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云南不仅是世界花卉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云南出口鲜切花1.9亿元,同比增长52.3%。
中国每10枝鲜切花就有7枝来自云南。
云南不仅是世界花卉三大主产区之一,也是亚洲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中心。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云南出口鲜切花1.9亿元,同比增长52.3%。
如今,不仅国内鲜切花大多都来自云南,甚至世界范围内的鲜切花很多也是来自云南。
所以,这么大的市场,农资企业明知道是片红海却也要往里闯。
尤其在2020—2023年这段时间里,云南温室花卉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不断增加的体量一度引起农资市场为其疯狂,但是随着热度的下降和市场的需要,近两年温室花卉逐渐步入稳定发展阶段,速度放缓但是收益依然可观。
未来,鲜切花种植可能会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市场的进步出现两极分化,采用高端设备,效率高、质量好的大户会越来越好,效果突出的农资产品也会更有市场。
提供全程营养解决方案
笔者走访云南市场,正好遇到了一家专门为温室花卉种植户服务的企业,作为聚焦温室花卉的经销商,云南安喜农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喜农业)又是如何做的呢?
安喜农业总经理尤斌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技术人员,对于种植户的情况和温室花卉的生长状态都了如指掌。
在交谈中他表示,安喜农业所经营的农资产品主要围绕鲜切花植物营养板块,为客户提供花卉全程营养解决方案,推动水肥一体化升级。
据笔者了解,安喜农业公司的技术团队从事玫瑰鲜切花栽培超过15年。
被问及在专注设施花卉方面有什么经营心得时,尤斌笑道,发展设施农业的目的是提质增效,如何在控制好成本的前提下,运营好设施设备,做到增产增收,这是一门长期的课程。安喜农业通过专注于设施花卉的服务,了解更前沿的农业发展,自然就能够更得心应手地为种植户解决问题。
做深产业端
设施农业的发展,是通过运用好设施来调节气候、精准水肥、控制病虫害、提高产量和质量,所以农药使用幅度也会大幅下降。做农资经营的就是应该考虑如何让客户节省成本、增加收入,这样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目前,安喜农业围绕设施花卉,做深产业端,围绕花卉种植,从新品种试种、种苗标准化繁育、日常种植环节的管理及种植技术都进行了攻关,着重解决了花卉种植中各个新品种之间习性不同、种苗根瘤、成活率低下等诸多问题,同时也围绕花卉的种植技术制定了比传统施肥方案成本下降50%以上的水肥方案,并为种植户培训了相当成熟的技术体系。
优势产品更受欢迎
目前,云南鲜切花的种植面积约30万亩,玫瑰花大概占20万亩。
由于鲜切花的主力是玫瑰花,所以玫瑰花的种植是所有花卉里最为精细的,特别是在云南。像雨季、秋冬季节,因为温差等问题导致灰霉病较为严重,所以需要依靠先进的设备从源头解决问题,这也是安喜农业做设施农业的目的。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估算,鲜切花的基础投资如大棚的设备成本等在20万—30万元,农资投入在1万—2万元/亩,所以粗略算下来市场规模大概有45亿元。
尤斌表示,他所在的区域,农药方面进口企业如科迪华、拜耳、先正达等为主,国产品牌属于“哪个品牌推广得多就用哪个品牌”,比如主要需求包括杀菌用代森锰锌,小虫是杀红蜘蛛和蓟马,这两方面主要用的就是河南和山东企业的产品。肥料方面,特肥已经成为占据云南市场的一大优势品类。种植户们的核心需求是减少肥料用量,实现精准灌溉、提升利用率。
譬如,特肥优势品牌瓦拉格罗在云南做了很多年推广,所以市场上认可度也比较高。国产特肥企业海芳甸、上海永通等企业比较有代表性,但是做自有品牌的也多。
开辟精细种植新思路
云南市场的大趋势是有技术的服务商根据种植户的需求做自由配方和品牌,建立“技术+产品”壁垒,并且厂家和服务商要连成一条线,越过产品和作物之间的鸿沟,才能够赢得市场。
对于安喜农业来说,尤斌透露,对增效类农资产品更感兴趣,也希望相关产品能够质量更好,也更绿色。这也是为种植户着想,种植户愿意花钱的前提是产品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效果。
面对市场的变化,安喜农业则并未从大众渠道出击,而是以做自有品牌和方案为主。在围绕水肥一体化升级技术中,放弃了传统氮磷钾水溶肥,使用单质肥进行AB肥的设计,从根际以及叶面进行全程的植物营养调控。
这为玫瑰的精细种植又一次提供了新的思路。
拥有持续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论是从厂家的角度,还是经销商的角度,云南农资都应该已经是较为饱和的状态,进口高端产品消化能力较强,竞争也相对激烈,所以在从事农资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需要长期解决的问题。
尤斌向笔者吐露,走跟别人不同的路是很难的,比如对一些产品配方不了解的话就需要进行长时间的试验和论证,如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就需要反复做,所以完完全全落地一个产品方案相对来说周期就会比较长,导致上新品的速度很慢。
与此同时,困扰尤斌的不止这一个问题。目前新媒体发展很快,但是安喜农业并未投入大量精力去尝试,且迟迟未行动,这就导致了企业的品牌力相对较弱。
不过,目前安喜农业已经在逐步尝试,也加快了学习的脚步。
笔者不禁联想到,其实很多农资经销商在利用新媒体方面也很迟钝,不知道如何让它成为得心应手的推广工具,也不知道如何顺利打开新媒体的大门,这就使好产品成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真实写照。
做农资就是真心为民
在交谈过程中,笔者询问尤斌做农资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他说,真心为民,就够了。
为此,自己还浓缩了三句话。
信任与责任交织:从业者需以诚信为本,农户一句“产品效果真好”的认可能抵消所有艰辛;
服务与成长并行:既要扎根田间解决技术难题,也要不断学习应对市场变化,从“卖产品”转向为农民“降本增效”;
坚守与突破共生:面对价格战、劣质品冲击,唯有坚守初心,用质量和口碑赢得长期信任,在困境中激发潜能。
简言之,农资人的价值在于以专业守护土地,用真诚联结农民。
他也并不是说说而已,深耕玫瑰产业十余载,扎根田间解析玫瑰需肥规律,不仅自主研发专用AB肥配方颠覆传统水溶肥依赖模式,并且跨域考察荷兰、肯尼亚高端种植基地,融合形成“三少两优”施肥法(少用工、少用肥、少污染,优品质、优收益)。
目前也已经与欧陆分析、广东杰士农科、上海大井生物等公司深度合作,累计服务云南全省玫瑰主产区3万余亩基地,产品复购率达85%以上,也是国内达成捕食螨商业化应用的企业。
笔者也与很多农资经销商接触过,其实站在对面的经销商做得好不好,在交谈中就能感觉出来。
做得好的经销商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有着一颗爱农的心,说起作物、产品永远是侃侃而谈、热情洋溢,最大的爱好就是下地、给种植户做服务,几天不下地心里就会记挂。
就像你把种植户放心里,种植户也会把你放心里。
作者:张港港
来源:农资与市场官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