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最近有点烦…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0:26 1

摘要:5月10日早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情绪低落致其暂停部分工作与社交活动”。随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文/刘博团队

5月10日早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时期,情绪低落致其暂停部分工作与社交活动”。随后相关话题登上热搜第一。

翻看近段时间有关小米汽车的资讯,会发现确实“负面多于正向”,难怪会让“中年顶流男神”雷总郁郁寡欢。

最近,一份由中国汽车质量网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纯电车型)》榜单,再度将小米SU7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该榜单显示,在近30款国产新能源车型中,小米SU7以239分的“最高分”排名倒数第一。

据中国汽车质量网介绍,这份榜单的评判数据主要依托于该网站的投诉大数据,针对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已在市场上销售满3个月的国产新能源车型,合计共30款。

榜单综合了各车型的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5个维度,在参考了权威调研机构的评测数据后,最终给出的评分。

评判的参考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汽车产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风险控制指南》、《家用汽车产品严重安全性能判断指南》。

其中,分数越小,代表车型质量越好。

我们注意到,有不少网友质疑该榜单发布平台的权威性。搜索引擎检索发现,中国汽车质量网是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质量报刊社主办的国内首家官方汽车质量投诉平台。

同时,也是全国汽车产品缺陷线索监测协作网的发起单位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中国汽车质量网的评分标准在形式上涵盖多维度质量指标,但实际操作中因数据透明度不足、非质量问题干扰及主观评价权重不明确。

汽车博主@刘昌睿 在其个人微博中表示,在中国汽车质量网投诉专区公开记录中查阅发现,今年2-3月小米SU7收到的投诉记录有2条,分别是音响相关投诉、轮毂外观磨损,投诉率为0.004%,在车企中小米被投诉比率最低,因此并不认可其质量倒数第一的说法。

同时,该博主还整理了“今年2-3月车企投诉/销量比率表”,通过数据反映出目前行业内的投诉平均比率是0.319%,其中极越、极星的投诉率均超过20%,位居排行榜前列,哪吒汽车则以9.019%的投诉率排名第三。

基于此,该博主质疑,小米SU7拥有行业内最低的投诉/销量比率,却被评为质量排行榜的倒数第一,对于这样的评判结果“很不理解”。

不过,翻阅该博主社交平台可以发现,其时常发布有关小米汽车相关的内容,多次表达了对小米汽车的认可,不排除是“米粉”的可能性。而针对上述争议事件,截至目前,小米官方尚未作出正式回应。

事实上,近段时间于小米汽车而言,确实“风波不断”。

4月份,小米汽车实现2.8万台的月交付量。同时,被“给予厚望”的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也于 4月30日正式开启交付。

然后仅过去一周时间,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车型便陷入舆论漩涡,甚至有不少消费者质疑该车型涉嫌虚假宣传,要求退车或重新定车。

据红星资本局报道,有选购SU7 Ultra双风道前舱盖版车型的车主提车后拆解发现,“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下的内部结构与普通版几乎一模一样,只多了一个支撑的塑料板。所谓的‘双风道高效导流’碳纤维开孔,无法有效引导空气至刹车系统,也未能产生下压力。有博主用鼓风机对着挖孔机盖吹风,盖在上面的纸巾毫无反应。”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小米官方前期的大肆宣传不无关系。

在小米汽车官方微信公众号2月26日发布的《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10集)》中,曾提及“量产车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完全复刻了原型车,采用了相同的空气动力学设计,2个贯穿风道,实现前部空气高效导流。”

(2月26日,小米汽车公众号推文《小米汽车答网友问(第110篇)》)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也曾在直播中提到:“我们不能只做个外观,所以我们内部的东西也都要改。”他还曾在微博中表示:“碳纤维前舱盖,不仅改了外观,内部结构也改了。”

随着事件发酵,5月7日晚间,小米汽车官方发布《关于大家关心问题的回答》,对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致歉,并给出了补偿方案。

小米汽车方面表示,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我们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小米汽车称,未交付的订单可以进行改配,对已提车用户和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

不过,部分车主对小米汽车的回应并不买账,认为其“避重就轻”“玩文字游戏”,把功能件变成装饰件,就是虚假宣传。

需要说明的是,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选装价格是4.2万元,并不算是小数。如今这个装置被明确不具备功能性,仅是对外观的加成,那么消费者的“怨气”可想而知。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小米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仅是“概念提出”,其性能表现尚不可知,即使具备散热和下压力的功能,日常驾驶中可能也很难感受到明显的差异。“除非是在专业赛道上进行高速驾驶,不然在普通的驾驶体验中很难得到展示。”

5月8日,雷军在微博发文,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正在挑战纽北赛道(即“纽伯格林北环赛道”)。据悉,本次出战的小米SU7 Ultra量产版车型选配了竞速套装,并针对赛道工况加装了80KG全笼式防滚架。

而早在今年3月,小米车手阿灿便已经将小米SU7 Ultra量产版带到了纽北赛道,以进行量产车挑战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0月,小米SU7 Ultra原型车在纽北赛道的首秀中,以6分46秒874的官方认证圈速成绩,成为全球最速四门车,让中国车首次站在了世界汽车运动的巅峰。

若这次征战,小米SU7 Ultra量产版能再度夺魁,不知是否能改变当下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5月12日)下午3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正式公布,此前市场高度关注的关税问题取得重大突破。

受此重大利好刺激,以港股为代表的人民币资产应声大涨,恒生指数飙升超700点,多只中概股涨幅显著;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强,升至7.21附近;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亦一度上涨超2%。

从行业来看,香港汽车与零配件板块也呈现一路向好的时态,以小鹏汽车-W(9868.HK)、蔚来-SW(9866.HK)、比亚迪股份(1211.HK)、理想汽车-W(2015.HK)等为代表的中资汽车股,股价均实现不同幅度的上涨。

但与之形成对比的,则是小米集团-W(1810.HK)以1.46%的跌幅收盘,可见公司目前在投资者中的表现仍不及预期。

来源:博闻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