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甘州融媒讯今年以来,甘州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实效为导向,聚焦“信息共享、信用监管、为企服务、场景应用”等四大维度,着力构建体系完善、应用便捷、可查可感的社会信用体系,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甘州融媒讯 今年以来,甘州区坚持以创新为引领、以实效为导向,聚焦“信息共享、信用监管、为企服务、场景应用”等四大维度,着力构建体系完善、应用便捷、可查可感的社会信用体系,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广”归集,夯实数据“共享链”。以“覆盖各类主体、标准规范统一、共建共享共用”为目标、涉企信用信息为重点,精准归集共享双公示、五类行政管理、社保、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税、不动产、用水、用气等30类信用信息73.45万条,定期开展公示信息动态管理和评估核查,绘制企业“信用图谱”,实现从供给端数据归集到需求端数据共享“全流程可追溯、全链条可监管”,为政府采购、审批备案、评优评先、招标投标、金融服务等21个领域开展信用监管、激励奖惩提供可信可用的数据支撑。
“智”监管,激发市场“活力源”。探索运用大数据、AI技术实施智慧监管,实施信用风险监测预警,对重点领域、专业领域、高危领域企业信用风险主动预警、及早干预、上门指导,使风险监测和信用监管关口前移,以“柔性监管”助推经营主体良性发展。通过扫描“张企服”营商码,实现涉企活动留痕,码上监督评价,进一步规范监管行为,减轻企业负担。紧扣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评价、事后信用修复三个环节,构建审批、监管、执法、信用一体联动闭环管理机制,推行“告知承诺+容缺办理”审批服务模式,在政务服务平台公布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清单151项、告知承诺材料324条、无证明事项422项,推动经营主体自觉诚信守法。在市场监管、商务、教育、自然资源等21个重点领域科学划分企业信用等级,实行差异化管理,对A级信用企业实施“非接触式”监管,检查频次较普通企业降低60%;对D级企业则实行“双随机+专项”联合监管,通过智慧化手段推动监管“无事不扰、无处不在”。
“优”服务,释放发展“新动能”。聚焦信用修复服务,建立“宣传—提醒—修复”三步走工作机制,广泛开展“线上+线下”信用修复宣传活动,梳理符合条件的企业清单并主动提醒。设立“信用修复一件事”服务窗口,为失信主体提供便捷高效服务,举办信用修复业务培训2场次,帮助100多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深化“信用代证”工作,在自然资源和规划、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管理等47个领域全面推行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实现“应替尽替”。增设“企业上市合法合规信息核查窗口”,配备智能自助终端打印机,提供报告打印、政策咨询、帮办代办等一站式服务,有效解决企业开具证明繁、慢难题。
“提”品质,深化拓展“信用圈”。以“信用+”为支点,创新打造“信用+智慧阅读”场景应用模式,通过打通支付宝芝麻信用端口,以信用积分为纽带,将无形信用价值转化为有形文化获得感。开设“信用建设赋能营商环境—甘州诚信企业风采录”系列报道专栏,展播诚信企业真实故事和典型事迹14期,激励更多企业加入到诚信经营行列,共同营造公正透明、互信共赢的市场环境。聚焦破解企业融资难题核心目标,扎实推进“甘肃信易贷·陇信通”工作,充分发挥政务大厅银行首贷窗口、网点金融助理员等多方力量,打造“窗口服务+主题日宣介+网格化下沉”宣传矩阵,帮助信贷主体熟悉平台操作方法及流程,搭建企业信贷需求和银行服务动态匹配“桥梁”,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会议10次,靶向解决企业授信贷款卡点问题100余项,促成授信4326笔、放款152.40亿元,信用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显著提升。
下一步,甘州区以“信用甘州”品牌建设为引领,全面激活信用要素在营商环境优化、实体经济发展、消费提质扩容的核心引擎作用,推动区域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王亚红)
来源:甘州在线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