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
本文1817字 阅读4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痛风不是老年病,更不是“富贵病”,它是你一口一口喝出来的。你没听错,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海鲜、不碰啤酒,就能逃过高尿酸的魔爪。可现实是,你每天喝的那杯“健康牛奶”,也可能是压垮你关节的最后一根稻草。
尿酸高,真不是小事。尿酸一旦失控,你不仅要忍受脚趾像刀割一样的剧痛,还可能面临肾衰、心血管疾病,甚至糖尿病的风险。那到底哪些饮品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我们今天就把话挑明了。
很多人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喝牛奶,想着强身健体、补钙护骨,尤其是中老年人,牛奶简直是“营养代名词”。但如果你是高尿酸或者痛风患者,牛奶真的未必适合你。
我们得先说清楚一点:牛奶本身的嘌呤含量其实不高,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数据,每100克牛奶中的嘌呤含量大约在0~3毫克,属于低嘌呤食物。
这听上去很安全,但问题不在于嘌呤,而在于蛋白质的代谢负担。牛奶富含动物蛋白,每天大量饮用,会增加体内嘌呤代谢产物,从而加重肾脏排出尿酸的负担。尤其是高蛋白奶粉、全脂奶、增肌奶,这些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更高,尿酸高的人喝多了,简直就是“慢性自杀”。
比起牛奶,更凶险的是各种“甜到发腻”的饮料。你看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果汁饮料、奶茶、碳酸饮料,几乎每一瓶都藏着大量果糖。
果糖是尿酸的“加速器”。研究发现,果糖在肝脏代谢过程中会提高ATP分解速度,进而加速嘌呤分解,形成尿酸。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指出每天摄入一罐含糖饮料的人,患痛风的风险比不喝的人高出74%。
而且果糖不像葡萄糖那样能被胰岛素调节,它对血糖控制影响不大,但却偷偷让你的尿酸“爆表”。奶茶、果汁、运动饮料……这些所谓的“健康饮品”,其实最该远离。
很多男人的痛风,从第一杯啤酒开始。啤酒中含有大量酵母提取物,富含核苷酸类嘌呤。再加上酒精本身会影响肾脏排酸功能,导致尿酸在体内堆积。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版)》明确指出:酒精,尤其是啤酒,是痛风的强诱因之一。
每次聚餐,一边吃着大肉,一边灌着啤酒,尿酸不飙升才怪。更糟糕的是,酒精还会促使乳酸生成,抑制尿酸排出,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喝完酒第二天,痛风就发作。所以,不管你有没有高尿酸,啤酒,能不喝就别喝。它不是饮品,它是痛风的导火索。
豆浆是中国人餐桌上的常客,尤其是植物蛋白的代表,被很多人认为是牛奶的健康替代品。但问题来了:市售豆浆为了口感,通常加了大量白砂糖,有的甚至糖分比可乐还高。糖分一高,果糖问题又来了,尿酸就又上去了。
更要命的是,黄豆本身是中等嘌呤食物,100克黄豆的嘌呤含量约为137毫克。虽然豆浆的稀释比例比较大,但如果你喝的是浓豆浆,或者连续几天当水喝,那尿酸一样受不了。
尤其是一些“高钙豆浆”“蛋白质强化豆浆”,为了营养强化,反而让肾脏压力更大。所以,豆浆不是不能喝,但别喝甜的,更不能当水喝。
很多人调控尿酸只想着少吃海鲜、少吃火锅,结果每天喝奶茶、喝饮料、喝豆浆,尿酸指数照样飙升。真正控尿酸,80%靠的是“喝得对”。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之间,最好的饮料其实就是——白开水。水能促进尿酸排泄,稀释血液浓度,是最天然的“尿酸清道夫”。
此外,无糖绿茶、淡柠檬水、苏打水也可以适量饮用,有助于碱化尿液,加快尿酸排出。但请记住,任何饮品,只要是高糖、高蛋白、高酒精,都是尿酸的敌人。
你以为的“健康饮品”,可能正是痛风的幕后黑手。牛奶不是不能喝,但要看量、看种类;豆浆不是不能喝,但别喝甜的;饮料不是不能碰,但最好别碰;啤酒,直接拉黑。
你不是输在了饮食上,而是被饮品“背刺”。尿酸高,是生活方式的警告。别等痛到下不了床,才想起医生说的那句——管住嘴,命才稳。
资料来源:
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基层诊疗指南(2023年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②. Choi HK, Willett W, Curhan G. Fructose-rich beverages and risk of gout in women. JAMA. 2010;304(20):2270–2278.
③. 中国食物成分表.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22年版.
来源:学知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