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25年北极圈的中俄美三国博弈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0:19 1

摘要:特朗普甫上任即提出觊觎格陵兰、吞并加拿大。他并非疯子,这想法不是他独创,他代表美国暗黑势力的全球霸主战略,要强化北美洲,霸占北极圈,对抗中俄在东北亚的合作。

文︱关品方

特朗普甫上任即提出觊觎格陵兰、吞并加拿大。他并非疯子,这想法不是他独创,他代表美国暗黑势力的全球霸主战略,要强化北美洲,霸占北极圈,对抗中俄在东北亚的合作。

特朗普为什么觊觎格陵兰?因为有地缘战略价值。格陵兰是军事战略要地,位于欧洲和北美洲以及北冰洋和北大西洋的交汇处,可以扼守住北冰洋、北大西洋和波罗的海的海上通道,形成对欧洲和俄罗斯巨大的军事威慑优势。如果吞并加拿大,效果更佳。

格陵兰有四分之三位于北极圈内,美国控制格陵兰,等同控制北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可通行的时间和范围持续增加,因此其战略地位愈发重要。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所得,格陵兰有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更拥有超过3800 万吨稀土氧化物,占全世界稀土氧化物总量(1.58亿吨)的24.1%。

特朗普为什么觊觎加拿大?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历史上的怨仇,笔者在上月已有文章详细介绍过。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加拿大拥有丰富资源,有全球第三大原油储量、最大铀矿储备、丰富的稀土资源、以及全球 20%的淡水。将加拿大纳入美国版图、获取这些资源,可以满足美国称霸世界的渴求。

美加之间存在巨大贸易额差,特朗普认为美国被加拿大占了便宜。美国当然可以通过关税壁垒等惯常手段强征关税、降低加拿大产品的竞争力,但这样太费时费事。何不干脆生吞加拿大?成为“一家人”之后,往来账并表,还有什么贸易失衡问题?

更重要的是地缘政治考量。加拿大是控制北方航道的关键节点。吞并加拿大,可以增强美国在北极圈内的存在,巩固其全球霸主的地位。美国的立国史是一部狩猎征服史。特朗普代表 19 世纪的西进运动,从1776年开始,经过73年,西部牛仔骑在马上对土著征服杀伐,1849年抵达太平洋东岸。现在提出北进要搞掉加拿大,是同样的扩张主义思维。

特朗普缺乏对他国主权的尊重,提出荒唐的构思 (武力接管巴拿马运河、改称墨西哥湾为亚美利加湾),以为 “强权即正义”、弱者无法拒绝只能接受,是赤裸裸的霸凌胁迫、迷信军事征服。美国优先,美国第一。如此强硬的姿态,旨在捍卫霸主地位,赢者通吃、独取利益。

美国在北极圈内的霸权战略,遭到中俄联手的硬核抗衡。1991年7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蒙古乌兰巴托召开支持东北亚技术合作项目会议。图们江地区投资开发是UNDP给予重点支持的项目。联合国的初衷是为东北亚落后地区提供发展经济的机会。同年10月,UNDP在朝鲜平壤专题召开了图们江地区开发协调会议,设立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TRADP)管理委员会,并将图们江地区开发列为联合国重点开发项目,计划在20年内投资300亿美元,是“大图们倡议”的初期发展阶段。随后,在UNDP的主持下,TRADP管理委员会编制了《图们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规划》。

1993年5月,中蒙俄朝韩五国签订了《关于向图们江地区开发公司出租土地和建立图们江地区协调委员会的协定》《关于建立图们江地区国际开发公司和建立政府间协商委员会的协议》。1995年12月,中朝俄三方签订《关于建立图们江地区开发协调委员会的协定》,中蒙俄朝韩五方签订《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及东北亚开发协商委员会的协定》和《关于建立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及东北亚环境准则谅解备忘录》。这些协议文件的签署,为图们江流域开发奠定了制度体系。其后日本以观察员的身份加入,成为有六国参予的联合国项目。

在这片有待开发的土地上,中国的珲春市位于吉林省最东端,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东南。珲春市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地理位置独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被国际上称为“东方的鹿特丹”(鹿特丹是欧洲最大的港口),俄式建筑、小酒馆和民谣很有特色。笔者建议喜爱旅游的朋友们去看看。

按照UNDP的规划,图们江流域开发有两个“三角”:小三角是图们江的江口地区、称为图们江经济区(TREZ)。目标是建成跨国自由经济贸易区,包括一个国际城市和三个卫星城市。国际城市规划面积2500平方公里,30年内要达到250万人口。大三角是图们江经济开发区(TEDA)三角区域,包括中国的珲春和图们,俄罗斯的海参崴和哈桑,朝鲜的清津和罗津。关键是打通图们江出海口,直达日本海。

