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法老是中国人!石棺葬和基因检测再添系列铁证!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6:29 1

摘要:红山文化的人群,毫无疑问就是从南方来的夏朝诸侯。距今6500年前,正是夏朝中期阶段,夏朝的王都当时就在浙江,创建了红山文化的是夏王派往北方封地的诸侯。参考抱雪斋本文:

原文链接如下:

惊天考古铁证:埃及法老竟是夏朝诸侯!七重棺椁源自浙江!

今天再添一条铁证,就是石棺葬和法老诅咒。

所谓石棺葬,和瓮棺葬、棺椁葬一样,无一例外都是起源于中国的独特丧葬制度。

6500年前,全球最早的石棺葬出现在江苏连云港不远处的大伊山,然后向北传播到红山文化。

著名的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石棺葬,墓主人均随葬大量玉器,如下图所示。

红山文化的人群,毫无疑问就是从南方来的夏朝诸侯。距今6500年前,正是夏朝中期阶段,夏朝的王都当时就在浙江,创建了红山文化的是夏王派往北方封地的诸侯。参考抱雪斋本文:

惊天发现!夏朝诸侯北上建立红山文化?石棺葬暗藏华夏文明全球传播密码!

和采用瓮棺葬的有虞氏人群一样,这批采用石棺葬的中国人不但北上到了中国东北地区,还乘着船一路向西,来到了古埃及。

大约五千年前的埃及早王朝(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时期,漂洋过海的石棺葬开始在古埃及出现。

埃及早王朝时期(第一至第二王朝)的贵族墓葬中已出现石质葬具的局部使用,如马斯塔巴墓(长方形土台墓)的地下墓室开始采用石板砌筑,但整体仍以木质棺椁为主。而抱雪斋早就说过,棺椁制度,同样是在中国浙江发明的葬俗。

埃及早王朝末期,部分贵族墓中出现了石板拼接的石椁,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石棺形制。这些石板拼接成的石椁,实际上就是和红山文化牛河梁(距今5800—5200年)一模一样的石椁造型!

古埃及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686-前2613年)是石棺葬具的重要转折点。左塞尔法老的阶梯金字塔(萨卡拉金字塔)由建筑师伊姆霍特普设计,其地下墓室使用了石灰石砌筑的石椁,标志着石质葬具的正式系统化使用。

第四王朝(约公元前2613-前2494年)的胡夫金字塔内,出现了花岗岩石棺。法老们开始使用整块花岗岩或玄武岩雕刻的巨型石棺,如哈夫拉金字塔内的石棺重达数十吨。贵族则多为石板拼合的石椁或石棺床,装饰较简单。例如,吉萨金字塔群周围的贵族马斯塔巴墓中常见石灰岩石棺。

到了古埃及的中王国时期(约公元前2055-前1650年),石棺形制多样化,出现了彩绘石棺,表面还刻有铭文以保护死者灵魂。这一时期石棺的使用范围扩大至地方官员。

到了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50-前1069年),埃及法老们的陵墓转为岩墓,葬在帝王谷中,此时石棺仍是核心葬具。比如图坦卡蒙墓的七重嵌套式石英岩石棺(外椁内棺)正是典型代表。

此时埃及贵族们的石棺上经常装饰《亡灵书》经文,强调永生信仰。

后来,随着古埃及文明的衰落乃至消失,石棺葬逐渐在埃及也消亡了。现存最晚的典型埃及石棺属于托勒密二世时期(公元前282-前246年),用于亚历山大港的贵族墓葬,此后仅见小型石制骨灰盒。

这意味着古埃及文明从此断绝,因为那些把石棺葬带到古埃及的的中国人也没有了后代。

但是在中国,石棺葬从6500年前开始,一直延续到了隋唐时期仍然盛行。尤其是在北魏和北周的鲜卑族贵族中,依然大量流行着石棺葬。

北周武帝的基因检测已经出来了,是古老的中国人基因,C。

详细见下文。

“开者即死!”小孩的诅咒石棺里,竟然隐藏着华夏文明的基因秘密

本文为抱雪斋虞夏万年论系列不造第几回,欲知前事后事如何,且看上下回分解。

来源:抱雪斋读易笔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