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玩具,人们大多会想到孩子。它们往往被认为是孩子们的专属,殊不知,老人也有娱乐的需求,也会需要玩具。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日益加深,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照愈发重视,与此同时,“银发经济”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老年玩具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现在的
老年玩具成银发市场新宠 “老有所玩”成为新需求
提到玩具,人们大多会想到孩子。它们往往被认为是孩子们的专属,殊不知,老人也有娱乐的需求,也会需要玩具。当前,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日益加深,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照愈发重视,与此同时,“银发经济”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全新增长点,老年玩具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在逐渐显现。现在的老人们都在玩什么?老年玩具市场目前发展如何?什么样的玩具才是老年人需要的?近日,记者进行走访调查,看看老“玩”童对于娱乐的需求。
把老人当“大孩子”
儿童玩具“换标签”
“我母亲腿脚不太好,上下楼不是很方便,也不太喜欢出门,大多数时间还是在家里,我看她每天都在家刷短视频,担心她天天盯着手机看对身体不好,听说现在有专门给老人玩的玩具,就想给她买点解解闷儿,但是上网一搜,好像又不是那么回事儿。”市民陈女士最近一直想给74岁的母亲买点儿老年玩具,想把老人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一下,但是搜索“老年玩具”的关键词,找到的玩具都有些“似曾相识”:五子棋、趣味套圈圈、九连环解扣、木珠跳棋……电商平台上,“老年玩具”产品可谓五花八门,甚至全年龄段都可以使用的乒乓球训练器、羽毛球训练器的商品页面上也打上了“老年”“运动”“益智”的标签。
“看了半天,感觉都是小朋友玩的东西,换了个标签又卖给老人,母亲看了也没啥兴趣,没有想玩的欲望。”陈女士的烦恼道出了老年玩具市场目前的“尴尬”。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市场上专为老人设计的玩具并不多,线下玩具商店和柜台里老年玩具难觅踪迹,线上平台也多是将儿童玩具简单“换标签”,根本无法让老人们提起兴趣,满足不了老人的娱乐需求。
“运动类的产品我母亲也不太适合,九连环这些跟我给儿子买的那款根本没差别,拼图就是放大版的儿童早教拼图,棋牌类产品做得也不大,老人家也不好操作。还有很多怀旧玩具,其实也是母亲那代人小时候玩的儿童玩具,并没有考虑到老人现在的需求。”陈女士有些无奈,虽然都说“老小孩”,但老人终究不是孩子,儿童玩具本质是早教、启蒙、开智,不加以改造而是直接照搬,老人并不能完全适用。“锻炼思维能力”“增强记忆力”“预防阿尔茨海默病”……虽然页面上醒目地写满了产品的益处,但消费者的反馈却大相径庭:“家里老人不爱玩,已经送给亲戚家孩子了。”“这些玩具就是给小孩玩的,老人根本不‘买账’”“买回家的玩具成了摆设,就是放在那里‘吃灰’。”评论区里,不少已购买的人发出评论,提醒其他买家“避雷”。
从养老到享老
老年玩具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正在经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202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3.2亿,占总人口22.7%。这批被称为“新老人”的群体,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010年的2.3倍,消费能力与消费水平的提高,当代银发一族的消费观念也逐渐从“生存型”开始转向“享乐型”:学唱歌、走T台、学摄影……各种兴趣学习已成他们的潮流生活方式,从遥控航模到飞无人机,老年人的花样越来越多,排队领鸡蛋、全天带孙子早已不再是银发族们身上撕不掉的标签,老年玩具的出现,也是银发族们娱乐需求与日俱增的表现之一。
