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父亲——纪念我的父亲陈金远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1 00:47 1

摘要:1973年3月里,13岁的我记得,我们家来了两位从北京来的大叔,年纪在30岁左右,脖子上挂着“海鸥牌”照相机,手上抡着笨重的“录音机”,他们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星期,同吃同住,来往于学校、田野和我的家,三点成一线地采访我父亲和学校里的那些事儿,他们时儿在釆访本上记

作者 陈灵

风雨中让我慢慢长大,岁月里您已满头白发,你是我最深深的牵挂,说声爱您是我永恒的表达。

水是山的依恋,风是雨的呼唤,星是夜的灿烂,情是心的奉献。母爱一生不断,亲情一世牵绊。

终于寻找到了那张发黄的报纸——1973年5月28日的《人民日报》。

1973年3月里,13岁的我记得,我们家来了两位从北京来的大叔,年纪在30岁左右,脖子上挂着“海鸥牌”照相机,手上抡着笨重的“录音机”,他们在我家住了一个多星期,同吃同住,来往于学校、田野和我的家,三点成一线地采访我父亲和学校里的那些事儿,他们时儿在釆访本上记,时儿拍照,时儿录音,还在我们村脚公路边,为我们拍下全家福照片……。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一一记浙江省桐庐县罗山公社松村小学民办教师陈金远同志的先进事迹的通讯报道。发表和播音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我的父亲是解放后,松村培养出来的第一个民办教师,他是个八岁就成了孤儿,吃着百家饭,穿着百纳衣的人,解放后读过几年书,在松村党支部的推荐下,放弃在杭州客轮公司的工作,依然决然回来教书…。

六十,七十年代,是松村最苦最穷的时候,上头派来的公办教师纷纷离开,20岁的他毅然决然地担当起了“民办教师”一职,为了不让一百多号贫苦学生不辍学,本着一到五年级一个都不能少的愿望,他以身作则,奋勇向前,努力带领学生勤工俭学,采茶,开荒种茶,种水果,种油茶树,采摘能赚钱的农产品,补贴学杂费和救济帮助贫困学生家庭,乐于助生,广做好事,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复式教学方式中,一个人既是校长,又当起100多号学生的老师和家长的过程,其事迹广为流传,来松村小学参观学习取经的人络绎不绝,一时间,松村成了人山人海之地,成为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代名词。

采访父亲的记者走了,从此以后,我没有看到和听到了“报道新闻”的登报和播音,只是听人述说罢了,而那张“全家福”照片却成了我永久的珍藏和宝贝,毕竟52年过去了,我还多次去照相馆翻新修复,现在在我的“手机相册”,“电脑相册”,“相册薄”上都有留成。

昨天晚上的睡梦里,我又碰见了父亲,他在教我读书,教我做人的道理,这个影响氛围真切,被惊醒后,我便坐起在手机上写下了“老师是父亲”的歌词:“我们的学校在村庄的中央,书声欢歌绕栋梁,父亲老师,老师是父亲,一百多号学生,五个年级,复式课堂父担当。

我们的学校在村旁山顶上,窗明几净映朝阳,老师父亲,老师是父亲,勤工俭学兴学务,不让一人来辍学,央广佳音传四方。”天亮后,我将歌曲用抖音私信发给了范老师,让他给我们制作歌曲。

范老师下午私信我了,我便下载并添上照片做成了“视频”,发给了我的好友,父亲的同学和同事,评价盛高,让我值得特别荣幸,荣耀拥有的是,范老师为我找到了我期盼多年的《人民日报》1973年5月28日版,庆幸荣耀自豪的典藏,值得拥有和分享,父亲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风采仍在,模范榜样力量仍在,先进思想的灵魂还在”!老师,是父亲!

来源:闪现哭唧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