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成都市发改委发现,有不法中介机构伪造编号-549100004078-的公章,声称缴纳3万元即可-加急-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狠狠打了-花钱买时间-企业的脸。
成都发改委怒揭假公章骗局!3万块加急办备案?你当西部经济是儿戏?!
2025年5月6日,成都,一则关于伪造公章的严正声明引爆网络。
成都市发改委发现,有不法中介机构伪造编号-549100004078-的公章,声称缴纳3万元即可-加急-办理企业投资项目备案,狠狠打了-花钱买时间-企业的脸。
好家伙,这可是在国家级在线监管平台运行近八年的今天啊!胆子也太肥了!
事情是这样的:一家科技公司在咨询产业园项目时,意外发现自己手上的《备案通知书》公章是假的!这假章做得还挺-认真-,还标注了-成都市发改委监制-字样,实际上却是出自某中介的PS软件。
这波操作,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话说回来,国务院早在2017年就颁布了《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备案流程-全程网办-,咋还有企业掉进这线下陷阱呢?西南财经大学张教授的调研显示,约41%的民营企业主对-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操作流程不熟悉,尤其在县域经济体,信息差成了中介牟利的温床。
一位受骗企业主表示:-我们以为找‘熟人’办事更快,谁知道盖的是假章!-哎,这-熟人-办事,有时候还真不如-系统-办事靠谱。
讽刺的是,这次事件反而证明了国家政策的英明。
人家《条例》早就规定备案证明可以-在线打印-,根本不需要第三方介入!成都市发改委也证实,2024年全市98.6%的备案业务实现-零跑腿-,平均办理时间只需1.8个工作日。
这中介的操作,就像在5G时代兜售拨号上网秘籍,简直是贻笑大方!
这事儿的影响可不仅仅是几万块钱的事儿。
成都2023年GDP突破2.3万亿元,实际利用外资额占西部十二省总和的27%。
这要是伪造备案形成产业链,那还得了?想想2022年某地光伏项目诈骗案,17份假批文导致3.4亿元投资打水漂,当地招商信誉至今都没缓过来。
成都这次48小时内锁定证据并移送公安机关,可谓雷霆出击,也是在给西部营商环境注入一针强心剂。
法律专家也出来说话了。
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李律师指出,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轻则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最高可判十年!这次涉案中介伪造的备案文件,涉及投资额600万元的智能仓储项目,妥妥的-情节严重-!2024年浙江那起伪造环保批文的案子,主犯被判了六年,罚款80万。
这血淋淋的教训,咋就没人吸取呢?估计是赌企业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吧。
那么,企业该如何避坑呢?其实很简单!登录全国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四川子站首页就有-真伪核验-窗口,输入备案号就能比对电子印章。
那些假公章,不仅字体和官方的不一样,连文件编号格式都是错的!技术专家也说了,省级平台采用区块链存证,想篡改?难度堪比破解比特币!
成都发改委也表示,将在2025年底前接入工商登记数据,自动筛查可疑企业,还会给完成备案的企业发送防诈骗短信。
2024年试点期间,已经拦截了1300多次可疑中介联络请求。
这就像央行反洗钱系统一样,从被动追查升级为主动防御,用数据的力量压缩灰色地带。
所以,各位老板,下次再遇到-特殊渠道快速过审-的中介,可得长点心!国家税务总局2024年的数据显示,涉及虚假文书的偷逃税款案件中,72%的企业要承担连带责任。
贪小便宜吃大亏啊!真正的合规路径,就在政务平台的操作指南里,别舍近求远!
这事儿也反映了中国营商环境的进步。
十年前,企业盖章要跑断腿;现在,骗子造假章都得费尽心思模仿电子签章。
这说明阳光审批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逼着灰色产业链走上技术犯罪的不归路。
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显示,中国-合同执行效率-排名大幅提升,成都的-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经验功不可没。
最后,想问问大家:在-钞能力-和法治之间,你选哪个?
来源:博学的百香果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