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林下经济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5-13 10:22 1

摘要:今年以来,甘肃成县镡河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秉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借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东风,采取“党建引领+村级股份合作社+种植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林下循环经济。

今年以来,甘肃成县镡河乡,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秉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的原则,借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东风,采取“党建引领+村级股份合作社+种植大户带动+群众参与”的方式,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林下循环经济。

为了打好林下经济发展基础,镡河乡结合辖区林业现状和地理优势,科学谋划,充分预判产业发展前景,入户到人宣传林下经济发展的奖补政策,迅速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案,并率先在老庄、黑沟、建村等地,试点发展木耳、香菇、天麻、茯苓等产业,并在间伐区规范栽植了大面积的淫羊藿等稀缺药材。

期间,为充分掌握先进经验,镡河乡部分村社干部、合作社负责人及能人大户,组成林下经济产业学习组,前往毗邻的陕西省略阳县、陇南市康县及成县宋坪乡猫儿川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学习组边看边学,在拓宽视野的基础上,明确了发展方向。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多次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并纵深协调优化了产业发展布局,切实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在发展过程中,镡河乡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以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为龙头,利用700余亩集体林,着力将老庄打造成以茯苓为主的种植基地,将黑沟打造成木耳、淫羊藿为主的种植基地,将建村打造成以香菇、天麻为主的种植基地,三个村现已种植木耳230架、香菇220架。依托种植大户支持,继续扩大天麻、猪茯苓、淫羊藿等中药材种植规模,并同步在魔芋、桔梗种植方面持续发力。通过“村企合作、共同经营”的模式,部分农户将林地入股鑫园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产品加工销售渠道,延长了产业链条,也真正解决了当地群众就业难的问题。

截至目前,镡河乡共有283户800余人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工作,能人大户与合作社的参与,有效壮大了产业规模。通过广泛宣传动员,召开经济发展宣讲会和群众代表大会,更多的群众根据自身意愿,纷纷加入林下积极行列,也进一步拓宽了这些种植户的增收渠道。

在发展林下经济推广发展的前夕,通过集中召开宣讲会、微信群转发、上门宣传、社员大会宣讲和乡村大喇叭播放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宣传林下经济发展政策和技术,营造出浓厚的发展氛围。此外,镡河乡还积极争取木材采伐限额指标,合理进行抚育间伐,同时充分利用过熟木和杂灌木加工,保障原料供应,提升森林经营效益。

在提升产品附加值方面,镡河乡有着清晰的发展规划。并将积极发展林下产品精深加工,开发特色产品,打造知名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品牌建设上,积极申报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打造区域公用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探索林下经济与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融合模式,打造集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林下经济综合体,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如今,镡河乡已逐步形成以核桃、花椒为支柱,以猪茯苓、天麻、淫羊藿等中药材和香菇、木耳、赤松茸等食用菌种植为主导,以猕猴桃、板栗等林副产品为辅助,以冷水鱼、土蜂、土鸡、肉牛肉羊等养殖为补充的多元产业发展格局,走出了一条“点绿成金”的生态富民之路。

新陇南·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田兴文

来源:陇南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