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年前,我攥着幼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悉尼大学校园里,怀里抱着《瑞吉欧教育法典》,以为自己即将推开童话世界的门。幼教专业前两年看似轻松:每周两次的教育理论课,搭配每周15小时的幼儿园见习。
悉尼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我缩在租屋飘窗边,手指机械地敲击着学校官网的登录框。红色的“Access Denied”在屏幕上跳动,像一串嘲讽的密码。
我在悉大就读幼教专业,三年制,原本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但直到大二,由于出勤率不够,我现在已经登不上学校的官网,我的个人邮箱暂时还没收到学校的邮件。
两年前,我攥着幼教专业的录取通知书站在悉尼大学校园里,怀里抱着《瑞吉欧教育法典》,以为自己即将推开童话世界的门。幼教专业前两年看似轻松:每周两次的教育理论课,搭配每周15小时的幼儿园见习。
转折点出现在去年冬天。实习幼儿园的保育主任突然病倒,我被临时要求顶班两周。那两周,我每天清晨5点起床挤火车,深夜11点才能回家。某天在给哭闹的孩子换尿布时,我突然发现自己的手在发抖——连续36小时未合眼的后果。那天我逃掉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期末考试,却在成绩栏看到“Double Fail”的红色标注。学校寄来的警告信被我随手删进垃圾箱,毕竟邮箱里堆满了家教平台的催单消息。
第一次收到“Academic Probation”通知时,我还在安慰自己:“不过是系统bug。”直到某天在超市收银台,听到排在我后面的情侣讨论“那个被退学的中国留学生”,我才意识到自己成了别人口中的笑话。我开始逃避一切与学校相关的事务:不回邮件、不接电话。
在悉尼,因出勤率或挂科退学的学生中,以下院校的案例尤为集中:
悉尼大学:宽进严出的“澳洲第一校”,教育学院对实习出勤要求苛刻;
麦考瑞大学:幼教专业需同步完成线上课程与线下实习,时间管理压力巨大;
新南威尔士大学:采用“累计挂科制”,大二后挂科两门即触发退学流程;
西悉尼大学:部分分校因课程设计松散,学生易产生虚假安全感。
雨不知何时停了。我关掉网页,看着窗外晾衣绳上滴水的校服——那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实习时穿的。手机突然震动,是家教平台的新订单。我按下接听键,背景音里传来孩童的笑声,恍惚间又回到三年前那个怀抱理想的清晨。只是这次,我不会再对着玻璃上的雨痕,寻找那个假装坚强的倒影。
来源:小博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