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太宗的中原梦碎:从称帝汴京到命丧栾城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2:21 1

摘要:时光回溯至那个战火纷飞、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的五代十国时期,华夏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都妄图在这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建立起自己的霸业。而在北方,契丹族悄然崛起,以其强大的骑兵力量和勃勃野心,逐渐成为了影响中原局势的重要力量。

时光回溯至那个战火纷飞、政权更迭如走马灯般的五代十国时期,华夏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与动荡之中。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都妄图在这乱世中占据一席之地 ,建立起自己的霸业。而在北方,契丹族悄然崛起,以其强大的骑兵力量和勃勃野心,逐渐成为了影响中原局势的重要力量。

后晋,作为五代十国时期的第三个朝代,其命运与契丹紧紧交织在一起。这一切,还要从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说起。石敬瑭原本是后唐的河东节度使,深受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器重,还娶了李嗣源的女儿为妻。然而,李嗣源去世后,其养子李从珂篡夺了皇位,对石敬瑭产生了深深的猜忌。在权力的漩涡中,石敬瑭为了自保,竟做出了一个令后世唾弃不已的决定 —— 向契丹求援。

他派遣使者前往契丹,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代价,请求契丹出兵相助。燕云十六州,这片位于今天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广袤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这里地势险要,关隘众多,拥有燕云十六州,就等于掌握了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石敬瑭却为了一己之私,将这片战略要地拱手让给了契丹。不仅如此,他还卑躬屈膝地向契丹国主耶律德光称 “儿皇帝”,每年向契丹进贡大量的金帛财物。

在契丹的支持下,石敬瑭顺利地推翻了后唐,建立了后晋政权。他的这一行为,虽然暂时满足了自己的权力欲望,却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燕云十六州的割让,使得中原地区失去了北方的天然防线,门户大开,直接暴露在契丹的铁骑之下。此后,契丹军队可以长驱直入,肆意侵扰中原百姓,给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石敬瑭的卖国行径,也遭到了当时许多有识之士的强烈谴责,成为了历史的罪人。

石敬瑭去世后,他的侄子石重贵即位,是为后晋出帝 。石重贵年轻气盛,不甘心继续向契丹称臣纳贡,忍受这种屈辱的地位。他在一些大臣的支持下,决定改变对契丹的政策,向耶律德光表示不再称臣,只愿称孙。这一举措,无疑是在向契丹宣战,彻底激怒了耶律德光。在耶律德光看来,石重贵的行为是对契丹的背叛和挑衅,他绝不能容忍后晋如此轻易地违背之前的约定。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一触即发。

从 944 年开始,耶律德光亲自率领契丹大军,先后三次南下攻打后晋。每次出征,他都精心筹备,调集了契丹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企图一举消灭后晋,实现自己统治中原的野心。契丹军队以骑兵为主,他们的骑兵机动性强,善于长途奔袭和野外作战。骑兵们骑着矫健的战马,手持弓箭和长刀,在战场上如同一股黑色的旋风,呼啸而过,给后晋军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在第一次南下时,耶律德光兵分两路,东路以赵延寿为前锋,自己则亲率大军殿后,出南京(今北京)趋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西路则由伟王率领,从云、应诸军入雁门关,直逼太原,以策应东路主力作战。契丹军队来势汹汹,一路上势如破竹。东路前锋军迅速攻陷了晋军的粮储重镇贝州,随后又占领了南乐。耶律德光则将牙帐设于元城,指挥着整个战局。西路军也进展顺利,他们攻破了代州,逼近忻州。后晋出帝石重贵得知契丹大军压境,顿时惊慌失措。他急忙派遣使者前往契丹,试图通过谈判来缓和局势,重修旧好。但耶律德光心意已决,根本不予理会。无奈之下,石重贵只好以黄河为屏障,部署防御。他任命高行周为北面行营都部署,率军进驻戚城;派遣张彦泽戍守黎阳;自己则亲自率领禁军抵达澶州,指挥全局。同时,他还任命刘知远为幽州道行营招讨使,抵御契丹西路军。在这场战争中,双方互有胜负。契丹军队虽然在初期取得了一些胜利,但后晋军队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在马家口一战中,后晋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李守贞、神武统军皇甫遇等人率兵万余,沿河水陆并进,疾趋马家口阻截契丹军。他们趁契丹军半渡而击,成功拔取了东岸的契丹军营垒,使得契丹军溃散,溺死甚众,西岸之兵也被迫退走。此后,双方在戚城等地展开了激烈的交战,互有死伤。由于战事陷入僵局,再加上当时正值霖雨天气,耶律德光担心后方出现问题,于是决定撤兵北归。

