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进一步增强公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推进电动自行车全链条整治行动以及打通消防“生命通道”等重点工作,全省消防部门要围绕畅通生命通道、电动车火灾风险宣传和报警自救逃生技能培训等内容,以“院坝课堂”、送教上门等形式广泛开展互动体验式宣传活动。
一、前期准备
(一)时间确定:可以选择周末或工作日的傍晚,选在大多数群众有空的时间点,以便有更多群众参与。
(二)地点选择:老旧小区、高层建筑居民区、城中村、社区、商场、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广场或空旷地带(哪里火灾危险性大就去哪里,哪里需要普及消防知识就去哪里)。
(三)人员组织
1.外部。发动附近群众、物业、社区街道工作人员、基层党组织,消防志愿者等力量参加。视情邀请媒体记者参加。
2.内部。坚持“防消宣”一体化和“全链条”参与工作机制,组织距离活动现场最近的“一队一站”人员参与实操培训和演练,辖区站点开展“救他需要多少分钟”六熟悉活动,消防监督员负责讲解消防安全知识、火灾风险及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四)器材准备
1.音视频播放类设备。须提前调试,确保画面、声音能正常播放。
2.宣传展板。携带电动自行车、畅通安全疏散通道等火灾典型案例及知识科普的展板,以及总队、支队的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和云南消防志愿者注册码适时推广。
3.警戒线等安全设施。用于维持现场秩序。
4.各类消防救援装备。消防车、灭火器、灭火毯、火场逃生面罩、火盆、切割工具、钢筋、竞答奖品等。有条件的可携带建筑火场排烟演示箱、消防软管卷盘等演示器材。
5.宣传材料。宣传单、消防知识手册、海报、文创产品等。
(五)宣传通知:提前向周边群众发出活动通知,并在公共区域张贴告示,利用社区广播、微信群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
二、活动内容
以下五项活动内容可视条件选择开展或全部开展。
(一)播放科普知识
1.播放国家消防救援局或总队制作的各类火灾案例警示教育片。根据活动场所、受众类型,播放不同类型的警示教育片,例如可在城中村区域播放“警思:火灾警示教育片”,在高层建筑住宅区播放“发生高层建筑火灾时如何逃生”。
2.播放吸引人、接地气的安全微短剧,例如“窗不窗”“莫装憨”“格认得”等老滇方言宣传片。
(二)灭火救援实操
让群众在受火灾威胁的紧张感中体验报警、等待救援、疏散逃生等过程,实地测试最近距离消防站到达和完成救援的时间,并正确拨打报警电话寻求帮助,全面提升公众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和提升自救互救技能的积极性与实际操作能力。
1.模拟快速拨打“119”火警报警。结合辖区典型火灾类型,在实景演练中模拟真实的火灾场景,现场抽取不同年龄段的群众,模拟拨打119报警电话。使群众掌握如何清晰、准确地报告火情的具体位置、火势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以及复杂道路情况下接应消防车辆到场等情况。同时,通过现场对话,教育报警群众配合接警人员掌握火灾发生时间、起火原因、现场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等关键信息。
目的:让广大群众参与到模拟的火灾报警场景中,了解和掌握火灾报警的方法,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第一时间报警救生的正确流程和注意事项。
2.模拟快速疏散破拆救生。结合现场环境或模拟搭建还原防盗笼和卷帘门锁闭阻碍逃生通道的情形,救援人员利用无齿锯、液压剪扩器等破拆装备,实地破拆防盗笼和卷帘门,演示破拆打开通道全过程。现场教育引导群众遇到火灾围困情况下,如何靠近门窗和外部疏散通道,便于消防救援队伍第一时间到场发现并救助被困人员。
目的:让广大群众体会疏散通道畅通的重要性,并知晓自救逃生以及等待救援的最佳位置,同时直观感受消防救援人员展开救援需要的时间。
3.模拟多途径转运被困人员。结合现场建筑和道路交通环境,将消防云梯(登高)车开到现场,同时将随车携带的6米(9米)或15米金属拉梯,现场演示车辆登高救人和救生拉梯等多途径人员转运演示,全过程记录作战展开及救援转运全过程。现场选取部分年轻群众,在安全措施保护下,模拟火场逃生紧急情况下疏散逃生。
目的:让广大群众明白消防多途径救助人员的方式和装备,怎样配合消防登高车辆开展救援,加强对小区消防安全通道和登高车作业平台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三)技能演示教学
1.讲解并演示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可模拟油盆灭火或者真实烟火场景,随机组织群众使用灭火器灭火。
2.讲解并演示消火栓的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可模拟还原真实火场环境,组织现场群众体验使用消火栓灭火。
3.讲解并演示消防软管卷盘的使用方法,让群众在专业指导下操作消防软管卷盘进行灭火。
4.讲解并演示火场逃生面罩的使用方法,有条件的可模拟还原现场烟气环境,组织现场群众体验佩戴火场逃生面罩。
5.组织开展疏散逃生演练,讲解自救逃生知识,让群众掌握识烟避火技能,选准逃生时机。
(四)知识讲解类(消防监督员现场讲解)
1.讲解电动车规范使用、停放、充电以及火灾防范等知识,讲清电池老化损坏的风险、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危害和后果以及电动自行车起火爆炸的基本原理。科普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加大科普宣传力度。
