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大众文艺的“放大器”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6:03 1

摘要:短视频、直播领域涌现的优质内容,彰显着新大众文艺创作主体的全民化特征。这背后是数字技术降低了创作门槛,新媒介形态激发了创作热情,“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愿景照进现实。

金则宇

短视频、直播领域涌现的优质内容,彰显着新大众文艺创作主体的全民化特征。这背后是数字技术降低了创作门槛,新媒介形态激发了创作热情,“人人都是创作者”的愿景照进现实。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普及,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便捷化工具。用户利用“即梦”等人工智能工具,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网友们以原创、二创、评论、弹幕等形式,创造出海量内容。

这些内容虽以新样式显现,内核仍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蛇年春节,抖音“非遗贺新春”话题播放量超27亿次,非遗视频总播放量达1679亿次,有力带动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2023年5月到2024年5月,1379万网友在抖音分享了自己的非遗体验,其中既有汪氏皮影党飞华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有李子柒、南翔等专业创作者,更有大量90后、00后年轻人的主动转发分享。

新大众文艺不仅焕新传统文化表达方式,也在形成文化热点、带动文旅发展、实现价值外溢。春节期间,在潮汕英歌舞的带动下,当地相关团购订单量同比增长795%。新大众文艺创作,从信息供给侧激活了泛文旅生产、传播、消费的产业链条,为地方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助力。

摄像头就是聚光灯,手机屏就是“微舞台”,一句留言就是一则文艺评论……在短视频和直播间里,新大众文艺正在迸发新活力、闪耀新光彩。

(作者为抖音集团企业社会责任部非遗运营负责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13日 20 版)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