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国际护士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纪念日到来之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遴选了一批一线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健康八桂”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他们是跋涉乡间村寨送医送药的使者,是与死神赛跑的疾行者,是医
为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国际护士节、国际家庭日等节日纪念日到来之际,自治区卫生健康委遴选了一批一线优秀医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在“健康八桂”微信公众号进行展播。他们是跋涉乡间村寨送医送药的使者,是与死神赛跑的疾行者,是医学技术革新的破壁者……口罩遮不住眼角的温柔,白衣浸润着守护的热忱,他们用温暖的微光守护着生命健康,他们是白衣天使群体的缩影,更是广西卫生健康系统良好精神风貌的展现,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新时代的最美医务工作者,学习先进典型,感受生命守护者的温度与力量。本期介绍《范枫:当好边境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范枫:
当好边境群众的健康“守门人”
今年3月份,东兴市东兴镇卫生院中医科护士长、主管护师范枫荣获了“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近日,记者在该院艾香弥漫的理疗室里见到了这位80后护士长。她俯身站在治疗床前,娴熟地调整着艾灸盒上方的抽风机,准备为王阿婆做艾盒灸。“阿婆,温度合适吗?”她仔细观察着王阿婆的状态,带着南方人婉转尾音的关切话语,让屋子更暖了几分。王阿婆俯卧着,闭目颔首。后腰处的艾灸盒里,艾条化作缕缕青烟,像一条时光纽带,串起范枫18年护理生涯的点滴。
范枫(右)在为患者进行艾盒灸。
初心如磐,情系桑梓
2003年,来自北海市某卫校的录取通知书像一叶扁舟,载着这个土生土长东兴京族姑娘的医学梦,驶向更广阔的世界。在亲戚们“学医好就业”的劝导声中,她其实有着更朴素的心愿:“小时候奶奶身体不好,我觉得学医能够照顾好奶奶。”
在那个医疗人才稀缺的年代,毕业后的范枫拥有诸多选择,可以去更繁华的城市,拥有更好的医疗资源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远方的边境小镇始终是范枫心中割舍不下的眷念。那里有她世代靠海吃海的乡亲,有倚门盼归的慈祥奶奶,有记忆中咸腥海风里缺医少药的童年……2006年,范枫带着这份深情厚谊回到了家乡东兴。
初到东兴镇卫生院的场景至今鲜活——斑驳的医院大楼里,各个科室的医生有限,护士们更是身兼数职,忙得不可开交。狭长走廊上,艾灸的烟雾与消毒水味纠缠成特殊的“问诊信号”。
范枫和同事在检查患者情况。
刚刚入职的范枫被分配到急诊科成了一名小护士,经常要值夜班。那个第一次独立实操的夜晚让她印象深刻——一对年轻的父母抱着发烧哭闹的幼儿来挂急诊。“当时医生做了初步的诊断之后,我要给他打头皮针,小孩爱乱动,我紧张得感觉手都在抖,生怕扎不准血管。”范枫回忆道。幸亏平时勤学苦练,初次实操还算顺利。
首战成功,范枫信心大增。她打针的技术也愈发精湛。渐渐地,竟在院里“打”出了名气。其他科室遇到找不准血管、不好打针的病人,都会找她帮忙。同事们的肯定,让范枫找到了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的信心。
仁心仁术,守护乡亲
随着东兴镇卫生院的不断改造升级,2018年,中医科从综合科独立出来,范枫也转入到这个新科室担任护士长,主要负责刮痧、火龙罐、艾灸、脐灸、督脉灸、穴位贴敷等多种中医特色护理工作。
八旬的蔡阿婆,是范枫接触时间最长的病人之一。回忆起蔡阿婆初来卫生院的情景,范枫记忆犹新。当时,蔡阿婆一边拄着拐,一边被人搀扶着走进卫生院,肩周炎带来的剧痛让她苦不堪言。范枫详细了解了蔡阿婆的病情后,针对实际情况为蔡阿婆安排了艾灸、电疗等理疗项目。每一次理疗,范枫都格外用心,长时间的精心护理下,蔡阿婆的肩周炎得到极大好转。后来,蔡阿婆可以自己定期到卫生院进行理疗。每次见到范枫,蔡阿婆都会亲切地和她问好,表达着质朴的感谢。范枫笑着说:“我父亲也有肩周炎,我在家经常给他做中医肩周按摩,效果挺好。患者的良好反馈,就是我最大的成就。”
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下乡义诊也是范枫和同事们工作的重要部分。在范枫的随访记录本里,有一页详细记录着东兴镇楠木村村民黎大哥一家的病情。黎大哥一家几口都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因住在村里且经济状况不佳,很难经常去医院复查。范枫得知后,主动承担起为黎大哥一家定期随访的任务。
