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每年“五一”假期,都是举办婚礼的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如今,婚礼的内容、形式越来越个性化,涌现出多种婚礼新样态,比如今年“五一”假期,山西太原市一对新人在火锅店举办婚礼且不收礼金;京台高速公路山东枣庄服务区举办了多场婚礼;山东临沂公交集团有40多台公交车变身婚
精神文明报评论
婚礼新风何以浸润人心
每年“五一”假期,都是举办婚礼的高峰期,今年也不例外。如今,婚礼的内容、形式越来越个性化,涌现出多种婚礼新样态,比如今年“五一”假期,山西太原市一对新人在火锅店举办婚礼且不收礼金;京台高速公路山东枣庄服务区举办了多场婚礼;山东临沂公交集团有40多台公交车变身婚车;还有一些婚礼邀请绘画师留住浪漫瞬间,守护情感的纯粹与美好;也有婚礼采用“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实用版喜糖倡导健康新生活……这些婚礼新风,涤荡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本期话题分别从礼金之变、场所之变、婚车之变、留念之变、喜糖之变等角度,关注一股股婚礼新风如何润泽人们的心灵,推动社会移风易俗。
精神文明报 2025年5月12日 第04版
礼金之变
少收或不收礼金:减了负担,增了感情
今年“五一”,山西太原市一对新人在某火锅店举办婚礼,邀请了140名亲友参加,花费2.25万元,新人现场表演了一段舞狮,火锅店的捞面舞和变脸也来助兴。新娘赵小姐说:“婚礼规模不大,我们也没收礼金,主要是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在火锅店办婚礼是意外的决定,没想到非常成功。”
每到“五一”“十一”等大假,社交平台关于收到大量婚礼请柬的吐槽层出不穷,吐槽者一边为亲友结婚开心,一边又心疼自己的钱包。而山西太原这对新人的婚礼,不仅花费只有2.25万元,而且不收礼金,被不少人赞为“年轻人整顿婚礼、整顿份子钱”的又一例证。
众所周知,婚礼随礼承载了“礼尚往来”的社会规则,既是对新人当前的婚庆活动的支持,也是维持人际关系的隐性契约。然而,随着生活水平显著提升,“面子文化”逐步蔓延,攀比心理加剧,婚礼礼金的多少,似乎成为衡量关系亲疏的标尺,礼金的美好寄寓被稀释,成为异化人际关系的隐性“枷锁”。
当礼金被人际关系和情感“绑架”,毫无疑问,就会成为许多人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难以跨越的社交门槛,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比如使得一些人陷入攀比和炫耀的怪圈,导致整个社会的浮躁和虚荣心不断膨胀。
故而,当下一些年轻人正在通过自己的行动,重塑婚礼礼金的价值。据报道,有年轻白领成立“随礼联盟”,约定同事间礼金不超过一定金额;在一些年轻人中间,“互免礼金”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在婚礼上只是互赠手写祝福卡,既减轻负担又保留心意;当然,也有像太原这对新人一样的年轻人,将“结婚不收份子钱”明确写在婚礼请柬上……这样的婚礼,就是让亲朋好友一起见证幸福时刻、分享喜悦心情。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年来,不少地方致力于推动份子钱减负。据报道,在山东济南市商河县殷巷镇张六真村,村民家有婚丧嫁娶之事,村民随份子钱的标准是白事5元、喜事10元。江西南昌市进贤县张公镇九房村孔家村民小组持续40年执行“2元吃席”的规矩……这些“微额礼金”的背后,蕴藏着乡村治理的智慧、人情社会的温情。
不以婚礼礼金多少来衡量情感,让礼金回归祝福本意,而不是异化为“人情债”,这是我们社会共同努力的目标。无论是一些年轻人举办婚礼不收礼金,还是对“2元吃席”的40年坚守,正是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良好社会风尚得以赓续递进,社会文明也是“一路繁荣”。(樊树林)
场所之变
高速公路服务区婚礼:少了排场,多了方便
今年“五一”假期,京台高速公路山东枣庄服务区举办了多场婚礼,引发关注。该服务区婚宴服务中心从去年9月开始运营,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婚庆为主题的高速公路服务区。今年“五一”期间赴婚宴的客人较多,仅5月4日当天就承办了8场婚宴、170多桌酒席。这个全国首家婚庆主题服务区自去年运营以来,已举办百余场婚礼。
服务区婚礼成为高速公路上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服务创新,体现了现代人对婚礼本质更为看重——举办婚礼的核心不在于地点与排场,而在于情感的真诚表达与亲友的便捷参与。高速公路服务区婚礼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正在重新定义当代人的婚庆方式。
