在复员十周年的时候,我们六个人又聚在了一起。聚会地点是县城最好的饭店,老郑掏的钱。

老郑开着奔驰来的,西装革履,手上戴着大金戒指,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老王皮肤黝黑,还是那样朴实,脸上多了几道皱纹,手上的茧子厚厚的;小张穿着干净的西装,精神很好,胖了一圈;老李戴着眼镜,一副干部样,说话都变得官腔十足;胖子还是那么胖,但更威风了,一口一个"同志";而我,一个普通的电器店老板,穿着简单的衬衫,日子过得还算滋润。

酒过三巡,大家都放开了。老郑点了一桌子好菜,还开了两瓶茅台。

"来,喝了这杯酒,咱们再重温一下当年在山上喝二锅头的情景。"老郑举起酒杯,"那时候多苦啊,一人半杯劣质白酒,几块咸菜就下肚了。"

"说实话,当初咱们六个里,我最看好的是老李和胖子,公家单位嘛,铁饭碗。"老郑又说,"结果现在谁能想到,我这个当兵时候被罚得最多的人,现在年收入比你们都高!"

我们都笑了。是啊,谁能想到呢?那个整天被连长骂"不务正业"的老郑,如今成了我们中最成功的一个。

"你现在到底多有钱啊?"老王好奇地问。

"哎,都是辛苦钱。"老郑摆摆手,"刚开始做建材很苦的,天天跑工地,灰头土脸的。不过这两年行情好,赶上了建房热,一年能挣个二三十万吧。"

听到这个数字,我们都倒吸一口冷气。我的小店一年下来也就三四万的收入。

老王叹了口气:"其实我挺后悔的,应该像老三一样学门技术。现在农村政策是好了,但种地还是太苦,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路嘛。"小张宽慰他,"我在厂里这些年,也经历了不少起起落落。前几年企业效益不好,差点下岗,幸好熬过来了。现在厂子重组了,情况好多了。"

老李喝得不多,一直很克制:"我这个公务员也不是你们想的那么好。工资是稳定,但不高,事情多责任大,天天提心吊胆怕出事。"

胖子拍了拍老李的肩膀:"哎呀,都不容易。我当警察这些年,经常半夜出警,家都很少回,孩子都不认识我了。你们看我这肚子,都是陪犯人熬夜吃泡面吃出来的。"

我听着大家的分享,心里感慨万千。当年那个简单的复员选择,竟然决定了我们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我这个修理工,日子虽然普通,但也算安稳,不用风吹日晒,也不用担惊受怕。

"来,为了85年大裁军,为了我们这些年的不同道路,干一杯!"我举起了杯子。

"为85年大裁军!"六个不同命运的战友,在灯火阑珊处,碰杯言欢。

"记得当年马指导员的话吗?他说希望我们把在部队学到的好品质带到地方上去。"小张忽然说道,"我觉得咱们都做到了,虽然路不一样。"

这顿饭吃到了很晚,我们互相留了电话,约好每年聚一次。

又一个十年过去了,2005年。我的电器维修店转型做了家电销售,赶上了家电下乡的好政策,生意越做越大。老伴帮我看店,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在城里银行工作。

这些年,我们六个人一直保持着联系。老郑的公司越做越大,涉足了房地产,后来上市了,成了我们中最成功的一个,但他因为经常熬夜工作,身体不太好,还住过一次院;老王通过种植大棚蔬菜,日子渐渐好起来,儿子考上了大学,他老两口也搬到了县城;小张从厂里下岗后自己开了个小加工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养家没问题;老李做到了镇长,后来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调到了县里任职;胖子评上了二级警督,成了刑警队长。

每年春节前,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吃顿饭,轮流做东。聊聊各自的家庭,说说工作变化,回忆那些青葱岁月。

今年轮到我做东,我把大家请到了自己新开的家电商场。商场不大,但在县城也算得上像样。大家围坐在后面的休息室里,桌上摆着我亲自做的几个家常菜。

"想当年咱们在部队食堂吃大锅菜,哪能想到今天能吃上这么好的。"老王感慨道,他这些年日子好了,整个人也精神多了。

"可不是,记得有次伙食不好,胖子还偷偷跑去伙房'突击'呢,结果被炊事班长逮个正着,罚洗了一周碗。"老郑笑着说。

"那是你小子诬陷我!明明是你怂恿我去的!"胖子假装生气地说。

"咱们这一辈子,还真得感谢当年的大裁军。"老李举起了杯子,"不然,咱们可能现在还在部队混日子呢。"

"是啊,不管怎样,军营的经历塑造了我们。"我也感慨道,"叠被子的习惯,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些都是部队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岁月荏苒,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我已经六十多岁,家电店交给儿子打理,我和老伴过着清闲的退休生活,偶尔帮忙看看店。

老郑的公司越做越大,后来上市了,身家过亿,但他因为长期熬夜,心脏出了问题,现在退居二线,让儿子接管了公司;老王的儿子在城里工作,老两口也搬到了城里,过上了安逸的晚年生活;小张从自己的小厂退休了,每天带带孙子,种种花,生活悠闲;老李退休后在社区当了顾问,整天忙着组织老年活动;胖子也退休了,但还是闲不住,参与社区安全志愿者工作,成了社区的热心人。

我们六个人,从当年懵懂的新兵,到如今花甲之年的老人,走过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但是,那段在部队的岁月,那次85年的大裁军,那个决定命运的复员选择,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今年春节,我们又聚在了一起,这次是在老郑的别墅里。我们坐在宽敞的客厅里,看着窗外的烟花,喝着茶,聊着各自的子女和孙辈。

"说起来,咱们这辈子真是不同道路啊。"老郑感慨道,"但你们知道吗?我最羡慕的其实是老三,开着自己的小店,儿子孝顺,老伴健康,多幸福啊。"

"我可羡慕不来你这大老板。"我笑着说,"一天到晚操心那么多事,钱再多也累啊。"

"各有各的好吧。"胖子总结道,"但咱们有一样东西是一样的,那就是当兵那会儿结下的情谊。"

"说得对!"老王举起茶杯,"来,喝一杯,就当是纪念那年山上的二锅头!"

六个古稀之年的老人,笑着碰杯。虽然人生道路千差万别,但战友情谊,始终如一。

那年轻时在山上喝酒时许下的诺言,我们都记得:"无论以后走到哪里,我们永远是一个连队的兵!"

师友们,这个故事最打动你的地方在哪里?

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来源:李德龙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