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北小农场到连续4年全球第一,它凭什么?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3:21 1

摘要:它诞生于1962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的赵光农场,2001年经过改制,从一个用柴火灶炒制奶粉的小作坊,历经六十余载风雨,成为全球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领军者。

在中国乳业的长河中,飞鹤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它诞生于1962年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下属的赵光农场,2001年经过改制,从一个用柴火灶炒制奶粉的小作坊,历经六十余载风雨,成为全球婴幼儿奶粉市场的领军者。

4月26-27日,正和岛案例探访携来自全国17个省近101位正和岛岛亲一同来到了飞鹤,聆听中国飞鹤董事长冷友斌真诚分享飞鹤一路成长的秘诀。

这一路,飞鹤走的是“非共识”之路——当行业追逐短期利益时,它坚守长期主义;当市场沉迷模仿跟风时,它选择自主创新;当竞争聚焦于营销套路时,它深耕品质与责任。

这份逆势而为的勇气与智慧,不仅成就了中国奶粉行业的传奇,更书写了民族品牌崛起的范本。

从小乳品厂到行业领先 始建于1962年的飞鹤最早是黑龙江农垦建设兵团下属的一家企业,后来改名为赵光农场老八连乳品厂。 1992年,冷友斌出任厂长,上任伊始,就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例如调整工资制,取消固定工资,实行按岗位和贡献来确定绩效工资,这个做法遭到了一批老员工的强烈反对,但冷友斌顶住压力,一步步将现代企业制度引入飞鹤。 回忆这段经历时,冷友斌曾说: “见识和视野很重要,你见过好的,就知道了差距。穷则思变,如果真想改变,你就会找到方法。” 2001年,农垦总局成立了一个新的集团,决定将老八连乳品厂收回,多年经营下来,冷友斌早已对老厂和品牌有了难以割舍的情感,便带着100多个人走了出来,开启了一段二次创业之路。“这些跟着我十几年的兄弟,一旦失业,背后是100多个家庭啊。” 二次创业路途不易,没有厂房,就租用废弃的粮库;没有资金,就以个人名义担保,分期付款8年买回“飞鹤”商标 (总价1400万,相当于当时企业年利润的3倍) ;没有团队,就带着原班人马从零开始。 2001年8月28日,克东县城的鞭炮声中,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挂牌,没人想到,这个背着千万债务的小厂,日后会改写中国奶粉的格局。 2005-2006年,中国乳业竞争激烈,多数企业聚焦市场与营销。飞鹤却选择另辟蹊径:自建牧场。 这一决策源于冷友斌对行业乱象的深刻洞察,当时千家万户养牛模式下,粗放式管理导致奶源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出现掺假问题。冷友斌意识到, 奶源是奶粉品牌的命脉,要从源头把控品质。 “虽然养牛5年才能达到盈利,但没有好的牛奶,就不能生产好的奶粉。”他拿上手里的钱,去买地、建厂、采购先进设备。随后的5年里,投产了2家世界工厂,建设了2个万头奶牛的欧美示范牧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市场陷入信任危机,飞鹤凭借自建牧场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全国少数未检出三聚氰胺的品牌之一。 当《新闻联播》播出“尚未检出三聚氰胺”的企业名单时,那一夜飞鹤工厂灯火通明,团队抱头痛哭。这一事件也让飞鹤的销售额从2008年的7亿猛增至2009年的19亿。 此后飞鹤持续深化上游布局,目前拥有13个牧场,奶牛存栏量达11.5万头。通过对全产业链的精细化管控,鲜奶品质达到国际领先水准,而且指标都领先欧盟,其中生牛乳菌落指数更 优于欧盟标准20倍,高于中国的400倍。 除了自建牧场和全产业链,在飞鹤内部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坚持品质不为任何事情让路的铁律,正是这个铁律让飞鹤实63年安全生产0事故。 耗时十余年,打造了涵盖牧草种植、规模化奶牛养殖、奶粉加工、售后服务等各个生产环节的自建产业集群,实现了产业链全覆盖,质量安全方面也做到了全链绝对可控; 2012年3月,飞鹤上线全产业链可追溯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奶源地、生产地、质检等关键环节的信息; 在生产加工环节对鲜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24小时全程跟踪检验,设立411道检测项目,保证产品的安全、新鲜、高品质;

2016年,飞鹤引入智能化的生产线控制系统,将误差控制到0.1克的精度,从投料之后的整个生产流程,都能做到精确控制。

2018年,飞鹤星飞帆单品销售额突破50亿,在星飞帆的带动下,飞鹤成为首个跻身百亿俱乐部的国产奶粉;2022年1月正式推出的新品星飞帆卓睿,2024年销售额达到67亿元,超越经典星飞帆成为飞鹤最大的单品,两大单品创下中国奶粉史上最强单品矩阵。 飞鹤的高品质产品也获得了全世界的认可,连续10年获得世界食品品质评鉴大会金奖。 这也离不开飞鹤一直以来对品牌引领的坚持。 据《财新周刊》报道,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国产奶粉受到重挫,外资乳业品牌迅速抢占中国市场,中外资比例从6∶4转为4∶6,尤其在高端市场外资品牌份额达到80%以上。 但飞鹤敏锐捕捉到消费者心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果断放弃模仿外资的老路,提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定位。 这一定位,戳中了外资奶粉水土不服的痛点,通过“中国销量遥遥领先”“全球销量第一”等数据支撑,配合“鲜萃活性营养”“黄金奶源地”等差异化卖点,逐步打破“外资即高端”的迷思。 2022年,飞鹤凭借持续的技术创新以及领先全球的市场表现,入选凯度BrandZ最具价值中国品牌百强榜。 这个榜单被誉为全球品牌界的“奥斯卡”,作为唯一获奖的婴儿配方奶粉品牌,飞鹤的品牌实力得到充分体现。 2023年,飞鹤进一步升级为“聪明宝宝喝飞鹤”,聚焦生命早期脑发育,将竞争从产品功能转向价值引领,在营销内卷中开辟新赛道。

