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 年 5 月 8 日,粤港澳大湾区氏族文化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东莞安佳集团会议室举办 "氏族文化研究平台香港外联事务处" 筹建研讨会,粤港两地文化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构建全球氏族文化纽带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擘画中
粤港聚首共商氏族文化全球布局 搭建中华血脉国际交流新枢纽
活动现场
【氏族文化之窗讯】2025 年 5 月 8 日,粤港澳大湾区氏族文化发展迎来重要里程碑。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在东莞安佳集团会议室举办 "氏族文化研究平台香港外联事务处" 筹建研讨会,粤港两地文化界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构建全球氏族文化纽带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擘画中华传统文化海外传播新蓝图。
会场一隅
聚首湾区:共议文化枢纽建设新路径
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氏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陆上堂,副主任钟日新,秘书处常务副秘书长李敬林、钟雄敏等核心成员与会。香港特邀嘉宾阵容鼎盛,包括原中国驻英大使馆一等秘书、香港慈善总会顾问赖伟忠,香港东江纵队抗日老战士联谊会会长陈美玲,香港卫氏中华总会会长卫锦才,国际申诉专员协会原秘书长戴婉莹代表戴耀根,香港吴氏泰伯基金会会长吴锦添,香港国术龙师总会永远名誉会长陈文娴,香港东莞长安同乡会副会长李根林等社团领袖及文化界代表,共同就香港事务机构的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及国际交流规划展开头脑风暴。
钟日新副主任主持会议
本次研讨会由专委会副主任钟日新主持。他在致欢迎词时说,感谢香港同胞,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不辞辛苦来到东莞参加这次活动,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陆上堂主任作主题诠释讲话
八年积淀:从学术研究到多元平台的转型实践
陆上堂主任在主题诠释中指出,作为广东省文化传播学会指导下的专业机构,专委会自 2017 年成立以来,深耕姓氏文化、祠堂文化、谱牒文化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氏族文化理论体系。通过 "旺族兴家,文化先行" 理念,推动岭南祠堂文化现代化转型,实现从单一学术研究向集学术、产业、公益于一体的多元平台升级。面对新时代文化发展机遇,专委会提出 "构建海外交流前沿基地" 的战略构想,香港外联事务处的筹建正是这一布局的关键落子。
赖伟忠先生致辞
香江回响:凝聚共识共担文化传承使命
香港慈善总会顾问赖伟忠结合三十余年侨务经验强调:"民族认知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氏族文化是连接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他特别推荐陈美玲女士担任香港机构召集人,认为其在公益领域的深耕与红色文化传承经历,将为两地文化对接注入强劲动力。
陈美玲女士致辞
陈美玲会长动情表示,自回归后投身新界妇女工作及东江纵队历史传承,深刻体会到文化认同对社群凝聚的重要性。"氏族文化平台在香港的落地,将为百家姓搭建共叙血脉、弘扬传统的新平台,我们有责任让中华文化在香江绽放新光彩。"
卫锦才致辞
吴锦添致辞
卫锦才、吴锦添、陈文娴、李根林、戴耀根等社团领袖先后发言,围绕香港机构如何联动国际华人社团、整合海外谱牒资源、开展跨文化交流等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现场形成 "以文化为桥,连接全球氏族" 的共识。
陈文娴女士致辞
李根林致辞
谋篇布局:开启全球氏族文化重构新征程
会议尾声,陆上堂主任正式委任陈美玲女士担任香港事务办筹建召集人,授权其全面统筹办事处组建工作。随着粤港两地初步达成合作共识,标志着氏族文化研究平台正式启动 "内地 - 香港 - 海外" 三级联动战略,旨在打造集学术研究、文化交流、产业协作于一体的国际枢纽。
与会人员合照
此次研讨会不仅是粤港文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更标志着中华氏族文化从地域研究向全球网络构建的历史性跨越。正如会议共识所指: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 "一带一路" 倡议的双重机遇下,氏族文化正以全新姿态连接中外,成为诠释中华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
据悉,香港外联事务处筹建工作即日起正式启动,预计年内完成注册并投入运营,届时将成为海外华人寻根问祖、文化交流的核心平台,助力重构跨越山海的中华氏族文化共同体。
来源:氏关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