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开始和长剧抢IP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20:54 1

摘要:四月末爱奇艺释出了古装大剧《成何体统》的预告,妖妃暴君的设定狠狠出圈,连带着女主角王楚然也靠着绝美造型实现口碑风评的逆转。才过去了半个月,短剧版《成何体统》已经在横店开机了,按照一般短剧的制作周期,大概过不了两个月就会上线。

短剧对长剧市场的“侵占”,仍在进一步加剧。

四月末爱奇艺释出了古装大剧《成何体统》的预告,妖妃暴君的设定狠狠出圈,连带着女主角王楚然也靠着绝美造型实现口碑风评的逆转。才过去了半个月,短剧版《成何体统》已经在横店开机了,按照一般短剧的制作周期,大概过不了两个月就会上线。

大投资、大制作的平台头部长剧还没播,短剧就抢先一步来了,无独有偶,《无忧渡》的热播让沉寂已久的宋祖儿有了回归演艺圈的趋势,新剧《折腰》频频“胎动”,但还没等到播出,#折腰要拍短剧#的话题就登上了热搜,项目信息已经公开。

古装言情大IP《重生之将门毒后》虽然连续几年出现在阅文片单中,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因选角闹上热搜,但迟迟未等到项目开机,最近却传出了《将门毒后》短剧开机的现场图。不过经核实,短剧《将门毒后》前两年就已经开机了,有没有获得原著改编授权尚不清楚,但确实“骗”到了不少书粉关注。

不难发现,原本以原创剧本为主的短剧近来却开始和长剧抢IP,同一个IP改编成长、短两版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在这种影视创作变化趋势之下,制作周期层面拥有绝对优势的短剧,又会给本就惨淡的长剧市场带来哪些变化呢?

短剧和长篇网文的双向奔赴

在微短剧首次出现爆发的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发布的《2020-2022微短剧发展观察报告》中提到,微短剧市场的一个明显特征是“制作方更倾向于原创剧本开发”。

2022年截止到Q3,无论是长视频平台还是短视频平台的微短剧,都以原创为主,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线的微短剧中,原创内容占比96.7%,IP改编短剧少之又少,对于这一现象,在2022年“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的短剧单元中,有制片人提到了“IP孵化微短剧的关键是IP的价格”。

微短剧市场爆发初期,正是以低廉的制作成本撬动巨额利润的表现吸引了无数投资商涌入,而一般网文的采购价格都在百万以上,头部网文的影视版权更是超千万,在晋江文学城的出版影视板块能够看到影视公司的询价区间。即便花费了高昂的价格购入IP,也要进行更适合短剧观众喜好的创作改编,工作量不亚于原创,所以对于微短剧而言,原创剧本其实是性价比更高的选择。

但随着短剧市场的蓬勃发展,IP孵化短剧数量出现明显增长,也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爆款。比如今年春节档的《好一个乖乖女》就是根据同名原著改编,目前红果短剧热播榜前五中IP改编短剧占四席,而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在于:

一方面精品化成为微短剧市场的主流趋势,制作方开始追求更高质量的内容,制作成本有了大幅度的提升,2022年微短剧或许还是“20万拍一部,60万算精品”,2025年已经有了投资过亿的短剧;

另一方面是网文IP交易缩水,影视版权价格虚高的问题得以解决,同时番茄、七猫等免费阅读平台崛起,更多适合进行短剧化改编的网文涌现,网文IP版权价格整体出现下滑。据狐厂娱乐观察了解到,目前横屏微短剧的IP成本一般在10-25万不等,竖屏微短剧的IP费基本只有几万元。

在微短剧投资体量提升和IP版权价格下滑的相互作用之下,IP孵化短剧成为了值得一做的生意,短剧甚至不再局限于腰部的“流水线”网文IP,而是盯上了更高质量的“长剧网文IP”。

