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在福州,有这样一支队伍,堪称百姓身边的急救“宣教员”,这就是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曾景尘。
曾景尘。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在福州,有这样一支队伍,堪称百姓身边的急救“宣教员”,这就是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近日,记者采访了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志愿服务大队大队长曾景尘。
曾景尘是一名退役军人,如今是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福州供电段的一名职工。谈及为何加入志愿服务大队,曾景尘表示因为一次偶然。“当时,我看电视新闻时正好播到麒麟救援队帮助寻人,我一下子就被触动了,萌生了想要加入的念头。”2018年,曾景尘加入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成了一名公益志愿者,并考取了急救证和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师资证书,掌握了各种应急救援技能及急救知识。
秉承着“防”大于“救”的理念,多年来,他组织队员开展“技在手救我行”应急救护科普培训活动,提升群众在突发事件中的自救互救意识。“我们教授的主要内容涵盖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三大核心技能,通过‘理论+实操’双管齐下的方式,将专业急救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操作指南。”曾景尘说。
急救技能只有入脑入心,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曾景尘选择了“笨”办法——重复。每到周末,他都会到牛岗山公园、琴亭湖公园、茶亭公园等地,将应急救护知识带进公园,不厌其烦地向市民教授急救技能。“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救命技能,但抢救的黄金时间只有4分钟。我希望让更多人学会这一技能,在关键时刻能用得上。”曾景尘说。
除了开展应急救护科普培训,曾景尘还是一名“热血侠”,多年来持续参与无偿献血,获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第一次献血也是偶然。”曾景尘回忆,他21岁时,有一次在街上闲逛,看到一辆献血车,晕血晕针的他,毅然选择把眼睛一闭,献出了200ml全血。
后来,曾景尘成为固定献血者。如今,他已经献血21次,总献血量达7320ml。不仅如此,每个月第三周的周六和每年的世界献血者日,他都发动队员们一同参与无偿献血。
在曾景尘等人的努力下,福建省麒麟减防灾救援服务中心在第六届“善行八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活动中申报的“‘园来有你 救在身边’应急救护科普进公园项目”荣获一等奖。(记者 林舒颖 郑瑞洋/文 包华/摄)
来源:福州晚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