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促进耕地优化配置、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与中国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背景与目标相似,法国通过坚持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导向、完善耕地配置交易机制、支持耕地经营权流向年轻农民等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耕地经营权集
促进耕地优化配置、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和实现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然要求。与中国推进农业规模经营的背景与目标相似,法国通过坚持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导向、完善耕地配置交易机制、支持耕地经营权流向年轻农民等系列举措,有效促进了耕地经营权集中连片,实现了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地位的农业现代化转型。这些有益探索能够为我国提供一定借鉴与启示。
政策举措:构建以家庭经营为核心的农户规模结构调整体系
坚持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导向。法国于1960年出台《农业指导法》,将促进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作为结构调整和政策支持的重点,这为后续耕地经营权配置提供了长期导向。考虑到当时农业技术条件和稳定充分就业形势,将适度规模界定为两个劳动力能够直接经营的规模。随后,为抑制耕地进一步细碎化和向大规模经营者过度集中,法国通过设定最大规模和最小规模、引入“参考单位”等方式引导家庭经营规模处于合理区间,不符合经营规模要求的农户将面临失去农业补助、无法参加“农业社会共同基金”等限制。此外,法国通过出台《农村与海洋渔业法》等对租期和租金进行了规制,确保转入耕地的家庭农场实现长期、稳定经营。
完善耕地配置交易机制。为引导家庭农场向适度规模转变,法国设立了土地开发与农村安置公司(SAFER),对耕地交易市场进行干预与管制。一方面,SAFER能够发挥好中介服务职能。SAFER以中介的身份协调耕地的买卖和租赁,在耕地出售者或出租者的要求下寻找交易对象,从而有效缓解耕地交易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有效满足供求双方的意愿与诉求;另一方面,SAFER可以有效调控耕地市场。SAFER行使优先购买权来干预耕地交易价格、替换买家或收储耕地,使得耕地交易价格处于合理区间,保障耕地交易市场平稳有效运行。
支持耕地经营权流向年轻农民。法国通过支持年轻农民转入耕地、减免年轻农民税收和加强配套补贴来实现。转入耕地方面,在SAFER协调耕地买卖或租赁时,会优先考虑将耕地经营权配置给年轻农民。对于在售耕地,若购买者中有符合条件的年轻农民,但又因其他原因制约购买时,SAFER将采用优先购买权收购耕地,再转让给年轻农民。减免税收方面,构建有利于年轻农民经营耕地的税收政策,如对年轻农民免除耕地交易税、对年轻农民开垦未开发耕地减免财产税等。加强补贴方面,通过补贴、贴息贷款支持年轻人务农,通过“离地农民终生补贴”等鼓励老年农民提前退出农业经营。
启示建议:挖掘统分结合经营制度优势,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对家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政策支持与保障。从法国推动规模经营的政策举措可以看出,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为法国农业生产力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当前,我国普通农户生计对耕地的依赖程度逐渐降低,耕地的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减弱、经济要素功能进一步得到显现。为此,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以强化耕地经营权优化配置为重点,为农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支持与保障。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当前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城镇化进程,合理界定适度规模经营的标准,并完善对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政策支持,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的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另一方面,要依法推进改革,通过立法为耕地流转的租金、期限、续租权利等进行规制,为农业经营主体实现稳定经营提供法律支撑。
立足双层经营体系,挖掘村集体在耕地流转中的组织协调优势。耕地经营权的优化配置以耕地流转市场的发育完善为前提。法国通过设立SAFER有效破解流转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耕地配置效率。与法国农业经营体系不同,我国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系。作为耕地所有权的拥有者和嵌入村庄内部的“准行政机关”,村集体在组织和服务农户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耕地流转中介组织的理想载体。应完善村集体服务耕地流转的制度规范,严格规范村集体组织协调职能范围,坚持在流转双方自愿的前提下组织协调农户规范流转农地。地方政府可为村集体发挥组织协调职能提供良好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服务效率、实现耕地高效流转。
构建有利于青年农民发展壮大的耕地配置制度体系。同法国相似,中国农业发展同样面临劳动力老龄化问题,培育和支持青年农民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战略性选择。因此,要提高青年农民的地位,将他们培养成中国农业的主力军和生力军。第一,加强有利于青年农民发展的耕地流转政策支持,为青年农民提供规模经营信贷支持或补贴。第二,推动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承,通过设立农业传承经营专项扶持基金、鼓励周边耕地向这些传承农户流转,促进农业经营经验的家庭传承,实现农业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适时出台老龄农民退出农业制度,通过给予老龄农民额外补贴或养老金的方式,让老龄农民的耕地逐渐转入到青年农民手中,实现耕地高效利用。
原载《农民日报》,作者栾健、高鸣。
来源:自然保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