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9日,由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郫都区关工委、区教育局承办的“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学家进校园成都行活动,走进郫都二中。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刘定生教授,以一场《揭开航天遥感的神秘面纱》
近日,郫都区积极搭建科普平台,多所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让科学家精神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激发莘莘学子探索科学的热情。
科学大咖进校园
郫都学子解锁航天遥感新视界
5月9日,由成都市关工委、成都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主办,郫都区关工委、区教育局承办的“弘扬科学精神,播撒科学种子”——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科学家进校园成都行活动,走进郫都二中。中国科学院老科学家科普演讲团副团长刘定生教授,以一场《揭开航天遥感的神秘面纱》的精彩讲座,为该校学子开启科学探索之旅。
讲座中,刘定生以“什么是遥感?”“遥感如何超越人类眼睛?”等一连串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切入,瞬间抓住同学们的注意力。他借助生动的图片、动画和视频,深入浅出地阐释卫星遥感技术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各类遥感卫星的独特功能,丰富的案例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到遥感技术在科学研究与地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互动环节,刘定生进一步引导同学们思考遥感技术的多元应用,讲解红外线遥感在森林火灾救援中的精准定位、微波雷达穿透云雾的探测能力,拓宽了同学们对科学技术边界的认知。
8年级4班学生刘炴娉婷兴奋地说:“以前以为航天遥感只是卫星拍照,现在才知道它能监测环境污染、森林火灾,这堂课让我对科学充满向往!”此次讲座搭建起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桥梁,让郫都学子领略科学魅力,激发了探索未知的热情。
科技盛宴燃活力
共探智能未来新图景
日前,成都石室蜀都中学启动2025年科学家精神进校园活动暨第五届科技活动周,以多元形式点燃师生科学热情。
活动现场,宇树机器人与机器狗成为“人气明星”。同学们围观机器狗灵活穿梭、机器人完成高难度动作,还亲手操作体验人工智能的奇妙。部分学生走进成都科幻馆,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穿越”未来,沉浸式感受前沿科技魅力。
活动周期间,四川大学胡琳教授带来《未来已来:探索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讲座,从第四次工业革命切入,阐释生成式AI功能及教育应用。活动周收官之际,一场重量级研讨活动将热度推向新高,5月9日,来自四川全省89所中学的500余位校长和教师齐聚该校,参与“县域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行动研究——新高考背景下科学教育的挑战与出路”专题研讨活动,为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多元育人提供实践样本。
记者 邓虹
来源:天府郫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