第一次南下虽然没有达到消灭后晋的目的,但耶律德光并没有就此放弃。他深知,后晋虽然暂时抵挡住了契丹的进攻,但国内已经是元气大伤,只要自己继续施加压力,后晋迟早会被攻破。于是,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和准备后,耶律德光再次率领大军南下。这一次,他改变了战略,采取了更加灵活的战术,试图寻找后晋军队的弱点,一举突破后晋的防线。后晋军队也吸取了上次的教训,加强了防御工事,并且积极组织反击。双方在战场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斗异常惨烈。在阳城一战中,后晋军队在药元福、皇甫遇等将领的带领下,奋勇抵抗,逆风迎战契丹军。他们殊死拼杀,最终成功击败了契丹军,使得耶律德光仓皇北逃。阳城之战的胜利,让后晋军队士气大振,他们开始对契丹军队产生了轻视之心,认为契丹军队也不过如此。然而,他们没有意识到,耶律德光并不会轻易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经过两次南下的试探和交锋,耶律德光对后晋的军事力量和防御布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深知,要想彻底消灭后晋,必须采取更加周密的计划和策略。于是,在 946 年,耶律德光精心策划了第三次南下。这一次,他采取了诱敌深入的计策,指使赵延寿及瀛州刺史刘延祚诈降,诱使后晋出兵接应。后晋出帝石重贵果然中计,他不辨真伪,贸然命令杜重威、李守贞等将领率领大军前往接应。杜重威是后晋的重臣,但他为人贪婪怯懦,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在面对契丹大军时,他竟然临阵怯战,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和荣华富贵,最终选择了投降契丹。他的这一行为,不仅让后晋的主力部队丧失殆尽,也让后晋的防线彻底崩溃。耶律德光得到杜重威的投降后,欣喜若狂。他率领着契丹大军,长驱直入,迅速逼近后晋的都城汴京。后晋出帝石重贵此时已经无力抵抗,他在绝望中被迫投降,全家被俘虏到契丹。至此,后晋宣告灭亡,耶律德光终于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心愿,成功入主中原 。

耶律德光入主中原后,以为自己的霸业就此达成,却没想到,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他或许从未想到,自己即将陷入一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而这场战争,将彻底粉碎他统治中原的美梦 。

契丹军队在中原地区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天怒人怨。他们以胜利者的姿态肆意妄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耶律德光纵容士兵以 “打草谷” 为名,四处掠夺财物、牲畜和粮食。每天,都有数千契丹骑兵如饿狼般涌出营地,分散到周边的乡村和城镇,见东西就抢,见人就杀。他们不仅抢夺百姓的财物,还烧毁房屋,屠杀无辜百姓,甚至连妇女儿童都不放过。在他们的暴行之下,中原地区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原本繁华的城镇变得一片萧条,田野里的庄稼无人耕种,村庄里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和百姓的哭声。

除了 “打草谷”,耶律德光还下令在中原地区括借钱财,逼迫百姓交出所有的积蓄。他派出大量的官员,挨家挨户地搜刮,稍有不从,便施以酷刑。许多百姓为了躲避搜捕,不得不背井离乡,逃亡他乡。这种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使得中原地区的社会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百姓们对契丹人的仇恨也达到了顶点。

