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在北京启动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2:33 1

摘要:以科普之翼护航民生,以共治之力筑牢安全。5月11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的2025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在北京盛大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负责人、院士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代表、食品行业及企业负责人、社团组织、媒体记者、消费者代

(李莹 记者靳华)以科普之翼护航民生,以共治之力筑牢安全。5月11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承办的2025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在北京盛大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负责人、院士专家学者、地方政府代表、食品行业及企业负责人、社团组织、媒体记者、消费者代表等各界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围绕食品安全科学知识普及、风险防控体系建设、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2025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活动现场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名誉主任顾秀莲出席活动并讲话。原卫生部副部长、原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啸宏,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顾勇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正彪致辞,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致欢迎词,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致辞。

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布兴,农业农村部原总农艺师、中国常驻联合国粮农机构原代表、大使广德福,原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北京华夏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刘兆彬,全国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司原司长马纯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宣传司原司长于军,原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司长严冯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王琪,教育部体卫艺司卫生健康处处长樊泽民,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综合处处长付婷,北京市人大常委会财经监督顾问、原北京二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杰,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理事长王卫国,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赵健,商业发展中心主任刘颖霞,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会长何继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赵文华,南昌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王金平,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理事会理事长陈秀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总编辑李涛等出席了活动。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安俊,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胡振洲作经验介绍。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冯晓斌、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蔡玮、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李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食品安全总监张忍社等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代表出席了活动。四川省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熊英,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宏宇,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委书记荣军,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浩宗,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致辞。

2025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启动仪式

在全场嘉宾的共同见证下,2025年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正式启动,该系列科普行动将聚焦食育培训、2025中国食品安全万里行、2025中国食安公益行、食品安全进校园科普活动、营养健康进校园科普活动、全国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等重点方向,协同发力,奏响食安科普最强音。

2025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启动之际,时逢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创立30周年,来自全国各省市委宣传部、省市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媒体、社团协会、地方政府、重点院校、企业等送上了600多份祝贺视频及贺信。其中,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顾勇华宣读了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的贺信。与会领导与嘉宾共同聆听了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发展历程的深度讲解,并观看了报社发展历程宣传片。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食品安全大会组委会名誉主任顾秀莲出席活动并讲话

顾秀莲在讲话中表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始终坚持为食品安全鼓与呼的初心使命,以专业的视角,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入食品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见证、记录并推动着我国食品安全事业发展的进程。同时,顾秀莲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也是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有力普及者,通过丰富多样的报道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食品安全科学的知识,解读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帮助消费者提高辨别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科学理性的食品安全观深入人心,有效地提升了全社会食品安全的素养。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致欢迎词

沈篪指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以专业立报、责任办报”,在强化舆论引导,深入解读党和国家食品安全政策法规,传递全媒体声音,及时报道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动态新成就、新经验;积极引导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搭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交流平台;推动社会共治,推广先进经验,助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体系,以及食育食养、安全科普,提升全民食品安全意识方面,都做了大量积极务实的工作。并建议报社未来继续强化“舆论引导、智媒转型、科普创新”三大能力,为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原卫生部副部长、原卫计委副主任、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啸宏致辞

陈啸宏在致辞中系统梳理了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成果,并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累计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610项,涵盖了全部340余种食品类别的主要健康危险因素,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与国际接轨。”陈啸宏指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希望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继续发挥主流媒体的优势,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舆论监督,传播科学知识,引领理性消费,为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营造良好的氛围。

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原副局长马正其致辞

马正其认为,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工作始终放在心上,多次强调,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安全离不开责任,责任成就安全。马正其对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四个建议:一是坚持讲政治,确保正确的导向;二是坚定站稳人民立场,为民鼓与呼;三是要坚持办好大活动,当好架桥者;四是坚持办刊机制,进一步提高专业领域影响力。以专业媒体的视角做好政府、产业、市场、消费者的好助手。

中国记协原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日报高级编辑顾勇华发言

顾勇华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有五大“溢出贡献”:一、以优秀的新闻报道、新闻评论,全面反映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卓越成就。二、舆论引导,不拘泥于一时一事,而是胸怀大局,以人民为中心,着眼于意识形态问题风险的防范,做到了“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评得深一点”。三、担起了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重责,不仅要做好日常的新闻舆论工作,更始终站在中国应急管理的最前线。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五、通过有效的国际传播正本清源。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致辞

针对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陈君石指出,在形势一片大好、取得长足的进步之余,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会与我们长期共存。要通过广泛的可持续的科普宣传,使广大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感到放心。要坚持社会共治,把中国食品安全水平在“十五五”期间更上一层楼。

江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顾正彪致辞

顾正彪分享了江南大学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在产学研合作中的成果,作为一所扎根食品学科的高校,江南大学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渊源深厚,多年来,共同见证了中国食品工业从量到质的跨越,携手探索了食品安全教育、科研与产业融合的创新路径。中国食品安全报社搭建了信息平台,为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了重要的桥梁。顾正彪还表示,当前全球食品产业正经历变革,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从传统加工到生物制造、智能制造,从单一安全监管到大食物观下的多元供给,这些转变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产学研系统的创新开拓了广泛的空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李宁致辞

