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在 "PLOS One"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结果令人震惊: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ADD)的发病率在近 30 年里飙升了 300% ,已然成为世界上 ADD 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要知道,ADD 可是慢性、
惊爆!中国痴呆现状
最近,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在 "PLOS One"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结果令人震惊:中国的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痴呆症(ADD)的发病率在近 30 年里飙升了 300% ,已然成为世界上 ADD 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要知道,ADD 可是慢性、进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第五大死亡原因,目前还没有特效防治措施 。预计到 2050 年,全球将有 1.52 亿人受其影响,而在中国,2019 年就已有超过 1300 万 ADD 患者,预计到 2050 年这个数字将达到惊人的 1.15 亿 !
这项研究的 “含金量” 可不一般。它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主导,于 2025 年 5 月 7 日在权威期刊 "PLOS One" 上发表 ,题为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disease burden,risk factors,and trend projec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and other dementias in China and globally" ,研究的可靠性和权威性那是相当有保障。
(一)研究概况速览
该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耿道颖教授团队开展,于 2025 年 5 月 7 日发表在 “PLOS One” 期刊上。研究基于全球疾病负担(GBD)2021 数据,全面分析了 40 岁及以上人群的 ADD 疾病负担和风险因素,为我们深入了解 ADD 提供了关键依据。
(二)疾病负担真相
中国已然成为世界上 ADD 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从 1990 - 2021 年,中国的 ADD 疾病负担增长了足足 3 倍 ,而全球疾病负担仅增长了 1 倍 。如此鲜明的对比,足以凸显中国 ADD 问题的严峻性,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三)性别年龄差异
在性别和年龄方面,ADD 的发病情况也有明显特征。无论在中国还是全球,女性的 ADD 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高于男性 。在 80 - 84 岁的人群中,ADD 最为常见,而在 65 岁之前,ADD 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相对稳定,65 岁之后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
(四)风险因素解析
研究明确指出,吸烟、高血糖和高 BMI 是 ADD 的三大主要风险因素 。其中,高血糖的影响尤为突出,占据主导地位。高血糖会引发胰岛素抵抗,使脑内胰岛素降解酶活性受抑制,导致 β - 淀粉样蛋白在大脑中积累,这可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典型特征 。而且,β - 淀粉样蛋白沉积还会加重脑内胰岛素缺乏与抵抗,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慢性高血糖还会影响神经突触形成,增强氧化应激反应,对脑细胞造成损伤;激活 TLR4 信号通路,促进炎症因子释放,产生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反应会促进神经炎症发展,造成周围神经元损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狭窄和硬化,减少脑部血流量,影响神经元正常功能 。
(五)未来趋势预测
未来 15 年,中国及全球 ADD 的发展趋势不容乐观。全球女性的死亡率将保持稳定,中国男性的死亡率有下降趋势,而全球男性的死亡率则在缓慢上升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中国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都将显著上升,尤其是女性 。这意味着,未来 ADD 将给中国社会带来更大的挑战。
生活中如何预防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行动起来,积极预防。以下这些预防建议,大家一定要牢记:
生活习惯:吸烟可是 ADD 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戒烟势在必行!吸烟会引发氧化应激反应,导致脑损伤,对大脑健康危害极大 。同时,也要避免过量饮酒,酒精会干扰胃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增加痴呆发生几率 。规律作息同样重要,每天保证 7 - 8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良好的睡眠过程中,大脑可以有效地清除脑内的老年斑,保持大脑的健康 。
控制 BMI: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 18.5 - 23.9 之间 。多项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是痴呆的风险因素,而控制体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预防痴呆 。大家可以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来维持健康体重,千万别让超重成为健康的 “绊脚石”。
合理饮食:坚持地中海饮食,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干果、鱼肉、蛋奶、橄榄油、茶等 。深绿色蔬菜富含叶酸、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能降低认知功能退化的风险,像芹菜、西兰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红肉和动物肝脏富含铁、锌、胆碱、叶酸等有益大脑的营养素,建议每天摄入红肉 100 克左右 ;每周吃一次深海鱼,深海鱼及鱼油中富含欧米伽 3 脂肪酸,老年痴呆症患者服用该补充剂,有助于减缓认知功能衰退 ;常吃坚果和杂粮,能为人体补充欧米伽 3 脂肪酸,而且富含硒和维生素 E,可促进大脑健康 ;每天喝点茶,茶叶中的茶黄素、儿茶素、茶碱等物质具有保护大脑血管和神经的作用 。同时,要少吃红肉、黄油、奶酪、油炸食品、快餐等,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 。
适度运动: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 ,也可以选择打太极拳、跳广场舞等低强度有氧运动 。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的代谢及功能,还能刺激神经元的生长和分支,增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 。大家不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运动起来,让大脑也 “动” 起来。
定期体检: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更要定期检查身体,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 。早发现、早治疗,把疾病扼杀在 “摇篮” 里。
控制血糖:高血糖作为 ADD 的首要风险因素,控制血糖刻不容缓 。如果已经患有糖尿病,要严格按照医嘱治疗,使血糖达标,并密切关注认知能力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精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特别是要注意限制含有添加糖的食品 。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女性每天从糖类中摄入的热量不超过 100 卡路里,即摄入糖不超过 6 茶匙;男性不超过 150 卡路里,即不超过 9 茶匙 。
结尾呼吁行动
复旦大学这项研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中国痴呆发病率飙升、疾病负担加重,未来形势更是严峻 。痴呆问题已然成为全社会必须正视的重大挑战,它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关系到家庭幸福和社会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行动起来,关注痴呆问题,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健康管理 。希望大家能将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痴呆、预防痴呆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共同守护大脑健康,远离痴呆威胁!
来源:SCI医学科研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