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人才·领航未来之约丨前沿科技加速推进精准治疗药物临床转化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5-13 12:45 1

摘要:日前,作为2025年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天津恒瑞创新药物产业化基地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启动建设。基地将重点承接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药物的商业化转化,依托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创新药物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速临床急需的精准医疗方案落地。“我们的快

津滨海讯(记者 李棽棽)日前,作为2025年天津市重点建设项目,天津恒瑞创新药物产业化基地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启动建设。基地将重点承接肿瘤靶向诊疗一体化药物的商业化转化,依托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创新药物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速临床急需的精准医疗方案落地。“我们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滨海新区对创新创业和科技发展的支持。新区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企业孵化,建设了一系列的科技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这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和支持,能够让企业更好地运用前沿科技驱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天津恒瑞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飞虎这样告诉记者。

核素药物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恒瑞医药是一家专注研发、生产及推广高品质药物的创新型国际化制药企业,2020年在滨海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天津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聚焦精准诊疗药物的研发转化。“生物医药是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方向,推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开发,对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郭飞虎说,“天津恒瑞落地滨海新区时间不长,我作为天津恒瑞核素药物板块的负责人,在领军人才称号的激励下,领导力、团队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不断鞭策自己在药品研发领域取得新成果,为公司、行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为推动滨海新区发展出一份力。”

郭飞虎拥有18年的核素药物研发和管理经验,创新始终是他坚持的理念。“肿瘤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不同病人的肿瘤在基因组和表达谱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肿瘤病人开发出有效的精准诊疗方案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为了攻克这一难题,郭飞虎带领团队采用同一分子连接不同核素的方法开发诊断和治疗药物。依托这种“诊疗一体化”策略,可精准筛选能够使用核素药物进行治疗的病人,从而实现对患者个体的精准评估和药物选择。

药物研发过程中的临床转化是另一个重要的难点。遗憾的是,很多潜在的药物在临床试验中往往无法表现出预期的疗效,导致研究进展的放缓甚至停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郭飞虎密切关注临床需求,建立和临床医生的合作机制,以便及早获取真实的临床反馈。同时加强对候选药物在不同种属动物体内的评价,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临床前研究,以便尽早发现和解决药物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肿瘤精准诊疗药物的研发过程面临诸多挑战,但我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学术界、产业界合作的深化,我们一定能开发出更多有效的精准诊疗药物,为肿瘤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郭飞虎对未来充满信心。

成熟研发体系将创新成果快速推向临床

“公司的发展得益于这里优越的营商环境与系统化的产业支持政策。在药监、科技、环保、发改、工信等部门支持下,公司搭建研发实验室,组建专业研究团队,利用恒瑞医药成熟的研发体系,将创新成果快速推向临床。”恒瑞医药7000平方米的功能实验室里,有机合成、分子生物学、药物分析、核素制备、放射性标记、药效药代和毒理评价等各个平台齐备。实验室的灯光常年彻夜不熄,郭飞虎和团队夜以继日的研发,换来的是令人振奋的果实:经过近5年发展,不仅收获了8个药品(其中5个为创新药)12个临床批件,还获批筹建了天津市的企业重点实验室、与10家单位共同组成了放射性药物创新联合体、认证了高新技术企业和雏鹰企业、拿到了放射性药物的生产许可证,非临床评价中心获GLP认证。郭飞虎介绍说:“2024年度,我们共提交5个IND申请,其中有4个创新药和一个仿制药,4个在研产品临床入组顺利进行,服务患者超百人。同时,生产配送网络也正在有序推进,天津研发中心取得了生态环境部颁发的‘甲级辐射安全许可证’,天津、成都、苏州产业化基地项目也启动建设。”

天津恒瑞创新药物产业化基地投产后,将带动医用同位素制备、智能医疗装备等上下游配套企业聚集,形成“研发—中试—生产—物流”全链条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通过共享技术平台、人才资源和供应链体系,有效降低区域企业的创新成本,加速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巩固天津在京津冀生物医药产业带的枢纽地位。同时,基地将与北京的基础研究优势、河北省的原料生产优势形成互补,促进三地创新要素流动;通过与国际顶尖机构合作,助力天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为区域经济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

“2025年,我们将加速推进精准治疗药物临床转化,力争年内提交首个精准治疗药物上市申请。同时,深化与天津大学、天津市肿瘤医院等高校、医疗机构的‘医研企’协同创新。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药物设计、临床试验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构建智慧研发新范式。相信未来2到3年,随着公司创新成果进入产业化阶段,有望服务更多临床患者。”郭飞虎说。(受访者供图)

来源:津滨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