李宁在致辞中着重做了在轻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网络信息化发达的时代,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做好食品安全科普工作的经验分享。她认为一定要以受众为中心,公众关心什么就传播什么,同时也要注重科普的宣传形式、宣传方式,既要生动有趣,让消费者产生共鸣、又能够接受知识。同时要社会协同,她认为食品安全需要社会共治,食品安全科普工作也需要加强协同才能有好的效果。

在地方经验分享环节,各地围绕食品安全治理与产业发展,展现了多元治理新范式。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眉山市、河南漯河市、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等地方代表分别从智慧监管、标准引领、会展经济等维度,分享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食品安全治理经验与产业升级路径,为全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提供了生动实践样本。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张安俊作经验分享

张安俊表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作为食品安全领域的权威媒体,始终与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同频共振、携手并进,以战略合作伙伴的担当共同筑牢陇原食安防线。他表示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希望双方深化三维立体合作,构建舆情研判质控,实现监测风险,打造科普创新实验室,提升公众食安素养,搭建品牌云平台,助推陇货精品走向全国。通过政务+媒体深度合作,以智慧赋能、监管创新,让食品安全成果惠及黄河两岸,谱写民生保障新篇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级巡视员胡振洲作经验分享

2024年,广西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9.54%,高于国家指标要求1.54个百分点。公众食品安全满意度达到87.96%,高于全国平均值4.8个百分点。胡振洲在分享中介绍取得这一成果的四个经验:一是高规格推进食品安全工作提档升级;二是高标准推动“四个最严”要求落地落实;三是高质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四是高水平提升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度。

四川省眉山市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熊英致辞

熊英回顾了与报社合作的八年历程,双方共同将“中国泡菜展销会”升级为“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吸引今麦郎、海霸王等企业落户,带动东坡泡菜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他表示“当前我们迎来了四川省预制菜创新中心在眉山建设的重大机遇,眉山市政协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的指导下,《抢占制高点,形成增长极,以川菜预制菜引领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经转化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

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赵宏宇发言

赵宏宇分享了漯河市在食品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漯河市作为“中国食品名城”,具有名企名牌集聚、综合实力雄厚、产业生态完善、上下游链条完善等优势,并且区位交通优越,营商环境优良,未来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打造生态链,推动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委书记荣军致辞

荣军对拜泉县的资源优势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表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致力打造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食品安全服务平台,为全国各地尤其是同拜泉县一样,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农业县,创造了富民兴农的难得机会。在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等方面,为我们拜泉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受到了拜泉县全体干部群众的广泛赞誉。”

食品安全需要全产业链的协同,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使命。在企业分享环节,不同领域的领军企业展现出从“质量守门”到“价值引领”的升级路径,彰显了龙头企业在食品安全治理中的示范作用。

北京首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袁浩宗致辞

袁浩宗表示,作为首都食品供应保障的主力军,首农食品集团始终将“食安天下、惠泽万家”作为使命追求,执首善,致精良,以“安心品质、共享美好”的坚定信念,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不断挖掘食物营养和功能,致力于为社会大众提供绿色安全、营养健康的农食产品,守护着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奶瓶子、肉案子”。展望未来,首农食品集团满怀信心与期待,愿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继续并肩携手,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不断探索食品安全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法。

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致辞

张联东认为,“中国食品安全报社始终坚持在第一线感知时代,持续坚守在最前沿,引领着未来。从一张张报纸到全媒体矩阵,从新闻报道到社会共治,用专业与担当筑牢了食品安全的舆论防线。”他表示,洋河股份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心同梦,同向同行。从坚持“媒体公信力+产业硬实力”的融合,到坚守“生产效率”与“绿色效果”的统一,再到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打造企媒合作事业共同体。“我们深刻认识到一杯美酒的价值,基础在于它的安全健康,更重要的是持续提升人人可安、人人皆安、人人乐安的消费体验。食品安全没有终点,只有不断超越的起点,时代的诉求就是我们前进的方向。”张联东表示。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社长朱长学致辞

活动最后,朱长学发表致辞回顾了报社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向长期支持报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朱长学表示:“作为行业媒体,我们将继续以‘权威性、专业性、公信力’为立身之本,坚持‘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讲好中国食品安全故事,回应社会关切,打造‘政策解读+舆情研判+科普服务’三位一体平台,推动形成'人人参与、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

对报社未来的发展,朱社长强调:“我们将以‘三个坚持’呼应时代之问:一是坚持舆论监督与科学引导并重,做权威信息的‘扩音器’与谣言迷雾的‘净化器’;二是坚持媒体融合与技术创新并行,用好全媒体传播矩阵,让食品安全知识插上数字化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是坚持行业服务与社会共治并举,搭建政府、企业、公众,乃至全产业链的对话平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的成长发展史,是与中国食品安全事业同成长、共进步的过程,更是媒体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生动实践。随着2025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系列科普行动的启动,报社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创新的手段,凝聚各方力量,构筑起覆盖全链条的食安防线,为亿万民众“舌尖上的安全”续写新的篇章。

来源:中国食品安全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