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海口市教育系统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阅读行动,引导全市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25年,市委、市政府将“书香校园”建设项目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优化阅读环境,丰富图书配备,书香正以蓬勃之势浸润海口校园。今天
小编说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海口市教育系统深入推进青少年学生阅读行动,引导全市青少年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25年,市委、市政府将“书香校园”建设项目纳入市级民生实事项目,优化阅读环境,丰富图书配备,书香正以蓬勃之势浸润海口校园。今天让我们走进由海口市第十中学教育集团报送的优秀案例,一同感受书香校园建设的生动实践。
海口市第十中学
书香榕韵润校园 向阳生长启新程
海口市第十中学深耕文化沃土,厚植书香底蕴。学校以榕树文化为根基,创新构建“榕根铸魂、新枝绽放、固本培元”三位一体的阅读生态体系,将阅读推广与核心素养培育深度融合,精心打造“榕韵书香”育人品牌,探索出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创新共生的特色发展路径。
榕根铸魂:构建全域阅读新生态
榕荫书韵,自然与书香的诗意交融。学校将教学楼一楼架空层打造成"榕韵书吧",书架上典籍林立,学子们在此沉浸于墨香世界。校园古榕浓荫之下,阳光斑驳洒落,少年捧书静读的身影,让书香从室内自然漫溢,构建起全域阅读的生态场景。
学生们在榕树下沉浸式阅读
晨诵暮吟,经典浸润的成长密码。每周三、周五的晨读时光,师生共同诵读中华经典。《论语》的哲思与《诗经》的韵律,如滋养心灵的甘露般浸润心田。每周四下午的"榕芽阅读课"上,教师带领学生在经典中穿行:低年级阅读温情的《朝花夕拾》,高年级感悟《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苦难淬炼。各年级书单如同错落有致的榕树枝条,既守护学生的童真,又不断拓展其视野。
古韵新声,经典传情的诗意栖居。学校积极参与国家吟诵教学实验项目,借助前沿的"双师课程"模式,创新性构建"读—诵—演—创"学习链。通过平仄图谱剖析诗文结构,深度解码经典文脉。实践证明,参与项目的两个实验班成效显著,学生的古诗文背诵量实现大幅提升。
新枝绽放:创新阅读育人模式
学科共融,多维阅读的智慧碰撞。各科教师化身阅读引路人,语文组开展《红星照耀中国》阅读分享会,点亮学生的信仰之光,“快乐西游”主题展活动,让学生在名著研读中提升实践能力;数学组通过手抄报讲述数学家故事;物理组组织科普书籍分享会,实现跨学科知识碰撞;化学组开展方程式竞赛,展现学科之美;历史组举办"图说历史"图文展,激活时空对话。多维阅读如同立交桥,打破学科边界,让核心素养在跨界对话中茁壮成长。
学生们在千年邂逅馆进行角色穿越,跨时空表演
春花秋月馆:学生们制作与诗词相关的手工作品
活动赋能,通过“行走的图书馆”打造五大沉浸式场景,诗词大赛馆里飞花令的激烈对决,千年邂逅馆实现与诗人的跨时空对话,经典传唱馆以歌舞演绎经典,琴棋书画馆还原古风雅趣,春花秋月馆展销诗词手作。这种"走读 + 演绎"的创新阅读形式,让参与者在实践体验中亲近经典。
学生化身古代文人,执棋对弈,重现古人以棋会友的风雅趣事
学校还以“阅读+诵读”双轮驱动,深度参与海口市美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同时打造校本品牌——海口市第十中学中华优秀诗文诵读比赛。两大活动形成“区域联动+校本创新”的育人矩阵,通过“读经典—悟内涵—诵心声”的创新闭环,让传统文化在沉浸式体验中焕发新生。
学生们参加美兰区经典诵读大赛,以声传情,演绎经典华章
榜样引领,阅读光芒的持续闪耀。“榕下阅读之星”如破土新苗,将阅读的星火播撒在校园的每个角落,他们的阅读热情如同榕叶间跳动的光芒,感染并带动更多同学走进书海。
固本培元:聚智领航共研深耕
专家领航,专业力量的智慧注入。近年来,学校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文学名家开展专题讲座。专家们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分享实用高效的阅读方法与技巧,讲述丰富的创作经历与独特的灵感来源。例如,播音艺术家房明震现场演绎苏轼诗词,让千年文脉在声音中重现生机。
学生们聆听著名作家丁立梅老师《用文字温暖人生》主题讲座,在书香与妙语中感受文字力量
与全国著名播音艺术家房明震面对面
教师共读,专业成长的源头活水。为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助力阅读教学,学校组织覆盖13个主要学科的教师读书沙龙活动。老师们在活动中思想碰撞、交流互鉴,在书香中汲取专业成长的养分。
未来,海口市第十中学师生将继续秉持“榕树精神”,深耕阅读沃土,以阅读点亮心灵,用知识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