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正重塑着基层治理的新格局。聊城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立足本土实际,创新实践路径,将法治实践与基层需求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在法治中国建设中,民法典作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正重塑着基层治理的新格局。聊城以民法典宣传月为契机,立足本土实际,创新实践路径,将法治实践与基层需求深度融合,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多元实践,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在聊城,各级各部门以丰富多样的形式推动民法典落地生根。阳谷县检察院走进汉河(阳谷)电缆有限公司,针对企业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实际需求,开展“民法典进企业”活动,帮助企业筑牢法律风险防线。莘县司法局组织“正义之心”普法志愿者深入社区,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趣味普法扑克,结合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典型案例,为群众答疑解惑。东昌府区道口铺街道任堤口村打造的民法典主题长廊,采用“法条+漫画+案例”的形式,将法律知识融入村民日常休闲场景,让法治宣传变得生动有趣。
创新形式,打造立体化普法矩阵
聊城创新形式,积极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普法模式。线下,“民法典进校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模拟法庭、知识竞赛、主题班会等互动形式,引导青少年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线上,阳谷县检察院在微信公众号开设“民法典有声书”和“以案说法”专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法律条文;莘县依托政务新媒体平台打造线上普法阵地;茌平区医疗保障局则以漫画形式制作民法典宣传片,让法律知识借助新媒体实现广泛传播。
成效显著,法治赋能基层治理
民法典宣传月活动的深入开展,让法治观念在聊城大地深入人心,切实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婚姻家庭领域,越来越多的群众学会运用民法典维护自身权益,家庭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显著提高;在社区治理方面,居民依据法律规定处理邻里关系、物业管理等问题,小区环境更加和谐;在市场经营中,企业依法经营意识明显增强,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案件数量大幅下降,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遇到问题主动寻求法律途径解决,基层矛盾纠纷显著减少;企业依法经营意识不断增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民法典正成为聊城群众维护合法权益的“护身符”,也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未来,聊城将持续深化法治建设,继续深耕民法典宣传工作,针对不同群体需求,提供精准化、个性化的普法服务,健全长效机制,推动民法典宣传常态化、制度化,让民法典的法治光芒照亮城市发展的每一个角落。(文/王芳)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