在这种情况下,中原百姓再也无法忍受契丹人的残暴统治,纷纷揭竿而起,组成了一支支民军,与契丹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斗争。这些民军虽然装备简陋,缺乏训练,但他们怀着对家乡和亲人的热爱,怀着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勇气,与契丹军队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采用游击战术,不断地袭击契丹军队的营地、运输队和巡逻队,让契丹军队防不胜防。

在众多的民军队伍中,有一支由梁晖率领的义军,他们在滏阳(今河北磁县)起兵,迅速发展壮大。947 年二月,梁晖率领数百名义军,趁着夜色的掩护,向相州发起了进攻。相州是一座重要的城池,此时由契丹军队驻守。梁晖等人深知相州的防御坚固,但他们毫不畏惧,凭借着勇猛和智慧,成功地攻克了相州。他们冲入城中,与契丹军队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杀辽兵数百人,夺取器甲数万件。守城的辽将见势不妙,仓皇逃走,梁晖等人顺利地占据了州城。梁晖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原百姓的士气,各地的民军纷纷响应,一时间,反抗契丹的烽火在中原大地熊熊燃烧起来。

与此同时,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西旧陕县)军将赵晖也举起了反抗的大旗。他拒受辽诏命,斩杀辽使,焚烧诏书,并派遣支使赵矩前往河东,劝说刘知远尽早引兵南下,共同抗击契丹。赵晖深知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黄河南岸)的重要性,它是扼制洛、汴(今河南开封)的咽喉要道,一旦被契丹占领,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他亲自率军据守潼关,凭借着险要的地势和顽强的抵抗,多次击退了契丹军队的进攻。耶律德光得知赵晖反抗后,派遣其将高谟翰率军攻打赵晖,但高谟翰久攻不克,只好无奈退兵。

王琼率领的义军也在澶州(治今河南濮阳)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他们夜袭澶州,攻克了南城,杀死了辽军守将。随后,他们渡河后断浮桥,继续进攻北城,将镇宁节度使耶律郎五围困于牙城。王琼的义军作战勇猛,给契丹军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耶律郎五被困在牙城,孤立无援,只能苦苦坚守,等待救援。

在嵩山(今河南登封北),义军首领张遇率领着万余名义军,向郑州发起了进攻。他们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逼近了郑州城。郑州城内的辽军得知义军来袭,惊恐万分,伪命洛京巡检方太甚至吓得潜逃。张遇率领义军顺利地攻克了郑州,进一步扩大了民军的势力范围。

东方的义军也不甘示弱,他们接连攻克了宋(治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亳(治小黄,今安徽亳县)、密(治今山东诸城)等州。这些胜利,让中原百姓看到了希望,也让耶律德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他原本以为,凭借着契丹军队的强大实力,能够轻松地统治中原地区,却没想到,中原百姓的反抗如此激烈,如此坚决。

随着民军的不断壮大和胜利,耶律德光逐渐意识到,自己在中原的统治已经摇摇欲坠。他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困境,更是民心的丧失。中原百姓对契丹人的仇恨,已经达到了无法化解的程度。他的军队虽然强大,但在人民战争的海洋中,却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他开始感到后悔,后悔自己当初的决策,后悔自己没有对中原地区的百姓采取更加温和的统治方式。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种下的恶果,只能由自己来品尝 。

面对中原地区风起云涌的反抗浪潮,耶律德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恐惧。他深知,自己在中原的统治已经无法维持下去,继续留在这里,只会陷入更加危险的境地。于是,在 947 年三月,耶律德光做出了一个无奈的决定 —— 北返。他任命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留守东京汴梁,自己则带着后晋降官数千人、宫女、宦官数百人以及晋府库所有财物,踏上了北归的路途。

