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级媒体看清水】新甘肃·甘肃农民报 | 清水金集镇:移风易俗破陋习 文明乡风润民心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0:50 2

摘要:今年以来,清水县金集镇把整治高额彩礼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实施“三三三制”工作法,通过构建宣传引导、综合治理、长效监管的全链条工作体系,持续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亮剑出招”,既为婚嫁“松绑减负”,又为幸福“提质增效”,进一步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董文正

今年以来,清水县金集镇把整治高额彩礼作为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突破口,创新实施“三三三制”工作法,通过构建宣传引导、综合治理、长效监管的全链条工作体系,持续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亮剑出招”,既为婚嫁“松绑减负”,又为幸福“提质增效”,进一步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破旧立新、崇德尚俭的文明新风尚。

“三位一体”宣传矩阵推动观念转变

金集镇依托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队伍6支,邀请12户“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现身说法,开展主题宣讲36场次,覆盖群众5000余人次。镇司法所积极联合辖区派出所、法庭等,创新开展“法律明白人”入户宣讲机制,通过用“方言土话”讲道理的形式,真正让法治意识“飞入寻常百姓家”。积极探索新时代宣传工作新路径,创新成立金集镇宣传工作办公室,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投入专项资金5万元,购置专业配套设备5套,全面加强宣传工作体系建设,为讲好金集故事、传播金集声音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创新构建“1+12+N”新媒体宣传矩阵,发布移风易俗信息20余条,制作发布《我要的是幸福·不是高额彩礼》短视频在省、市、县级主流媒体平台点击量突破30万+,实现政策宣传即时直达。同时,以文艺晚会为载体,举办“喜迎吉祥年·共筑美好梦”迎春节主题系列活动,创新开展移风易俗宣传,创作移风易俗主题快板、小品等文艺作品6个,累计吸引群众参与2000余人次,切实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新风。我镇立足12个行政村文化特色,投资资金打造孝、德、法治等文化主题文化广场集群,绘制文化墙3000平方米,实现“一村一特色、一墙一风景”的文化阵地布局,让文明新风吹遍村头巷尾。

入户宣传(资料图)。

“三治融合”工作机制凝聚共治合力

金集镇坚持“党建引领+三治融合”治理模式,以“自治为基、法治为纲、德治为先”为工作主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创新建立村规民约动态管理机制,与时俱进修订完善“红九条”内容,及时将彩礼标准、婚宴规模等移风易俗重点事项纳入规范范畴,同步健全“红白理事会”事前报备、“道德评议会”季度评议、“村民议事会”民主决策等工作机制,通过“一约四会”联动推动村规民约落地见效,在革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维护基层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约”有人执、“事”有人管、“风”有人引的基层治理新格局。重点培养法律明白人等基层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线”,成立以镇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法庭工作人员为主的专项治理小分队,建高额彩礼纠纷“135”快速响应机制,重大婚恋矛盾“一事一专班”包案制度,成功调解纠纷18起,常态化入户走访“点对点”宣讲,开展“送法下乡”活动12次,编印发放《移风易俗法律指南》等宣传手册2000余份,覆盖5000余户家庭,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以“小积分”攒出“大文明”,让“小组织”发挥“大作用”。为提升村民参与移风易俗的积极性,以连珠和城科创新实施“文明积分+”管理模式为引领,将抵制高额彩礼、简办红白事等纳入积分项目,形成了“积分改变习惯、文明改变生活”的良性循环,真正让文明实现有“分值”更有“价值”。

“三级联动”监督体系确保常态长效

金集镇把抓好党员干部示范引导,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的关键。全镇党员、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严格执行婚丧嫁娶“三事”机制,签订《带头移风易俗承诺书》,带头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参与乡村治理事务,示范带动亲属邻里践行新风。发挥乡贤“地熟、人熟、事熟”优势,全面动员12个行政村乡贤能人参与移风易俗工作,组建12支乡贤能人劝导队,创新开展“拉家常”入户劝导、“评议会”道德评议、“树典型”示范引领等“婚嫁新风进万家”活动,累计开展劝导400余次、道德评议36场,选树示范户12户,成功劝导婚事新办简办3场,调解彩礼纠纷5起。以开发“金集微治”小程序为抓手,创新构建群众监督机制,形成移风易俗全民共治格局。通过“金集微治”小程序开设移风易俗专栏,实现违规行为“随手拍、即时报”,累计收到群众监督举报63条,办结率100%。同时建立12个村级“红黑榜”公示制度,每季度张榜公示正反典型各1例,形成“人人都是监督员、处处都有文明风”的良好氛围,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来源:清水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