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0日,淮上诗派成立暨淮风诗歌训练营中级班开班仪式在怀远县统战文化园隆重举行。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院长、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长法,安徽科技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艺鸿,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陈俊,蚌埠市作协副主席、怀远县作协主席宫桦,文化学
——“淮上诗派”成立暨淮风诗歌训练营中级班开班仪式在怀远县隆重举行
5月10日,淮上诗派成立暨淮风诗歌训练营中级班开班仪式在怀远县统战文化园隆重举行。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学院院长、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长法,安徽科技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郑艺鸿,蚌埠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陈俊,蚌埠市作协副主席、怀远县作协主席宫桦,文化学者、收藏家潘洪波,上海电影集团制片人孙哲等六位文化界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植根地域文化沃土的诗歌流派扬帆启程。仪式由《淮风》诗刊主编宫蔚国主持。
在热烈的掌声中,《淮风》诗刊主编宫蔚国宣布“淮上诗派”成立暨淮风诗歌训练营中级班开班。他指出,这一命名既是对既是对《诗经·小雅·鼓钟》“淮水汤汤”诗学传统的现代回应,亦是对新时代淮河文化创新性发展的积极探索。“淮上诗派”将以地域文化为根基,融合时代精神,凝聚本土诗人力量,立足诗歌本体的美学追求,致力于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时代气象的诗歌流派。宫蔚国强调,诗派的发展需秉持“扎根生活、锤炼语言、传递真情”的理念,通过诗歌展现江淮大地的历史底蕴与当代风貌。
会上宫蔚国规划了淮上诗派的发展蓝图,同步推出“三阶赋能”机制:初级班夯实诗歌基础,中级班培育创作中坚,高级班打造领军人才。建立“导师制”培养体系,通过提交原创作品、开展主题研讨等方式,系统提升学员的诗歌创作能力。诗派将通过举办年度诗会、设立创作基地、出版诗丛等方式,构建开放包容的诗歌生态。同时,训练营将与地方中小学、高校、文化机构合作,推出“诗歌进校园”等活动,共筑诗歌人才培育,与文旅部门共推“诗路淮河”文旅项目,构建起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的立体化格局,让诗歌浸润更多人的心灵。
“这是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更是文化自信的当代诠释。”蚌埠学院淮河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长法教授评价道,希望“淮上诗派”以诗歌的形式进一步讲好“淮河故事”,传承好淮河文化。
近年来,怀远县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文化赋能经济。此次“淮上诗派”的成立与诗歌训练营中级班的开班,正是其打造“文化强县”的重要举措。通过挖掘地域诗歌资源、培育创作人才,积极传承文化,厚植家国情怀,怀远县正逐步构建起“诗歌+文旅+教育”的融合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与城市软实力提升注入文化动能。(陆婉霞)
来源: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