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灸烟雾“过滤器”、疼痛评估“发声器”、会“热敷”的马甲、新生儿“订制床垫”……近日,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举办“5.12”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上,21个项目从近200个申报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
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国际护士节
5.12
2025年中大医院护理创新奖
。这些白衣天使根据患者护理需求研发的“小发明”,既解患者不便之苦,又以独特的创意设计,传递护理的温暖与大爱。艾灸烟雾“过滤器”:
一机在手,烟雾不再有
还在为艾灸时满屋子烟雾缭绕、艾灰乱溅发愁吗?中大医院中医护理小组副组长、健民路院区妇科护士长夏凌燕主管护师发明的负压无烟艾灸装置,给艾灸条加个罩子,管子连到抽吸装置上,自制艾灸烟雾“过滤器”,一机在手,艾灸烟雾不再有。
装置看似小巧,实则暗藏玄机
艾灸筒搭配可调节长度的艾条插针,就像给艾条定制了“专属宝座”,无论长短粗细,都能稳稳固定,想调多高就调多高。上面的防烫手持盖贴心又安全,再也不用担心被烫到手。
最厉害的是负压排烟+双重过滤系统,像个大功率的“烟雾小旋风”,把艾灸产生的烟雾一股脑吸进过滤掉,经济实惠的熔喷布材质的过滤网还能随时更换。将烟雾过滤+抽吸,就像给空气“洗个澡”,再也不怕被烟雾呛到。
艾灰收集网更是细节控福音,它像一张防护网,把燃烧的艾灰牢牢兜住,防止艾灸条燃烧产生的艾灰掉落到皮肤上。
这款艾灸“过滤器”还是“省钱能手”,比市面上动辄几千元的艾灸烟雾过滤器更具性价比,真正实现了“花小钱,办大事”,让艾灸变得更舒心、暖心、省心。
疼痛“发声器”:
“疼痛小卫士”,精准又有趣
疼、疼、疼!到底多疼呢?患者说不清疼痛程度?传统评估工具不够直观?但是疼痛自评量表和患者主诉被认为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中大医院骨科(一)余子杭主管护师设计的“三位一体”多功能疼痛评估工具应运而生,让疼痛评估告别“模糊地带”,变得又精准又有趣。
神器整合三大经典评估方法
数字评分法、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和语言评分法,就像给疼痛评估配了“全能翻译官”。精准“捕捉”疼痛程度,实现“一器多用”。
患者首先根据自己的感受在疼痛评估工具上,拨动到相应的疼痛等级。
工具卡背部粘有磁吸扣,日常粘于病人床头。它不仅是评估工具,更是可视化交接的“信号灯”,护士交接班、日常巡视时,一眼就能看到患者的疼痛状态,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该工具结合“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的趣味口诀,患者轻松理解疼痛等级,护士也能快速判断是否需要立即干预,宣教、评估两不误。
值得一提的是,红色夜光按钮自带“夜间模式”,即使病房熄灯,护士也能清晰查看、记录,守护患者每一刻的舒适。
有了这款三位一体“神器”,疼痛评估不再是难题,让患者告别“忍痛不言”,让护理服务更贴心、更高效。
会“热敷”的马甲:温经煦络衫,让中医护理暖到骨子里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后的患者易出现肩背部酸痛和腹胀的症状。作为中西医融合护理单元,我们经常用到热敷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适。但是热奄包因无固定器而滑落或移位影响治理效果,降低病人舒适度及安全性。”温经煦络衫的发明者——中大医院普外科张媛媛护士长介绍着她今年护理小发明的设计初衷。
马甲里藏着三重“温暖魔法”
会“呼吸”的贴心面料,马甲本体采用纯棉材质,透气吸汗不闷汗。整件衣衫可高温蒸煮或浸泡消毒,反复使用无压力。口袋处特别添加保温材料,锁住热量不流失,延长保暖时长。
量身定制的舒适感,宽松廓形搭配侧边调节带,可以根据身形进行调整,而且前开系带设计自带东方美学韵味。
分区热敷精准“拿捏”穴位,颈部、肩部、背部、腰部……哪里不舒服敷哪里,5个部位的口袋精准对应大椎、肩井、肾俞等10+个关键穴位,将加热好的热奄包放置在相应的口袋里,多部位同步热敷,效果翻倍。
这款马甲的“药”力还可升级,热奄包还能加入艾叶、川芎等中药材,热敷+药疗双管齐下,驱散寒气、疏通经络,让效果更上一层楼。
聚力护理创新,贯穿
全生命周期精细照护
中大医院护理部主任徐翠荣介绍
中大医院护理团队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精细护理水平,持续进行创新变革,护理创新大赛成了中大医院每年护士节的保留节目和品牌活动。今年的申报作品特色尤为鲜明,作为江苏省内综合性医院唯一一家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单位,中西医结合护理成了中大医院护理特色之一。徐翠荣表示,中大医院护理团队每年都会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发明创造,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病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小编团队
策划、审核 程守勤
编排 刘敏
校对 王倩
中大医院融媒体中心 出品
来源:大眼儿话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