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故事|新时代“提灯天使”守护“生命微光”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08:37 1

摘要: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健康、减轻患者病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青岛市护理事业迈上新台阶,注册护士总数超过6.1万人,他们成为推进健康青岛建设的坚实力量。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12日讯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病治病、抢救生命、促进健康、减轻患者病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青岛市护理事业迈上新台阶,注册护士总数超过6.1万人,他们成为推进健康青岛建设的坚实力量。

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青岛市护理行业先进典型代表媒体见面会,5名青岛护理行业先进典型代表现场分享了来自临床一线的感人故事。

救死扶伤已成为职业本能

日前,在重庆飞往青岛的山东航空SC4832次航班上,一名30多岁的男乘客突然头晕、头痛,且双手震颤,随时可能出现脑血管意外。听到空乘人员广播“寻医”,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急诊科护士长王淑娟挺身而出,及时为男子实施有效救治,成功帮其转危为安。这场发生在万米高空上的急救,在王淑娟看来不过是一次普通的日常工作。“即便不在医院急诊科,即便没穿护士制服,我也是一名急诊护士。”王淑娟说。从事护理工作20年来,王淑娟参与抢救急危重症患者近5万人次,救死扶伤已经是她的职业本能。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护士长王淑娟(左)检查护理工作

急诊科是医院收治患者数量多、病种杂、病情重的科室之一。在王淑娟看来,这里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也是离奇迹最近的地方。急诊科如同没有硝烟的战场,急诊护士一天24小时、一年365天待命,随时准备着为生死竞速。“护士是与患者距离最近、接触时间最长的医务工作者,护士同样需要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能够准确判断病情,掌握各种抢救技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实施准确的抢救措施,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王淑娟说。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护士长王淑娟(左二)为患者提供床旁护理

除了“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信念,王淑娟还带领团队在护理学科建设上下功夫,实现多项护理新技术“零”的突破。其中,他们开展的急诊床旁血液净化集束化管理,极大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骨髓腔穿刺输液技术则为患者快速打开生命通路,为下一步的临床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们的急救创新服务举措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通报表扬。

“专家型”护士提升护理“含金量”

近年来,越来越多学历高、业务专、技能强、擅科研的护士出现在医院,成为专业护理岗位上的骨干力量,也为患者带来了全新的就医体验。周佩夏、尉蔚和于淼林分别是中医护理、产科护理和肿瘤医学护理岗位上的“专家型”护士,他们带领团队不断提升着护理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

于淼林为患者更换吊瓶。

中医护理是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满足患者健康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护理质量的关键路径。周佩夏带领青岛市中医医院(市海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肺病)中心一科护理团队,常年坚持中医“整体观”,积极开展耳穴、艾灸、刮痧、拔罐、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并创新应用“通经宣肺法”等多项新技术,帮助患者减轻病痛,快速康复。周佩夏此前曾护理过一名肺癌患者,常年便秘让他坐卧不宁,已经影响对肺癌的正常治疗。周佩夏根据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认为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排泄。她为患者开展了经络刮痧治疗,当天患者顺利排便两次,让患者最难受的问题迎刃而解。

助产士是特殊的护理工作者,既是新生命的摆渡者,更是母婴安全链上不可或缺的守护者。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产科护理总监尉蔚从事产科护理工作37年,见证了上万名产妇的幸福时刻。她带领产科护理团队,为孕产妇提供了从孕前健康管理、孕期保健、分娩支持到产后康复,以及新生儿护理全流程专业化服务。在临床实践中,他们率先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和无创接生技术,将产妇侧切率从70%降至10%,大幅提升了顺产率。而且,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瞬息万变。此前,尉蔚护理一名刚刚足月顺产的产妇时,突然听到她问:“天怎么突然黑了?”这句看似寻常的问话让尉蔚瞬间警觉,果断启动危重孕产妇急救预案,一例极其凶险的非典型羊水栓塞得以及时处置,产妇最终转危为安。他们用实践证明了,产科护理人员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是守护母婴安全的重要防线。

“恶性肿瘤患者一经确诊,常常万念俱灰、茶饭不思,肿瘤医学护理不仅要减轻患者身体上的痛苦,更要用专业知识和温情关怀,为患者带去希望。”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二科、关节与运动医学科病区护士长于淼林说。她曾护理过一名38岁的癌症患者,对方得知自己患癌后,陷入了恐惧和迷茫,对未来充满了绝望。于淼林通过专业护理为他减轻身体不适的同时,用耐心的倾听和真诚的鼓励,帮助他一次次走出内心的阴霾,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如今这名患者已经是抗癌十年的“明星”。越来越多的肿瘤患者接受身心两方面的专业护理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守门人”把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市民阎女士常年卧病在床。近日,她的老伴给她翻身时,不慎导致其尿管脱出。这让阎女士疼痛得难以忍受。她的老伴第一时间向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中的护士高苗苗求助。高苗苗联系家庭医生仅用10分钟就赶到老人的家中,迅速完成检查、擦拭、消毒、导尿等操作,阎女士痛苦的呻吟声终于停了下来。“幸亏有你们,否则我们只能联系救护车往大医院跑了。”患者及家属连声感谢。这次紧急出诊正是基层医疗“防-治-康”一体化服务的生动写照。基层护理人员以专业的服务打通了群众看病就医的“最后一公里”。

尉蔚为孕产妇提供床边护理

作为基层护士的典型代表,崂山区北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护士长高苗苗介绍,基层护士往往身兼数职,既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重要一员,也是社区门诊患者分诊、导诊、治疗、急救等工作的执行者。基层护理工作并不轻松,其涉及面广,疾病种类繁多,患者每一个细微的症状都可能隐藏着健康危机,每一次突发状况都考验着护士的应急能力。这要求基层护士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人文关怀精神,切实承担起基层群众健康“守门人”的重任。近三年来,高苗苗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健康北宅”项目,免费入户巡诊236人次,免费入户抽血化验192人次,免费入户更换导尿管57人次,为基层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

高苗苗为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服务

在青岛,护理人的感人故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在医疗机构,他们是24小时守护生命防线的“白衣战士”;在基层社区,他们是把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的“健康管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前,他们是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的“先锋榜样”。青岛护理人用兼具专业精度和人文温度的优质服务,诠释了新时代的南丁格尔精神,用专业素养彰显着护理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黄飞 文/图)

来源:掌上青岛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