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党建共建聚合力 余香助残暖人心”助残月专场活动在市区东苑农贸市场暖心开场,继续书写关于爱与坚守的动人故事。
在海宁
爱与温暖从未缺席
“余香” 花店十年坚守
持续为残疾家庭点亮希望
共富工坊里
残疾人职工用双手编织梦想
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
无数温暖的力量汇聚
为残疾人群体驱散阴霾
托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01
10年风雨无阻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日前,“党建共建聚合力 余香助残暖人心”助残月专场活动在市区东苑农贸市场暖心开场,继续书写关于爱与坚守的动人故事。
走入活动现场,宛如踏入一片爱心花海。
硖石街道农丰社区“余香”花店带来的260余盆花卉绿植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君子兰、绣球花、三角梅、文竹、月季等16个品种花卉争奇斗艳,引得过往群众纷纷驻足。
“想买两盆长寿花,既能把美丽带回家,还能做公益,这个义卖活动太赞了!”居民李阿姨挑选了心仪的花卉后,志愿者提醒她还可以参与一次抽奖,她表示十分惊喜。
志愿者们还化身“暖心派送员”,热情地给社区残疾居民递上平安打卡爱心券。“大伯,拿这张券能在市场里买蔬菜、粮油,实惠又方便!”这份承载着满满关怀的“福利包”,收获残疾居民一致好评。
据统计,本次活动共发放爱心券216张,义卖筹得善款2653元。这些善款将化作实实在在的帮助,送到残疾朋友手中。十年来,“余香”花店已经帮助了120余名残疾人。
十年前,农丰社区工作人员李佳、蔡丽、陈玲自掏3万元,把废弃公厕改造成“余香”花店,帮残疾人许阿姨一家重燃生活希望。
许阿姨不幸因车祸离世后,三人咬牙坚持,让花店继续营业,收益化作基金帮扶社区困难残疾家庭。
10年风雨无阻,“余香”帮助了一位又一位残疾人。从帮扶一人、解决小事起步,“余香”从零星善举一路升级,搭建成助残扶弱、服务民生的公益平台。
“现在我们还设有两个自助公益复印站,居民打印、复印超方便!碰上困难,大家一起搞义卖,节日还会来波‘限定活动’,居民超捧场!”农丰社区党委副书记蔡丽介绍。
02
23家残疾人共富工坊
打开了一扇通向新生活的大门
近年来,海宁依托残疾人共富工坊建设,帮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他们打开一扇通向新生活的大门。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直播间,上点关注,下点赞,谢谢大家……”这个充满活力的直播间,就藏在海宁百丽丝残疾人之家的共富工坊里。曾经沉默寡言的金佳伟,如今正通过直播把自己和同事们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卖向全国。
△金佳伟
“我现在一个月收入大概有3000元左右。以前在家里无所事事,来到了百丽丝残疾人之家之后接触了直播带货,还会做手工艺活了。现在直播能赚钱,还活得有姿有彩。”残疾人职工金佳伟笑着说。
在百丽丝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的生产车间,穿着工作服的残疾人正忙着给袜子分拣,娴熟的动作不亚于专业工人。依托爱心企业资源,百丽丝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提供十字绣、钻石贴画、布艺加工等适合残疾人的岗位,人均月收入超2000元,还享受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一系列待遇。
“到目前为止,从我们这边退休的大概有30多位残疾人职工,最高的一位员工每月能享受6400多元的退休工资,最低的也有2500元一个月。”百丽丝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负责人林峰表示。
除了就业工资保障,百丽丝残疾人之家共富工坊还在海宁设立了两个爱心专柜,将残疾人职工做的手工作品进行义卖。
“通过政府的平台、企业的资源,让残疾人职工对自己的生活有了自信心,让他们融入了社会,获得安全感、幸福感。”林峰说。
共富工坊不仅让残疾人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在这里还能感受到被认可、被关爱。这里也成了残疾人职工的第二个家。数据显示,目前海宁已建成残疾人共富工坊23家,每年为残疾人增收2460余万元。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