高速公路服务区婚礼打破了传统婚礼的地理限制,重构了现代人的社交半径。在传统观念中,婚礼必须在酒店或家中举行,新人往往需要为远道而来的众多宾客安排食宿和交通工具。而高速公路服务区恰恰位于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连接点上,天然具备“中途聚会”的优势。正如枣庄服务区工作人员所言:“外地来的宾客不出高速公路相关区域,就可以直接参加婚宴。”一位来自江苏的宾客分享道:“以前参加异地婚礼,总要提前一天到达,现在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办婚礼,我早上出发,中午参加完婚宴,下午就能返回,省时省力。”这种模式特别适合流动性极强的社会现状,让婚礼不再成为亲友的负担,而是真正成为共享喜悦的时刻。
高速公路服务区婚礼还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婚礼是人生旅途的一个新起点,新人在这里稍作停留,接受亲友的祝福,然后携手继续前行。这种隐喻与婚礼的内涵高度契合。一位在服务区举办婚礼的新娘说:“我们俩是跑长途运输认识的,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办婚礼,对我们有特别的意义。”
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婚礼或许不够奢华,但它以实用性和创新性,赢得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人们开始反思一些传统仪式中的繁文缛节,追求更加高效、更有意义的庆祝方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婚礼正是这种思潮的产物。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发达,一些服务区发展成为集休闲、娱乐、社交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在此举办婚礼也是值得倡导的。当婚礼从城市中心的酒店转移到高速公路的服务区等地方,改变的不仅是地理位置,更是人们对幸福的理解方式,毕竟幸福不必拘泥于形式,而应注重实质;婚礼不必成为负担,而应成为真正快乐的源泉。(苑广阔)
留念之变
婚礼绘画师走红:手绘记录,更有温度
在一场浪漫婚礼上,新郎新娘深情对望,诉说着誓言。台下,一位女子坐在画布前,用细腻笔触记录新人幸福瞬间,将婚礼化作独一无二的浪漫画卷。随着个性化婚礼兴起,“婚礼绘画师”这一小众职业悄然走红。河北邢台的“95后”女孩王昕悦在今年5月1日和5月5日,分别为两场婚礼担任了绘画师。在她看来,随着“90后”“00后”新人对婚礼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增加,婚礼绘画师这一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数字影像技术已经高度成熟。高清摄像机、无人机航拍、AI修图技术,让婚礼的每个瞬间都能被精确捕捉。但在这些看似完美的婚礼留念手段背后,千篇一律的拍摄角度、高度雷同的滤镜效果,让婚礼影像似乎沦为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复制品”,难以传递情感的细腻与温度。
相较于冰冷的数字影像,手绘作品在本质上是大众对“心灵在场”的强烈呼唤,承载着独一无二的情感温度。在婚礼现场,新人相视的泪光、父母嘴角的笑容、宾客举杯的欢呼,这些转瞬即逝的瞬间,经过绘画师轻重相宜的笔触、浓淡交织的色彩,最终凝固在画布上。更特别的是,绘画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充满仪式感的互动:新人亲眼见证自己的幸福时刻被画师一笔一画勾勒出来,这种特殊体验,是任何摄影摄像仪器无法替代的。
在信息爆炸时代,很多人会陷入“记录焦虑”:手机里保存着成千上万张照片,硬盘中保存着很多视频,却鲜有闲暇翻阅、播放。而一幅精心绘制的婚礼画作,大概率会被精心装裱,悬挂在家中的显眼位置。每当目光触及,那些被信息海洋淹没的情感细节,便会在颜料的纹理间浮现。这种记忆唤醒的力量,对抗着数字洪流的记忆碎片化,守护着情感的纯粹与美好。
据报道,一些新郎新娘选择婚礼绘画师来为他们留念,还另有用意,想将逝去的亲人画进画中,想通过这种形式,让亲人“参与”自己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弥补心中的缺憾。当新郎新娘看到绘画成品后,往往感动得直掉眼泪。
婚礼绘画师的走红,蕴含着人们对情感本真的追寻:再快的时代,也需要慢下来的仪式感;再前沿的科技,也抵不过有温度的艺术。当时代列车轰鸣向前,愿我们能够停下匆匆的脚步,用心感受那些触动心灵的美好瞬间,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寻得一份“从前慢”的诗意与从容。(孔德淇)
婚车之变
公交车变婚车:没了豪华,有了环保
