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村居网格化管理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兴东街道孙李桥村有这样一群身着蓝马甲的身影,他们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村居的每一个角落。用双眼捕捉居民的所需所盼,用双脚丈量村居的每一寸土地,始终牢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尽责于行”,将“居民有呼声、事事有回
村居网格化管理成为了一种有效的基层治理模式。在兴东街道孙李桥村有这样一群身着蓝马甲的身影,他们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星,照亮了村居的每一个角落。用双眼捕捉居民的所需所盼,用双脚丈量村居的每一寸土地,始终牢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尽责于行”,将“居民有呼声、事事有回应”作为座右铭,坚持做到“勤、暖、实”,用点滴行动诠释网格员的初心与使命。
当好“调解员”,为民排忧纾困
网格无小事,事事连民心。网格员们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做到腿勤、嘴勤、脑勤、手勤,及时发现问题、打捞问题、解决问题,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依托“睦邻联商会”,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镇”,当好矛盾纠纷化解的“万能钥匙”,调解了一件又一件邻里纠纷,切实为居民排忧解难,以实际行动解民忧、暖民心、促和谐。
关爱特殊人群,当好居民“服务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网格员持续关心关注村居特殊人群,把暖心服务送上门。网格员在村民的家中,陪老人聊天,听听老人的故事,在与老人亲切交谈中,详细了解老人在生活、健康方面的需求,对老人近期的日常生活及身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嘱咐老人注重合理膳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重好自己的身体。临走前,网格员还嘱咐老人有困难及时联系,网格员暖心的话语,让老人非常感动。一声问候,几句细语,交流谈心不时洋溢着浓浓情意。
当好“宣传员”,打造智慧网格
基层是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政策法规宣传的前沿窗口,作为党政决策、法律法规宣传的重要力量,孙李桥村网格员充分发挥政策法规“宣传员”的作用,通过居民微信群、宣传栏、入户发放宣传单等途径,广泛开展反邪教、反诈防骗等法律法规宣传,将防范风险的知识传播到每家每户。为更好的服务群众,了解居民基本信息,孙李桥网格员们穿上蓝马甲,走入村居,与居民面对面交流沟通,在巡查过程中,网格员通过拉家常的方式了解居民生活,完善居民家庭信息、户籍状况、社保医保办理情况等,真正做到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有居民询问问题,网格员也及时回应居民诉求,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努力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凡事有交代”。
当好“安全员”,排查隐患盲区
安全无小事,时刻记心间。网格员每天穿梭在网格里,深入村落查看是否存在飞线充电、乱搭乱接等情况,并深入开展商户食品安全检查行动,开展消防和燃气安全检查行动。村居安全生产工作是重中之重,村居内“九小场所”是网格员们重点排查对象,处处可见他们的身影,他们认真排查场所是否按规定配备灭火器、灭火器是否到期、安全出口是否有标识、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等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向商户详细讲解正确使用燃气和灭火器的方法,提高商户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平凡的“网”装的是居民柴米油盐的烦琐事,小小的“格”记的是居民心中的所需所盼。网格员如同城市的“织网者”,扎根在最基层,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他们用一颗朴实无华的爱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把温暖送到家家户户。接下来,孙李桥村将继续关注居民的需求和反馈,为居民创造更优质的居住环境,携手共建幸福美好村居。
通讯员 张丹丹
校对 潘政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