除此之外,《中国老年心理健康发展报告》显示,42%的城市老人存在“情感饥饿”,空巢老人日均独处超6小时,适合老人的玩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老人内心的空虚。淘宝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平台“适老玩具”搜索量同比增长121%,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70%,其中,55岁以上的消费者占比逐渐增高,且成交速度还在不断加快。
记者走访岛城多家商场以及小商品市场内的多家玩具店发现,青岛市目前针对老年人的玩具市场还有待开发,线下玩具专柜多是以积木、拼图等益智类儿童玩具的销售为主,并没有看到专门销售老年人玩具的店铺。记者在市北区一家玩具店看到,店内主要还是儿童和年轻人在挑选商品,积木拼装、模型摆件等很受欢迎。“目前店内销售的玩具类商品主要还是面向少年儿童,也有成年人会来购买一些乐高这种有联名的积木拼装玩具,老年人大多是来为儿孙购买玩具。”一位玩具店销售员介绍道。
记者注意到,玩具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也吸引着众多企业竞相布局老年玩具业务,抢占这片蓝海市场的先机。记者了解到,国内部分企业厂商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精准锚定群体需求,正在加大老年玩具的开发力度:多功能游戏桌套组集互动社交和趣味益智于一体,有针对注意力训练的游戏板,有针对判断识别能力训练的游戏板,以及记忆力训练、精细活动训练、整体协调训练等等;处于研发探索阶段的AI陪伴机器人未来能够为老人提供语音交互服务;乐高积木等厂商正在推出老年产品线;3D立体拼图也很受欢迎,可以同时满足祖孙两辈人的需求,也可以全家一起出动,实现娱乐的代际融合。
精准对接需求
玩具也需要“适老化”
或许你会奇怪,既然许多老年人可以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还可以选择去老年大学报名学习感兴趣的课程,为什么还要专门研发老年玩具?原来,一款好的老年玩具,不但可以锻炼老年人的思维能力、延缓衰老,还能转移注意力,把老人从各种骗局和网瘾中“解放”出来,丰富老人晚年生活。
“最近给我爸网购了一套立体拼图,他就不再天天盯着手机直播间蹲保健品直播了,天天琢磨怎么把它拼好。”市民林先生惊喜地发现,父亲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新玩具上了,立体拼图难度更高一些,同时,拼装好以后带来的成就感也更多,还锻炼了老人的思维力与观察力。“我还给他买了一个握力球,没事儿就捏捏,还能锻炼一下他的手部抓握力,以前老人的手偶尔会抖,现在手抖的频率也下降了。”林先生说道。
在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的辽西社区养老服务站内,护理员拿出色彩鲜艳的积木,引导一位上了年纪的老人:“我需要一个方形形状的红色积木,您能帮我从这一堆积木里面找出来吗?”在护理员的耐心引导下,老人缓慢却准确地拿到了指定的积木。记者了解到,在部分养老院或养老服务机构,能够锻炼老年人大脑、身体机能的老年玩具也得到了应用,它们大小适中,方便老人拿取,色彩鲜明,刺激老人视觉,材质安全,防止老人误食。工作人员在对失能、失智老人进行照护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玩具进行各种互动体验活动,从而锻炼老人的手脑协调能力,延缓老人的认知退化速度。
据了解,在国际市场,老年玩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有明确的人群定位和针对性。例如专门针对认知症患者设计的老年玩具,有的玩具能够缓解老人的激动和焦虑情绪,有的玩具能够减轻老人的孤独感。在一款专门为认知症患者设计的围裙上,安装有拉链、绳索、圆环等多种配件,因为患有认知症的老人如果双手无处安放,往往会变得焦虑或紧张,而穿上这款围裙,可以让他们的双手“忙碌”起来,从而缓解烦躁和焦虑情绪。
针对不同情况的老人,选对、玩对玩具十分重要。虽然目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玩具相关的适老化标准,只在家居产品、服装、健身器材、家具、家用电器等多领域出台了适老化相关标准,但多地已在探索建设老年玩具乐园、老年游戏乐园,以便对接老年人的需求,满足老年人的娱乐需要。
青岛早报/观海新闻记者 吴涵 摄影报道
来源: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