30年前的1995,中蒙俄朝韩日六国关系正常,同意国际合作让图们江地区成为新亚欧大陆桥(land bridge)的登陆点和出海点。中央批准珲春为对外开放的边境城市,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对朝俄贸易相当活跃。区内的中俄跨境铁路开始建设,中方分别向朝俄租借海港,谈判进展顺利。此外,朝鲜将自由经济区范围扩大到746平方公里,俄罗斯确定纳霍德卡和海参崴为自由经济港区,韩国对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进行工业投资,与中朝一道开辟集装箱水陆兼路的航线。

可惜从1997年起,这种多国合作的势头放缓,主要原因是美国的地缘战略,在东北亚联同日本和韩国制造对朝鲜的军事对抗。随之而来的亚洲金融危机(1998,日韩受影响较大)、俄罗斯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朝鲜刹停经济市场化,窒碍了图们江开发的进程。中国方面,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革进程需时,也是原因之一。

20年前(2005)9月,UNDP召开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第八次会议,中蒙俄朝韩五国签署了“大图们江行动计划”,代替“图们江区域开发项目”,将合作范围扩大到覆盖整个东北亚地区(包括俄朝韩蒙相关地域和中国的东北三省)。图们江区域合作的主导方亦从UNDP转换为由成员国主导。于是,图们江区域合作进入“大图们倡议”阶段。

2009年,朝鲜退出“大图们倡议”。其后虽然逐步深化并增加了组织架构和定期召开磋商会议的机制,但一直形式大于实质,无甚突破。成员国(剩下中俄蒙韩)对图们江流域开发的利益着眼点存在差异。

中国锲而不舍,一直是“大图们倡议”的推动方,希望通过图们江打通我国东北内陆腹地到日本海的出海口。蒙古的存在感较低,主要是想打通中蒙之间的铁路,其他方面并不关注。俄罗斯的发展重心一直在欧洲,对远东地区的开发热情不高,担心图们江出海口打通后会影响其远东地区港口(海参崴)的货量吞吐和枢纽地位。朝鲜对市场化运作不热衷,倾向于保守,只投放有限财力于自身关切的重点。韩国一直参与其中,但浅尝辄止。日本以观察员身份参予,长期游离于合作之外。因此,30多年来图们江流域开发一直无实质进展,区域一体化程度只有寸进。

笔者个人的分析 : 俄乌战争之后,俄国立场有变,开始重视在东北亚和中国加强合作,去年已见端倪。“大图们倡议”的核心问题还是北极圈地缘政治考虑,搅动者正是美国,促成中俄走近。“大图们倡议”虽然尚未形成有效的多边合作机制,现时尚缺乏系统化的、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安排,但几天前的中俄《联合声明》终于有了突破。笔者看到中俄阅兵的壮观场面,还看到中俄无天花板、全天候的全面战略合作。

20年前(2005)签署的《长春协议》及历年部长级会议纪要,都未有强制规定成员国的权利和义务。“大图们倡议”的组织层级(部长级)相对较低,区域合作模式由秘书处协调,六大专业委员会会议由各国轮流承办,最高决策机构是一年一度的政府间协商委员会部长级会议。

20年过去,现时的2025中俄《联合声明》提出 : “大图们倡议”要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有权威网媒认为,这提法与上月召开的中央周边工作会议有很大关系。在该会议上,中央作出当前我国已“进入周边格局和世界变局深度联动的重要阶段”、应该“聚焦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周边工作新局面”的决定。

当前的地缘政治形势,中国在周边区域已经形成了命运共同体“两大集群”,一个是在中南半岛(中国、缅甸、泰国、印支三国),另一个是在中亚地区(中国、5个斯坦、阿富汗)。这两大集群在中国区域发展中,层级最高、合作最成熟,是跨国多边合作机制,务实合作领域涉及的范围广阔。笔者个人估计,“大图们倡议”向独立国际组织转型,或会采取金砖国家集团的模式,借此开拓北极航路。因此笔者认为,东北亚将迎来命运共同体时代,中国东北三省将迎来区域振兴的重大发展契机,涵盖现代化的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图,50年来,中国的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不断推进,正逐渐实现。估计25年后(2050)中国的目的将会达到,然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行文至此,不可无诗。“国运昌隆岁月悠,白山黑水韵长留。华光熠熠千秋盛,瑞气腾腾万代酬”。民族正气吸引四方来朝,国家昌盛惠泽子孙万代。东北是白山黑水的好地方,有长白山和黑龙江,有关门山和松花江,还有森林煤矿,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来源:关品方香港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