耶律德光的北返之路,充满了艰辛和狼狈。他一路上不断地遭到民军的袭击和骚扰,原本浩浩荡荡的队伍,如今变得人心惶惶。契丹军队士气低落,士兵们无心作战,只想尽快回到北方的草原。沿途的百姓对他们充满了仇恨,纷纷躲进深山老林,或者组织起来进行抵抗。曾经繁华的中原大地,如今已是一片破败景象,田野荒芜,村庄凋零,百姓流离失所。耶律德光看到这样的情景,心中也不免有些感慨和后悔。他意识到,自己的南征之举,不仅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让契丹军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在北返的途中,耶律德光开始反思自己的失败。他对蕃汉群臣说:“朕临南朝,有三大致命失策,一是派出括钱使赴各州搜刮钱财;二是放纵辽兵于两京劫掠打草谷;三是未能及早让入朝晋谒的各节度使归镇,安抚百姓。如今天下汹汹,反叛四起也怨不得别人!” 这番话,虽然是耶律德光的自我反思,但也深刻地揭示了他在统治中原过程中的种种失误。他没有认识到,中原地区与契丹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有着巨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用游牧民族的统治方式来治理中原。他的贪婪和残暴,让他失去了中原百姓的民心,也让他的统治根基变得摇摇欲坠。

然而,命运似乎并没有打算放过耶律德光。当他行至栾城(今河北栾城县)时,突然身染急病,高烧不退。病情迅速恶化,即使周身堆满冰块并吞冰入腹也无法降温。最终,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契丹皇帝,在杀胡林(今河北栾城县西北)附近,带着无尽的遗憾和悔恨,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时年四十六岁。耶律德光的死讯传出后,契丹军队陷入了一片混乱。他们担心耶律德光的尸体在炎热的天气中腐烂,无法运回辽国。于是,为了保存尸体,太医们想出了一个残忍的办法 —— 将耶律德光的内脏掏空,“实盐数斗”,再用盐水浸泡。就这样,耶律德光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制成 “木乃伊” 的皇帝,也就是所谓的 “帝羓” 。

耶律德光的南征以及他在中原的失败,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历史的长河,激起了层层涟漪,对当时及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对于契丹而言,耶律德光的这次失败,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它让契丹认识到,中原地区并非他们想象中那么容易征服和统治。契丹军队在中原的死伤惨重,不仅损耗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资,也使得契丹的国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此后,契丹在一段时间内,放弃了大规模南征的计划,转而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巩固内部统治和发展经济上。他们开始反思自己的统治策略,逐渐吸收中原地区的文化和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以适应新的形势。在政治制度方面,契丹进一步完善了南北面官制,加强了对汉人的管理和统治;在经济上,他们重视农业生产,鼓励汉人开垦荒地,促进了契丹地区的经济发展 。

而对中原地区来说,耶律德光的入侵和统治,给中原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在反抗契丹的过程中,中原地区的各阶层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抵御外敌,这种共同的经历和斗争,增强了中原人民的民族意识和凝聚力。同时,契丹在中原地区的短暂统治,也使得契丹文化与中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交流和碰撞。契丹的一些文化习俗,如服饰、饮食、音乐等,传入中原地区,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也进一步传播到契丹地区,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后来的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

从更长远的历史角度来看,耶律德光的南征失败,也改变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后晋的灭亡,使得中原地区再次陷入了动荡和混乱之中。刘知远趁机在太原称帝,建立了后汉政权,但后汉政权也仅仅存在了四年就被后周取代。这种政权的频繁更迭,使得中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直到宋朝的建立,中原地区才逐渐恢复了稳定和繁荣 。

耶律德光的南征及最终的失败,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它不仅是耶律德光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它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荣辱,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力量的强弱,更取决于民心的向背和统治者的政策。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应该从这些事件中吸取教训,珍惜和平,努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交流,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

来源:胖五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