比如《成何体统》《折腰》都是网文界的头部IP,内容体量都比较大,同名长剧也是平台头部项目。一向是长剧市场“IP供应商”的晋江文学城也开始卖短剧、微短剧版权,版权板块开设了“短剧、短视频推荐”专栏,头部作者priest的《无污染、无公害》、墨西柯的《魔尊她为什么不开心》、任凭舟的《以你为名的夏天》等多部小说都已经显示卖出了短剧、微短剧版权,而这些小说的长剧改编权也已经同步卖出,一个IP拍长、短两个版本或许即将常态化。

显而易见,短剧和长篇付费网文的交易愈发密切,双方的关系与其说是单方面的又争又抢,不如说是一场喜闻乐见的“双向奔赴”。

相比于番茄小说,以晋江文学城为代表的付费网文,在内容质量、篇幅体量上都要略胜一筹,符合短剧内容精品化的发展趋势。

而付费网文平台向短剧开放版权,同样也是适应行业发展的选择。一方面短剧制作周期短,对IP的需求量更大,并且短剧传播范围、传播速度已经不再逊色于长剧,IP改编短剧能够反向达成为网文引流的作用。

另一方面拥有网文基因的平台也在打造自有的短剧厂牌,阅文就拿出了旗下付费小说网站的头部IP大力开拓短剧市场,比如起点中文网连载的《许你万丈光芒好》,欢娱影视拍摄的长剧版本还未播出,IP已经进入了阅文2025年发布的2000部IP短剧共创计划。

原本作为长篇影视剧专属资源库的长篇网文IP,开始向短剧敞开怀抱,对长视频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短剧抢IP,长剧怎么办?

同一个IP拍成长、短两个版本,版权方是实现一鱼多吃了,但影视创作方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对于长剧而言。

一是相较于短剧二十天拍完、一个月上线,长剧的孵化周期确实要长非常多,短则两三年,长则六七年,期间短剧或许已经翻来覆去拍摄了无数个版本,观众早已丧失了对IP内容的新鲜感和关注度。

二是相较于长剧市场,目前短剧的审核环境要宽松非常多,给予了内容创作更大的空间,IP改编也更有优势,能够更好的还原IP内容。

短剧在制作周期、内容审核层面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势必会对长剧的市场表现产生一定影响,但同一个网文IP长、短同时开发的模式,也有其存在的意义。

其实可以将IP短剧看作是IP孵化的一环,制作成本低、周期短意味着投资相对长剧要更小,而短剧先一步上线,一则能够检验IP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二则进一步提升IP热度,将长剧开发的成本降到最低。

《成何体统》短剧开机之后,长剧版本两位主演王楚然和丞磊的粉丝都非常担心,短剧先一步播出,万一长剧没人看怎么办?本来长剧市场就不太景气,这种同一IP长短并行的开发模式,肯定会进一步挤压长剧的生存空间。

同一个IP改编,观众会选择看长剧还是短剧?其实很难下定论。

无论是长剧还是短剧,市场表现更取决于内容本身的质量是否足以打动观众,同一个IP反复创作的情况在影视行业并不少见,比如改编翻拍过无数个版本的金庸小说,短剧《过分野》短期内足足拍了八个版本、《好一个乖乖女》也拍了三版。

事实也证明,并不是先播抢新鲜感,或者是后播吃IP热度,市场表现一定会更好,所有爆款规律总结到最后,实际上都要回到内容上。

当然,长剧和短剧存在形式上的差异,受众群体也并非完全重合,并不能简单地进行类比。长剧的优势在于,用更大的篇幅扎扎实实地讲好故事,内容情绪更丰富,能够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陪伴;而短剧的优势在于,去掉了一些水分,能够为观众提供更便捷的即时娱乐。

长剧和短剧,为观众提供的情绪价值是不一样的,双方无法相互取代,但有了同一IP改编内容的对比,实际上是对长剧和短剧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交出更好的内容,不然观众可就投入另一个怀抱了。

来源:眸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