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以来,为有效防范化解交通秩序乱象问题,不断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突出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序出行,临夏公安交警树牢“事故可控可防”理念,围绕“减量控大”目标,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基础,坚持靠前预防、精准治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道路交通
今年以来,为有效防范化解交通秩序乱象问题,不断压降道路交通事故突出风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有序出行,临夏公安交警树牢“事故可控可防”理念,围绕“减量控大”目标,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基础,坚持靠前预防、精准治理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连续两年实现了交通事故四项指标全面下降,较大交通事故连续14个月“零发生”,首次取得了近12年以来春节期间未发生亡人交通事故历史最佳成绩。
“实”字托底 四维共治构建交管治理“新格局”
州局党委高度重视道路交通治理工作,秉持“统筹兼顾、精准施策、全域覆盖”的治理理念,聚焦高速公路、国省道路、农村道路、城市道路四大主战场,推进道路交通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高速公路以“消隐患保畅通”为工作重点,固化提升“一路四方”交通管理工作机制,依托交通态势感知平台,对拥堵、事故、天气等实施智能预警和快速处置,实现“重点车辆全监测、安全隐患全排查、违法行为全打击”。国省道路以“严管控防事故”为工作重点,联合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常态化联合排查治理,认真落实省厅“三支援”工作要求,统筹调配警力资源,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放路面一线,严查“三超一限、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城市道路以“查违法精管理”为目标,紧盯重点路段、时段,采取“固定+移动+白+黑”路面巡查方式,常态化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动,形成严打、严防、强管、强控态势。农村道路以“疏秩序保安全”为工作重点,扎实开展事故多发易发路段“五必上”和险要路段“三必上”安全改造,建立农村道路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定时、定点上路巡查,做到隐患不过夜、危险不发生。今年以来,道路交通事故下降34.73%。
“治”字为本 靠前预防铸就平安临夏“守护者”
按照事故预防工作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型的工作机制,紧盯人、车、路、企各个环节突出风险,全力清除事故隐患。一是“滚动”清零。紧盯全州重点运输企业、重点车辆及其驾驶人,组织开展安全大检查,督促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滚动”清除源头隐患,整改高风险运输企业16家,“两客一危一货”、重型挂车、校车、农村面包车等八类重点车辆检验率和AB类驾驶证审验换证率均达到99%以上。二是分级治理。依托交通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临夏公安交警广泛采集道路数据,量化风险隐患确定风险等级,前移事故防控端口,共排查事故多发、临水临崖且防护设施缺失的突出隐患路口路段51处,下发督办通知8份,督促交通、公路等部门及相关县市政府,分级分步推进治理。三是严管常控。深入分析研判事故成因和违法多发、流量集中的路段、时段,坚持“勤务跟着警情走”的勤务运行模式,统筹“三支援”警力,不断强化见警率和管事率。严把严控务农务工、赶集庙会、红白喜事、民俗活动等集中出行重要节点、路段,开展交通秩序整治。今年以来,农村地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数下降44.44%。
“智”字当先 现代警务打造安全出行“新生态”
为切实保障各项防控措施扎根见效,确保全州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向好,狠抓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实战应用和智慧交管。一是智能中枢。临夏公安交警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基础,进行多源数据融合,接入交通摄像头、气象信息等多维度数据,打破部门数据壁垒。同时,针对校园岗、早晚高峰、节假日等特殊场景,预设信号灯配时方案,联动周边道路疏导车流,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校园周边及道路交通高峰拥堵路段通行率提高35%。二是智能前端。临夏公安借助无人机技术,打造“空中电子交警”,进行非接触、非现场执法,对辖区内拥堵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开展空中交通巡逻,对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全时空全方位抓拍,同时利用喊话系统对当事人进行教育劝导。三是智能分析。依托智慧交管中心,推动道路状态精准感知、交通控制精准调整、交通违法精准监测、交通安全态势精准研判,共查处酒驾醉驾违法行为301起、查处摩托车电动车违法载人3002起、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22575起。
(临夏州公安局 供稿)
来源:临夏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