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熬26年因“搀扶”爆红的马建涛,为何妻子李冰决然离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2 05:42 1

摘要:2025年歌曲“搀扶”爆火,旋律响彻大街小巷。但你知道吗?马健涛在直播间哽咽唱出“搀扶到老”时,他离婚刚一个星期。

2025年歌曲“搀扶”爆火,旋律响彻大街小巷。但你知道吗?马健涛在直播间哽咽唱出“搀扶到老”时,他离婚刚一个星期。

一夜为大家熟知的“搀扶”火到什么程度呢?这首歌首播48小时播放破2亿。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分钟都有近7万人观看收听。

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呢?粉丝们纷纷坦言,是被歌词的真诚所打动。

是啊,在“速配婚姻”“闪婚闪离”盛行的当下,歌曲通过“搀扶管它天不长地不久”“死后也要葬在一个山头”等誓言式歌词,传递了“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传统婚恋观,与浮躁的社会风气形成鲜明对比,引发人们对真情回归的渴望。

这首歌的诞生,也是一个偶然。

离婚前一周,马健涛在医院偶遇一对搀扶就诊的老年夫妻,感慨“爱情最美的模样”后写下《搀扶》。

可你能想到吗?唱出如此打动人心歌曲的马建涛竟然刚刚离婚。

让人不能理解啊,一边唱着“死后也要葬一个山头”,另一边在婚协议上签着自己的大名。这种反差也太富有戏剧性了。

更让人猜不透的是,艺术源于生活,还是现实的反讽?

有人质疑其“消费婚姻”,歌词中的深情与现实中缺席的丈夫形象割裂,更有人计算“李冰用16年青春换20%工作室股份是否划算”。

也有人感慨“能共苦不能同甘”是人性常态,正如网友评论:“我们歌颂苦难中的爱情,却回避成功后的算计”。

说起他们的爱情,那就要回到17年前了。

2008年,郑州某地下通道,摆地摊的李冰递给驻唱歌手马健涛一瓶矿泉水,这段“价值百万的邂逅”开启了两人共苦的岁月。

蜗居15平米出租屋时,李冰怀孕七个月仍为他抄谱子,寒冬手指冻得通红;疫情期间,夫妻俩甚至为封控小区送菜,李冰搬箱子的身影比快递员更利落。

然而,这段始于“同甘共苦”的婚姻,却在马健涛爆红前夕戛然而止。

2024年,两人签署离婚协议,16年感情以“没有背叛,没有纠纷”的冷静声明告终。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妻子李冰决然离场呢?16年里,不怕苦,不怕穷,不怕累,永远是站在马建涛背后支持他的人。

可是有一样却让她崩溃,让她不能忍受。

马健涛的音乐路并不顺畅,堪称“苦行僧式坚持”。他河南农村出身,辍学追求音乐。

二十多年来,他先到杭州酒吧驻唱,后成为郑源等歌手的金牌制作人,帮助郑源走红。自己却始终未大红大紫。

他很热爱音乐,工作起来不管不顾。

妻子李冰始终是他“背后的女人”。她在马健涛病倒时倾尽积蓄救治,婚后独自抚养三个孩子,甚至在他熬夜创作时默默承担所有家务。

这些苦不是苦,她苦的是,马健涛回家倒头就睡,与她零交流,孩子,家务,大事,小事一概不管不问。

日积月累,李冰在“丧偶式育儿”中耗尽热情,他们之间连争吵都成了奢侈。

有他无他都一样,那就离婚,互不拖累。

从“矿泉水的温度”到“婚姻的冷暴力”,16年婚姻终成陌路。

心理咨询师指出,70%的“冷静离婚”背后是因为长期压抑。

更讽刺的是,李冰离婚后注册公司,业务与马健涛高度重合,甚至被指新歌《独木桥》旋律与《搀扶》相似,昔日爱人变成商战对手。

马健涛的案例折射出大家的普遍困境——梦想、事业与家庭的平衡难题。

他用26年熬成“爆款”,却失去婚姻;李冰从“无条件支持”到决然离开,背后是无数“李冰们”在传统家庭分工中的疲惫。

教育专家指出,现代社会需重新定义“成功”:若以家庭破碎为代价,名利巅峰亦是孤岛。

对于普通人,这个故事最残酷的启示或许是:珍惜所有,不要失去后,才读懂那些被忽略的爱。

来源:空气猫的老婆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