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画家陈扬酷爱画荷,这次应邀参加龙湖区文沁“百千万”活动之“食在有趣”潮汕饮食文化美术创作活动,就以一幅《荷塘秋韵》,将潮汕美食文化中善用天然食材表达文化隐喻与精神哲思的传统赋予其中。
陈扬和她的作品《南粤之春》
陈扬作品《果香》
陈扬作品《荷塘秋韵》
在潮汕美食文化中,莲花、莲藕、莲子等不仅是制作美味佳肴的常见食材,还因其谐音双关的美好隐喻而成为时年八节、喜庆日子中的餐桌主角。
画家陈扬酷爱画荷,这次应邀参加龙湖区文沁“百千万”活动之“食在有趣”潮汕饮食文化美术创作活动,就以一幅《荷塘秋韵》,将潮汕美食文化中善用天然食材表达文化隐喻与精神哲思的传统赋予其中。
潮汕时令美食引发“创作巧思”
记者在陈扬的画室中见到了这幅《荷塘秋韵》,这是一幅描绘潮汕秋日荷塘风貌的国画作品,画中以莲藕、菱角、莲蓬、荸荠等水田作物为主角,以残荷、湿地、水鸟、斜竹为背景,展现出一种独属于南国水乡的诗意时令。画作中,肥硕的莲藕连根带节斜倚于泥中,刚采摘的莲蓬绿意犹存,荸荠圆润晶莹,乌黑的水栗仿佛还带着水田的凉意与泥土的芳香。所有的细节都在深深勾起观画者对于原生态美味的食欲。
陈扬说,这些都是潮汕人秋日饮食的主角。潮汕人对于美食的追求,不止在于烹饪技法,更在于对时令食材的选择。每个季节吃什么食材,都有所侧重和偏爱。而为了每日餐桌的多样化,往往会利用当季食材做出五花八门的菜式,甚至可以拼出各种特色全宴,像全笋宴、莲花宴、薄壳宴等等。
说起如何用荷花及其衍生的族群植物制作美味佳肴,陈扬如数家珍。像可以用荷花瓣裹薄面糊油炸做成炸荷花,包裹糯米蒸制成荷花酿;莲藕可以做成藕盒、糖醋藕丝、糯米藕等;莲子做法就更多,像莲子羹、八宝莲子饭、冰糖莲子、莲蓉月饼等等。莲蓬也有很多做法,像鲜莲蓬沙拉、莲蓬蒸蛋、莲蓬茶等。
她说,潮汕人在美食用材和烹饪设计上总是匠心独运,用这些食材组合,就可以做成一桌有前菜,有主食,有茶点的“莲花宴”来。
舌尖上玩起“风雅游戏”
陈扬认为,潮汕人眼中的美食,不仅是一场味觉的享受,还能因这些食材的自然意趣、谐音吉祥和文化象征而增添“食在有趣”的体验。单就莲花系列水生族群,因其名称谐音、形态特征和文化积淀,就能玩出很多风雅有趣的花样来。
像大家所熟知的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仍保持高尚品格,常用于赞颂清廉正直的品格。莲子谐音“连生贵子”,象征家族繁衍、人丁兴旺;此外,莲子可入药,祛病延年,搭配寿桃、仙鹤等元素就有健康长寿之寓意。莲蓬形态似碗,民间视其为聚财纳福之物,寓意福禄绵长。莲藕中空有节,象征思路通达、处事有节,暗喻为人处世通达智慧;莲藕还有藕断丝连的特性,则寓意血脉相连、亲情永续的乡土情结……
正因为潮汕人将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赋予了深刻的含义,使其承载着丰富的哲学内涵,通过巧思烹饪与文化寓意结合,让美食超越味觉,包含对生活的祈愿与精神境界的追求,因而成为时年八节喜庆筵席上的“风雅游戏”。
用画笔揭开美丽乡村“神秘面纱”
陈扬是渔洲中学美术高级教师,汕头市女画家协会秘书长,汕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她用笔细腻,擅长通过绘画表达如诗的意境。她既喜欢中国画的水墨意境,也钟情于水彩画的热情奔放;擅用淡雅的笔调描绘山水农田的清幽,用充满活力的色彩表达木棉的浓艳和四季瓜果的鲜甜。
在《荷塘秋韵》中,她以淡墨铺底,点染出塘水的宁静与深远;一株开败的荷花微微侧首,依然带着初夏盛放的傲然风骨;墨色浓重的残荷交错于画面右侧,与亭亭而立的竹枝交相呼应,隐隐表达萧瑟中的倔强之气;枝头一只黑色小鸟歇脚凝视,似在静听潮汕乡民晨耕时最熟悉的天籁。
文化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对陈扬来说有着切身的体会。她执教的渔洲中学就位于龙湖区蔡社社区这座有着美丽自然风光的乡村中,业余时间,她喜欢在这里写生,村里的古榕、古宅和田园风光在她的笔下韵味悠长,诗意盎然,在各种画展中吸引了众多目光,使蔡社揭开了神秘面纱,向世人呈现了她的美丽容颜。
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开展,蔡社成立了“写生基地”,建成了“甜蜜驿站”,自然环境得到整治,道路不再泥泞,溪河重现清澈,古宅得到维护。市青年美协、龙湖区美协、市女画家协会等团体多次组织到蔡社采风写生;全国各地的画家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共同用画笔描绘着蔡社的文旅发展变化。
陈扬除了积极参加各种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志愿活动,还继续通过手中的画笔让更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美丽乡村获得更好的展现。她举办过几次个展和联展,基本选择在乡村举行,今年五一劳动节期间,她和画友联合举办的“和风•五月雅集——彭小鹏•陈扬•陈鹃作品展”就选择在龙湖新溪的一处民宅小院“九合十荷”中举行,让观展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领略了这里的乡村风貌和民居老宅的雅致韵味。
本报记者 许玉璇 文/图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