当天,记者跟随范枫一起来到黎大哥家中随访。一路上,颠簸的道路把医疗箱晃得哐啷哐啷响,但这丝毫不影响她为乡亲们服务的热情。范枫边记录数据边叮嘱:“黎大哥血压控制得不错啊,一定要继续坚持健康的饮食和作息。”黎大哥感激地说:“多亏小范护士长,经常到我们家帮我们检查身体,督促我们服药,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
范枫下乡义诊 受访者供图。
老年人体检、慢病随访、特殊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传染病排查和随访、托幼体检、配合村医入户随访……乡道狭小,范枫每次下乡都和同事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各家各户,忙得团团转。她说:“那些积累起来的随访记录本,那些乡亲们感激的笑容,都是我坚守岗位的动力。”
砥砺前行,挑起担当
从初出茅庐的小护士,一路成长为中医科护士长,范枫自觉担起了科室发展的重担。十几年的时间里,范枫辗转多个科室,如今投身于中医科,她深知,传统中医药适宜技术是中医的瑰宝,必须让它们在现代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于是,范枫积极配合科室负责人,带领科室团队大力开展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传统技术,尤其重点运用针灸、脐灸、督脉灸、药线点灸和中药调理等特色疗法。在临床治疗中,针对患有面神经麻痹、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疾病、不孕不育、子宫内膜异位等症状的患者,他们开展针对性中医治疗,显著的疗效让中医科深受群众的认可与好评。
范枫(左三)和同事在讨论患者病情。
“范枫在工作上那叫一个认真负责,做起事情来一丝不苟。”东兴镇卫生院副院长张隆提起范枫时,满眼都是赞赏,“她们科室主任外出进修的时候,科室大大小小的事务全压在她肩上,她白天带着团队开展针灸、督脉灸这些新项目,晚上还要整理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方案。所有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是我们单位特别优秀的一位同志。”
一枝独秀不是春,为全面提升中医科人才队伍专业水平,范枫热心帮助新人快速掌握经络走向、开展业务学习。从理论到实操,确保样样都要“啃透”。中医科护士小曾说:“范护士长对我们新来的护士真的特别用心。去年我刚到中医科的时候,连艾灸温度都掌握不好,是她亲手教我怎么依据病人的体质来调整艾条的距离。有一次,我给一位腰痛的阿婆做火龙罐,当时紧张得手心直冒汗。站在旁边的范护士长,安慰我放松点,要学会观察患者表情,教我们怎么和老人交流,怎么样能快速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跟着范护士长,我们学到了好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实用知识和技巧。”
初心不改,再谱新篇
理疗室里,因为抽风机的卖力工作,屋子里依然明净。随着最后一缕艾烟悄然散去,范枫撤去艾盒灸理疗设备。王阿婆利落地翻过了身子,脸上的皱纹舒展成温暖的弧度:“时不时来灸一灸,骨头缝里都冒着热乎气。”范枫笑着为王阿婆整理好衣服,叮嘱她艾盒灸后的注意事项。
如今的中医科逐渐发展完善,不仅实现了“无烟”艾灸,还拓展多个诊室。科室现在有6个医生和7个护士,还购进了超短波治疗仪等一批先进设备,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
范枫说:“我见证了东兴镇卫生院的发展变化,仪器在进步,人也不能落下。”为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她不定期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她就像一块海绵,在医学的海洋里不断充实自己。
凭借努力,范枫收获了一项又一项荣誉,先后荣获2021年度东兴镇卫生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2022年度东兴镇卫生院优秀护士、2023年第一届广西最美医务工作者……面对这些荣誉,范枫始终保持着谦逊和低调。
“我们护士拿不了手术刀,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动作,却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会尽力做好我应该做的事,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诊疗服务。”范枫朴实的话语中,透露出的是对工作的执着,“我真的特别骄傲能生活在这个时代,也很荣幸能为基层卫生事业出一份力,以后我还会继续当好边境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来源:健康八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