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迎接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激发护理队伍职业荣誉感,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一附院开展了2025年“紫荆奖优秀护士”评选(16人)与“华信好护士”评选(50人)。
优秀护士风采
编者按:为迎接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精神,激发护理队伍职业荣誉感,清华大学医学院、清华一附院开展了2025年“紫荆奖优秀护士”评选(16人)与“华信好护士”评选(50人)。
我们将分期刊登他们的先进事迹(排名不分先后),展现平凡岗位上的不凡担当,激励全院护士以榜样为引领,不忘初心、精进服务,为患者送去更多温暖。
崔建茹
2025年清华一附院“华信好护士”获得者
从事护理一线工作13年,现任骨科主管护师
她在骨科护理工作中,凭借娴熟的技术和耐心的服务,为患者提供专业照护。
作为科内总带教和大外科带教组成员,她深知培养新人的责任重大。每月,她配合护士长组织应急演练与科室讲课,帮助年轻护士夯实基础,提升实操与应急能力。
新护士入职第一年,既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又面临身份转变,压力不小。面对频繁考核带来的焦虑,她主动利用下班时间,带着“小护士们”反复练习到深夜。她逐句讲解操作要点,细致纠正每个动作,通过示范操作规范,帮助大家从生疏走向熟练。当最后一名学员通过考核时,夜色已深。她常对新人说:“考核不是重点,对生命的敬畏才是”,这句话成为年轻护士们的职业信条。
工作之余,他持续自我提升,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学习前沿知识与技术,最终取得骨科专科护士资格,并将所学运用到临床,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13年来,她始终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平凡岗位上默默耕耘,用专业和热情诠释护理工作的价值。
高亚杰
2025年清华一附院“华信好护士”获得者
从事护理一线工作8年,现任内分泌科护师
她始终扎根临床一线,用专业能力和真诚态度,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专业领域,她对胰岛素泵、红外线治疗仪等内分泌科设备操作娴熟。工作中,能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和生活习惯,协助医生精准调整胰岛素泵参数,制定个性化血糖控制方案。曾有位老年患者血糖波动大,她连续3天跟踪监测,为医生调整方案提供有力数据,最终帮助患者稳定了血糖。面对初次确诊、充满焦虑的糖尿病患者,她会结合患者的饮食、运动习惯,用真实案例讲解疾病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让患者更主动地配合治疗。
日常护理时,她的服务细致入微。每次交接班,都会微笑着向患者介绍自己:“您好,我是今天的责任护士,有任何问题随时叫我。”一句简单的话,瞬间拉近了与患者的距离。一次夜班,她发现一对散步的患者和家属不慎滑倒,立即冲过去扶起患者,仔细检查有无受伤,并陪伴患者聊天,直到他们彻底放松下来。
在职业成长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2023年8月,她通过严格考核,获得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证书;2024年,作为科室GCP药品管理员,参与了2项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协助医生完成数据记录、药品管理等工作。同年,她还参加院内CRP比赛,在技能切磋中提升专业水平。八年如一日,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护理工作者的使命。
何蒙蒙
2025年清华一附院“华信好护士”获得者
从事护理一线工作9年,现任心脏一、四病房护师
她始终扎根临床一线,用专业与耐心守护患儿健康。
一个深夜,值班时她发现一名患儿突然呼吸困难,面色口唇愈发青紫,血氧饱和度直线下降。凭借丰富经验,她立刻判断是痰液堵塞气道,随即熟练操作吸痰设备清理呼吸道。短短几分钟,患儿面色逐渐恢复红润,血氧指标也趋于正常。处理完紧急情况后,她又耐心安抚情绪崩溃的家属,详细解释病情和护理要点,直至对方情绪平稳。
2022年冬奥会期间,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期,她主动报名支援隔离点医疗保障。她每天穿着厚重防护服,在隔离区连续工作4到5小时,为外国友人测量生命体征、配送物资,细致完成环境消杀。即便沟通存在语言障碍,她也通过手势和翻译软件确保服务到位。每次脱下防护服,汗水都浸透衣衫,但她从未抱怨,始终高质量完成任务。
九年来,何蒙蒙始终相信帮助他人就是成就自己。看着康复患儿绽放的笑容,她更加坚定了守护生命的信念。这份执着与坚守,让她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金英杰
2025年清华一附院“华信好护士”获得者
从事护理一线工作11年,现任普外科护师
疫情期间,她凌晨三点奔赴核酸采样点;日常工作中,她守着监护仪彻夜观察患者,为卧床患者擦身换药,握着临终患者的手轻声安抚。一位癌症晚期患者曾疼得攥紧她的手:“有你在就不怕了”,这句话成了她职业生涯最温暖的注脚。
作为责任护士,她把健康宣教做成了“专属服务”。术前,她用手绘漫画讲解注意事项;术后,手把手教患者做康复训练;发药时,会把晦涩的药品说明转化成家常话。担任主班护士时,她像台精准的校验仪,每份医嘱都要核对三遍,既确保患者及时用药,又避免医疗疏漏。
带教实习生时,她总把“护理要眼里有活”挂在嘴边。遇到紧张得手发抖的新人,她会握住对方的手调整进针角度;发现实习生忽略患者情绪,就现场示范如何用微笑打开话匣子。她常说:“带教不是单向输出,是和年轻人互相学习。”
十余年间,她始终相信护理是技术与温度的交织。核对医嘱时的严谨、安抚患者时的温柔、带教新人时的耐心,都是她对职业的诠释。在普外科这个团队里,她和同事们默契配合,用专业与温情,共同守护患者的健康。
敬旭
2025年清华一附院“华信好护士”获得者
从事护理一线工作5年,现任综合手术室护士
她始终坚守手术一线,在临床实践与科室管理中展现出扎实的专业素养。
作为手术室护士,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与“三查八对”制度,无论担任器械护士还是巡回护士,都会提前熟悉手术流程,细致完成术前器械清点、患者信息核对等准备工作。面对紧张焦虑的患者,她常耐心解释手术流程,用温和话语缓解对方情绪。在节假日值班高峰期,她主动承担急危重症手术配合任务,多次协助专家完成复杂手术,因表现出色获团队认可。
工作之余,她主动承担科室管理职责,每月统计各科室手术量,年终系统分析全年数据变化趋势,为科室资源调配提供依据。同时,她协助带教新护士,分享操作经验。2024年,她获评“清华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并担任麻醉手术团支部书记,还因工作突出被评为麻醉科手术室“优秀护士”。为提升综合能力,业余时间取得医护英语三级证书。
五年如一日,她用专业与责任践行护理使命,在手术室的方寸之地,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筑起可靠防线。
来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