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铁娘子”刘海光—只要能多挽救一个生命,我们就觉得值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02:43 1

摘要: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有这样一位护士长,她用坚韧与智慧带领团队在生死竞速中书写传奇;她以温暖和情怀凝聚力量,让急救战场化作守护生命的港湾。她,就是急诊科护士长刘海光,一位用行动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新时代护理人。

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有这样一位护士长,她用坚韧与智慧带领团队在生死竞速中书写传奇;她以温暖和情怀凝聚力量,让急救战场化作守护生命的港湾。她,就是急诊科护士长刘海光,一位用行动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新时代护理人。

急诊科,一个充满挑战的战场。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生命抢夺战。刘海光是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的护士长。在急诊门诊,无论是白班还是夜班,只要急救铃声响起,医护人员便进入“战斗”准备。

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科护士长刘海光介绍,记得当时是晚上10点半接到120指挥中心的指令,说是有一名33岁男性患者,既往有心衰病史,突发喘憋胸痛4小时,对于这类高危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威海市立医院院前急救小组迅速出诊,到达现场后,心电图提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立即启动急性心梗救治流程。

对于疑似心梗患者的抢救,最重要的就是和时间赛跑,哪怕一分钟的差别,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急诊科作为区域急危重症救治的核心力量,通过构建‘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介入手术-急诊重症监护-急诊病房’全链条救治体系,实现‘五位一体’无缝对接。而急诊医护们无疑是这条抢救链条的重要纽带。

刘海光介绍,院前急救小组立即通知院内抢救团队和介入团队,一键启动急诊导管室,到达抢救室后,患者的射血分数仅有17%,心源性休克,血压测不出。患者病情危重,进入抢救室后迅速给予系列抢救措施及完善术前准备。进入急诊导管室,植入IABP 并在无创呼吸机的支持下64分钟完成血管再通,并置入支架一枚,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术后患者入急诊监护病房进行监护,病情稳定后入急诊病房进行康复,成功获救。

“上车即入院”,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分诊、抢救、留观全流程,精准把控急性心梗、脑卒中等六大病种救治节点,以智慧医疗赋能急救团队,用科技创新守护生命通道。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分秒必争,刘海光和同事们最终为患者赢得关键的救治时机。

刘海光表示,现在威海市立医院急诊的急性心梗患者导丝通过时间突破60分钟,抢救成功率超国家级标准。患者从入院到手术的时间大幅缩短,为抢救生命赢得黄金窗口,科室抢救成功率高达96.4% ,心肺复苏成功率达36.97%,这一系列数字的背后都是急诊科医护团队无数次演练和实战的结晶。

抢救时是战士,沟通时是家人。刘海光和她的团队创新构建“双S服务模型”,速度保障体系+微笑关怀工程,让急救既有争分夺秒的“刚性”,更有人文关怀的“柔性”。

在刘海光的眼中,急诊科从没有‘平凡的一天’,因为在这里,每个生命都值得全力以赴!虽然不能拯救所有的生命,但必须为每一个生命拼尽全力。正是这种不确定性,让刘海光和同事们成为真正的‘守门人’。

以“时间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为信念,刘海光带领着她的急诊护理团队,用专业诠释着“敬佑生命”的真谛。

刘海光表示,急诊科是医院的前哨岗,在这里的护士没有什么按部就班 ,经常下了夜班还没有脱下工作服,又参与到下一场抢救工作,有时候刚吃几口饭,急救电话一响,他们就要立马放下碗筷奔向救护车。大家不会计较谁多干、谁少干,只要能多挽救一个患者的生命就觉得值。

来源:直播威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