贴满红喜字,挂满红气球,今年“五一”假期短短5天,山东临沂公交集团就有40多台公交车变身婚车。目前当地的“公交婚车”服务订单已排到今年10月。5月5日,2辆车身上标有“我们结婚啦”字样的公交车,在河北石家庄街头格外引人注目,“公交婚车”以环保新颖等特点,受到当地新人们的青睐。
据媒体报道,小红书的数据显示,“公交婚礼”相关笔记超3万篇,每当有新人分享“公交婚车”的攻略和照片,就有网友如此评价:“既有排面,又不浪费。”“该省省,该花花,钱要花在刀刃上。”
一些年轻新人为何选用公交车替代传统婚车?原因很简单,浙江宁波一位新郎前不久算过一笔账:经了解,租用传统车队四五千元起步,租用公交车加上装饰却不到2000元,费用节省一大半,而且载客量大。召集亲友开车组成婚车队伍,不仅麻烦,还可能面临停车难、出行难。更重要的是,用公交车替代传统婚车,亲友团就可以化身“氛围组”,将接亲现场变成“移动派对”,全程精彩互动,更能给亲友留下难忘的回忆,也能收获市民的点赞和祝福。
尤其是,在一些地方,举办传统婚礼,组织一个豪华车队是免不了的,豪华车队既花钱又不环保,而且徒增道路交通压力,停车又很麻烦。公交车上的婚礼,不但是形式上的创新,而且是观念上的变化。当“公交婚车”穿梭于大街小巷,所到之处都可能成为与婚礼有关的故事场景。对此,一位新娘深有体会地感慨道:“以前,觉得婚礼是两个人的事,现在,在‘公交婚车’上,我发现幸福真的会传染。”
不少城市的公交企业都推出了“公交婚车”定制服务,并在提升婚礼体验感上下功夫,成为公共服务提质增效的创新样本,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比如摒弃了讲排场、比阔气的旧观念,赋予了婚礼以新的意义,这是一场颠覆传统的婚礼革命。有社会学家指出:“当私人生活与公共空间产生奇妙联结,那些看似平凡的公交车,就能成为承载时代精神的容器。”
当然,在举办“公交婚礼”过程中,要注意避免出现交通安全隐忧等问题,各地监管部门应及时出台相关规定,补上“公交婚车”定制服务的监管空白,助力“公交婚车”在婚庆市场扮演更加重要而和谐的角色,进一步倡导文明、节俭的婚俗新风尚。(郑建钢)
喜糖之变
实用版“喜糖”出圈:没了糖果,有了健康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五一”假期这个婚礼举办高峰期,不少年轻人选择将婚礼的传统喜糖换成“柴米油盐酱醋茶”,既实用又有生活寓意。在社交平台,不少新人晒出精致的实用版“喜糖”,虽说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但经过用心包装,仍不失浪漫。此前还有媒体报道,有些新人会特意在婚礼回馈礼盒中摆放家乡特产,如陕西韩城的八家巷手工挂面、韩城剪纸等。
实用版“喜糖”的出现,是对婚礼礼品的大胆革新,是年轻人向往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传统喜糖虽寓意“甜甜蜜蜜”,但它的局限性愈发明显。有媒体调查发现,高糖食品带来的健康顾虑,使得大量喜糖礼盒被闲置,最终因过期被丢弃,造成资源浪费。实用版“喜糖”则巧妙地将日常生活用品融入礼盒,如一小袋米、一小瓶酱醋油、一小包食用盐、一小袋茶叶等,这些既实用又环保的物品,满足了宾客的生活需要,又为婚礼增添了一份别样的生活气息。
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有的新人在礼盒中加入家乡特产,让宾客在共享喜悦之时,感受到浓浓的地域风情与地方文化。还有新人采用精美的包装纸搭配鲜花,代替传统喜糖作为伴手礼回馈给宾客,以浪漫优雅的方式传递婚礼的甜蜜与幸福。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新人的用心与诚意。
诸多实用版“喜糖”的流行,蕴含着年轻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切关注,和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倡导。当下,随着健康意识不断提升,高糖食品对健康的影响愈发受到重视。实用版“喜糖”可让大家从源头上减少糖分摄入,以实际行动传递健康生活理念。这既是对传统习俗的现代化改良,也是对当下健康潮流的主动顺应。
创意“喜糖”的盛行,还体现出一些年轻人消费观念变得理性务实。相较于传统喜糖,实用版“喜糖”和个性化礼盒特色鲜明,成本也易于控制,可以实现“好看不贵”的初衷,既满足新人对婚礼仪式感的追求,又契合了想要避免铺张浪费的消费心理,在追求品质的同时,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总之,实用版“喜糖”是婚礼形式创新的生动实践,更是年轻人对健康生活、文化传承、环保理念以及理性消费的多元价值表达。期待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继续发挥创意,让婚礼在传承中创新,成为健康、环保与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关育兵)
来源:京津冀消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