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5月12日是第 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武汉市应急管理局举办了“应急安全演说家”之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科普直播活动,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应急安全知识学习之旅,带领广大网友解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提升广大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掀起全民关注应
今年5月12日是第 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武汉市应急管理局举办了“应急安全演说家”之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科普直播活动,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应急安全知识学习之旅,带领广大网友解锁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防灾减灾安全知识,提升广大公众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掀起全民关注应急安全的热潮。
武汉市应急管理局举办“应急安全演说家”之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科普直播活动。图/通讯员提供
本次直播活动在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视频号、抖音号、凤凰网风直播平台同步开展,累计在线观看人数突破216万余人次。直播视频可以通过武汉市应急管理局视频号和抖音号回放,方便不断学习。
沉浸体验:从“理论课堂”到“实战现场”
当地铁车厢突发火情,怎样利用破窗锤正确逃生?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如何快速找到“生命三角区”?直播以“应急安全知识科普+场景化教学”模式展开,由武汉赛孚城应急安全教育培训中心教官李阳带领网友“云游”应急安全展区。
在地震体验区,安全教官结合中国地震带分布情况,打破“躲桌下避险”的误区,强调寻找承重墙三角区、厨房或卫生间等黄金避难空间,并现场演示正确的下蹲护头姿势。
浓烟弥漫的模拟车厢内,一场模拟险情迅速点燃紧张氛围。直播间详细讲解了地铁内的各种安全标识、发生火灾时的正确应对措施和逃生方法。交通安全环节,“车辆翻滚模拟舱”还原侧翻冲击,为观众演示“破窗锤+割刀”二合一工具用法,并提醒网友“落水后先破窗再解安全带”。
浓烟弥漫的模拟车厢内,讲解员教大家正确应对措施和逃生方法。图/通讯员提供
“呼吸器塞子不拔,等于戴了个塑料袋。”在消防用品区,安全教官逐一拆解过滤式呼吸器、防火斗篷、安全绳等“救命神器”的正确用法,并现场纠正错误操作;高空逃生演示中,主持人在教官实时指导下,从二楼平台结绳速降,让网友直呼“惊险又实用”。
互动教学:游戏闯关学技能 真实体验长知识
“厨房火灾在居民火灾中较为常见”。在厨房安全区,面对油锅起火、燃气泄漏等突发意外,直播间展示传授了“平移盖锅盖”等应急处置方法。
为强化知识吸收,当天的直播特别设置家庭隐患排查游戏与模拟灭火体验互动环节。在厨房安全知识讲述完毕后,主持人邀请现场观众上台,通过互动游戏找出家庭安全隐患点位,以真实体验巩固学习成果。
模拟灭火体验区则成为“实战课堂”。为系统科普A-F类火灾分类及对应灭火策略,直播间手把手教学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现场观众积极参与互动,在模拟火场中成功扑灭“火情”。这场寓教于乐的“实战课堂”,不仅让防灾减灾知识“活”了起来,更让网友将“科学灭火”的安全意识深植心间。
生命守护:急救技能现场教学 安全防线全民共筑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直播现场对近期发生的“辽宁辽阳饭店火灾事故”“贵州黔西游船倾覆事故”等进行回顾,结合典型案例,向公众科普火灾逃生、乘坐游船安全知识及应急救援知识,并演示救生衣穿戴规范步骤等。这些事故用生命代价警示我们,提高安全意识与掌握应急处置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通常只有4~6分钟。”在心肺复苏教学环节,直播间内通过标准示范,将心肺复苏的急救流程拆解为易懂步骤。从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每分钟100-120次的精准要求,到仰头抬颌法的操作细节,每个动作都搭配口诀与注意事项,让网友足不出户掌握“救命技能”。
直播间内通过标准示范讲解心肺复苏。图/通讯员提供
地震避险、地铁逃生、家庭隐患排查、急救技能实操……作为今年武汉市应急管理局“应急安全演说家”系列直播第一场,本次“应急有我 安全同行”防灾减灾安全知识科普直播活动干货满满,不仅是一堂全民安全公开课,更将防灾减灾知识从“书本”搬进“生活场景”,推动安全意识从“屏幕”走进“千家万户”。
九派新闻记者王晶 通讯员 晏慧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