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段时间,北京多个社区出现以 “优选商店”“线上超市” 等命名的店铺,以 “1 元秒杀 40 枚鸡蛋”“11 元秒杀 60 枚虫草富硒鸡蛋” 等低价团购蔬果鸡蛋为噱头,且仅招募老人入群、不接待年轻人 ,背后暗藏推销保健品的门道。
北京晚报报道,近段时间,北京多个社区出现以 “优选商店”“线上超市” 等命名的店铺,以 “1 元秒杀 40 枚鸡蛋”“11 元秒杀 60 枚虫草富硒鸡蛋” 等低价团购蔬果鸡蛋为噱头,且仅招募老人入群、不接待年轻人 ,背后暗藏推销保健品的门道。
【布下诱饵】地推人员向老人发放传单,宣称 “1 元领原价 30 元酱油”,并强调需线上团购、线下取货,但拒绝向年轻人派发传单;中介招募派单员时要求每人每天发 500 张传单,仅面向 55 岁以上老人,还需每小时上传 10 张派单照片作为证明。
【限制年龄】记者实地探访发现,这类店铺面积约 30 平方米,前店货架仅摆放大米、羊奶粉等十来样商品,里间常有老人听课,店员以 “方便年轻人” 为由要求仅老人入群,拒绝年轻人购买,甚至称货架上的大米为过期展品、仅供展示;部分店铺周边 500 米内还有多家同类店铺,均要求老人入群团购,且商品需老人本人线下领取、不能代领。
【推销药品和保健品】老人入群需先线下听课通过 “考查”,且严禁私自拉人。记者潜伏进团购群后发现,群内每周仅一两次日用品团购,更多是 “爱心企业家”“权威教授” 等 “专家” 在特定直播间推销保健品和药品。如 “安 ×× 选” 团购群里,自称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授” 的 “王主任” 在直播中宣扬 “医院能治好的病不超 10 种”,但该研究院去年 6 月已被撤销登记;“邵老师” 自称从医三十余年,推荐 “雨林三灵药” 治疗膝关节疼痛,却被发现半年前还以 “满医学古方传承人” 身份在其他直播间推销 “清宫用药”。即便 “专家” 身份存疑,老人们仍认真听课、做笔记,有子女反映老人购买保健品的花费远超领取鸡蛋等福利的价值。
报道表面看似揭露行业乱象的报道,实则可能因片面视角加剧公众对银发经济的误解,阻碍老年健康产业的良性发展。这场舆论风波背后,折射出商业营销创新与社会伦理责任之间的深层矛盾。
一、精准引流:被污名化的正常商业逻辑
以 "1 元秒杀 40 枚鸡蛋" 为代表的促销活动,本质上是企业精准定位目标客群的常规营销手段。在流量成本高企的当下,通过低价福利吸引潜在客户,是零售行业通用的获客策略。某头部社区团购平台数据显示,使用鸡蛋作为引流品的门店,客户转化率较普通促销提升 37%。对于老年健康产业而言,这种直击老年人生活刚需的营销方式,既能快速建立品牌认知,又能有效筛选出精准消费群体。
地推人员的定向派发和效果考核,更是企业精细化运营的体现。某保健品企业负责人透露:"我们要求地推员每日上传工作照片,既是为了确保推广效果,也是对员工工作质量的监督。这种量化考核机制,与外卖骑手、快递员的 KPI 管理并无本质区别。" 将此类正常商业行为贴上 "布下诱饵" 的负面标签,无疑是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误读。
二、客群筛选:必要的精准营销手段
限定 55 岁以上老人参与活动,本质上是企业基于目标客群特征的精准定位。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 60 岁以上网民规模已达 2.6 亿,且该群体对健康产品的消费意愿是年轻人的 3.2 倍。某知名老年用品电商平台研究显示,通过年龄筛选的客群,其购买转化率比泛人群提升 58%。这种精准化运营,既能提高营销效率,又能避免资源浪费。
要求老人本人到店领取商品,更是企业规避代领风险、保障客户权益的重要举措。曾有案例显示,某社区团购活动因代领乱象,导致商品被倒卖,真正有需求的老年客户反而无法享受优惠。将这些正常的营销管理手段曲解为 "限制年龄",不仅忽视了商业运营的客观规律,也可能误导公众对老年健康产业的认知。
三、健康科普:营销与欺诈的本质区别
在合规前提下,企业开展保健品营销活动,是推动健康知识普及的重要途径。某知名药企的市场调研显示,超过 60% 的老年消费者是通过企业科普活动,建立起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然而,当企业虚构资质、夸大疗效时,就突破了商业伦理的底线。近期被查处的某 "专家" 直播间,通过伪造医院资质、编造治愈案例,诱骗老人购买无效保健品,这类违法行为才是真正需要严厉打击的对象。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媒体在报道中存在 "有罪推定" 倾向,将正常营销行为与违法犯罪混为一谈。这种标签化报道,不仅损害了合法企业的声誉,也可能让真正需要健康产品的老年人产生信任危机。据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统计,因媒体负面报道引发的消费疑虑,导致正规保健品企业年均损失超过 20 亿元。
银发经济不是法外之地,但也不应被妖魔化。我们需要的是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让真正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惠及老年群体。" 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老年健康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 3 亿中国老人真正享受到健康生活的福祉。这场关于营销边界的讨论,本质上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对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来源:健观深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