2.讲解“九小场所”常见消防安全隐患,并提供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整改建议,帮助场所负责人和员工增强消防安全意识,确保在日常经营活动中能够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3.讲解如何报火警等基本消防安全知识。
4.重点讲解高层建筑中常闭式防火门的作用以及保持关闭的重要性。
(五)火灾隐患现场整改
带领大家现场查找火灾隐患并整改,有针对性地指导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落实“三清三关”消防要求,讲清“三清三关”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火源、关电源、关气源),对照总队的《“多合一”场所消防安全改造 》示范片,现场指导群众开展“下店上宅”“前店后宅”场所消防安全改造。还可通过趣味竞答、看图猜谜等趣味性强的形式,加深群众对消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结合防消联勤工作,重点检查以下10项内容:
1.检查沿街商铺是否存在住人的情况;
2.检查居住场所是否采用夹芯泡沫彩钢板搭建;
3.检查单位场所是否存在使用、生产、储存汽油、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品的情况;
4.检查单位场所是否在门窗设置影响人员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铁栅栏、铁丝网、广告牌等障碍物;
5.检查单位场所是否配备灭火器等消防器材,灭火器压力是否处正常(绿色范围),钢瓶是否损坏;
6.检查电器线路是否私拉乱接,是否对电器线路进行穿管保护,是否违规将电气线路、插座、电气设备直接敷设在木质材料等易燃材料上;
7.检查单位场所是否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和消防救援窗;
8.检查电动自行车是否进楼入户停放或充电,是否存在飞线充电的情况;
9.检查单位场所是否有人员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开展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周边是否存有可燃易燃物,是否落实防火措施;
10.检查消防控制室是否有值班人员,值班时是否存在脱岗情况;随机测试从业人员是否会使用灭火器、灭火毯、消火栓等消防器材。
三、注意事项
(一)加强安全管理
合理选择活动场地,确保活动场地疏散通道畅通,做好场地容纳能力评估并合理控制人员数量。活动前做好设施设备的检查工作,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活动现场需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警戒线,活动过程中提高警惕,注意群众(尤其是学生、孩子、老人)和来往车辆安全。
(二)做好舆情防控
参与活动的内部人员(消防监督员、消防员、消防文员)须严格规范着装和言行举止,时刻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个人形象。活动结束后注意保持现场干净卫生。活动结束后,注意做好相关的舆情监测工作,一旦发现出现负面舆情,及时上报。
(三)用好基层力量
要结合“一队一站”建设,加大消防工作站宣传设施器材配备和人员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其点多面广的优势,加强与社区、乡镇等基层组织的沟通协作,形成良好的消防宣传工作态势。
四、强化结果运用
(一)及时撰写工作报告
活动结束后,要结合该区域面临的消防站点布局、消防通道规划、区域性火灾隐患、消防水源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及时对各个活动环节进行评估和复盘,梳理分析活动成果、工作进展、遇到的问题困难、工作建议等关键信息,形成工作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
(二)开展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调查
活动现场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问卷调查,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了解群众对消防安全常识、火灾场景应对措施的了解情况。活动过程中,通过设立意见收集点、工作人员现场与群众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群众对活动的意见建议,以便及时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积极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指导
要积极邀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活动,撰写社情民意,形成提案建议,形成全社会关注消防、重视消防的良好氛围。
▌来源:云南消防全媒体中心
▌编辑:李子涵
▌校对:赵珺珺
▌审核:柴春雨
往期精选
● 守必胜 攻必克——云南消防力量扑救“4•12”森林火灾战记
● 云南日报整版报道我省基层消防力量建设成效
● 打通消防“生命通道”技术指南(试行)
来源:云南消防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