从领先到领导的“非共识”抉择 飞鹤,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这不仅仅是一句广告语。 好的婴儿奶粉是更接近本国母乳营养配方的产品,由于基因、饮食习惯、地域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中国母乳和外国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有着明显的差异。 如果模仿美国等其他国家的奶粉,那就永远是仿制,于是飞鹤大力投入研发,专注、专一、专业地研究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奶粉。 通过长期对中国各地母乳的采集和分析,飞鹤率先揭示了中国母乳与国外母乳在脂肪酸上的具体比例差异,中国母乳中的DHA与ARA之比为1:1.7,非洲是1:3.5、欧洲为1:1.9。因此,飞鹤旗下大部分婴幼儿配方奶粉DHA和ARA的比例都是1:1.7,更贴近中国母源的黄金标准。 2009年,飞鹤参与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开始建立自己的中国母乳数据库。截止目前已建立起覆盖全国27个省份,20000+个样本量的中国母乳数据库。 基于这些发现,飞鹤研发出星飞帆卓睿等产品,添加OPO结构脂、乳铁蛋白等成分,让奶粉营养更贴近中国母乳,让“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从口号变为科学现实。 如今,飞鹤研发投入占比超10%,揭榜挂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为第一批参与科技部“十二五”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婴幼儿奶粉企业,能做到今天的成绩,飞鹤靠的就是强科技: 1. 率先采用乳蛋白鲜萃提取科技,颠覆传统奶酪生产提取方式,直接从鲜奶中提取,更新鲜、更天然、更富活性,更利于宝宝吸收。 2. 在生产过程中用千眼系统在线检测,一秒对奶粉中的10多项指标扫描20多次,对检测结果实现“秒级监测”,用科技守护每一罐奶粉的品质。 3. 建成了行业内第一条乳铁蛋白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乳制品原料卡脖子问题。

4. 打造黑灯工厂,从生产、罐装到储运,全程自动完成,不见一滴奶,不见一粒粉,无需人员,完全从自由化走向制度化。

两次受邀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冷友斌表示: “科研人才是飞鹤突破技术壁垒、夯实品质根基、引领行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支撑。” 飞鹤汇聚全球智慧,与清华大学、哈佛医学院、北大医学部等顶尖机构展开合作,开展脑发育与功能营养研究,推动“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干预,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竞争力——如添加5大脑力因子 (MFGM乳脂球膜、DHA、ARA、胆碱、牛磺酸) ,助力宝宝大脑发育,让“聪明宝宝”成为可验证的科学承诺。 任正非说,“华为就是一只大乌龟,只知爬呀爬,全然没看见路两旁的鲜花,不被各种所谓的风口所左右,只傻傻地走自己的路”。这一点,在飞鹤身上也很明显。 飞鹤所坚持的长期主义,其收获是水到渠成,是做时间的朋友,借助复利的力量,实现价值的飞跃。这恰恰就是创造长期价值的最好方式,也是飞鹤备受资本市场与投资人青睐的原因。 从2001年开始,飞鹤一直在借助资本的力量发展企业,探索与资本共同发展的双赢道路。 2003年,飞鹤成为中国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乳品企业,此后历经美国OTCBB、纽交所、港股三次上市,冷友斌深谙资本之道: “上市不是为了圈钱,是为了规范。” 上市公司财务公开、董事会监督、禁止关联交易等制度,让飞鹤在25年发展中零负面丑闻。 资本的助力,也让飞鹤有底气投入牧场、研发等长周期项目,如2005年建牧场、2010年砸研发,这些在短期财报上不讨好的决策,最终转化为长期竞争力。 资本市场对飞鹤的认可同样瞩目:2019年港股上市,以首发市值第一刷新行业纪录,最高市值达2400亿。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中国企业用品质与科技,在全球资本市场赢得的尊重。 当飞鹤市占率突破20%时,冷友斌提出从领先到领导的跨越:“领先是超越对手,领导是引领行业。” 2025年4月,飞鹤作为国内婴幼儿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成为首批在全国范围内推出生育补贴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期启动总规模为12亿元的生育补贴,为符合条件的孕期家庭提供不少于1500元生育补贴,不仅包含奶粉,还有线上线下孕期服务、产康指导等服务。 在技术层面,飞鹤全产业链模式,推动行业从“散养收奶”转向“自建奶源”,成为中国乳业安全升级的重要推手。 此外,一直以来,飞鹤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构建了多元且立体的公益行动体系,涵盖医疗、教育和母婴关爱等多个重要领域。多年来,飞鹤累计捐赠款物已超过8亿元,以实际行动为社会贡献力量。 在医疗领域,飞鹤开展了专项医疗救助计划,为贫困地区提供医疗设备捐赠和医疗培训支持,改善基层医疗条件;在教育领域,通过教育公益行动支持教师培训,提升教育质量;在母婴关爱方面,为孕期家庭提供免费的孕期检查、营养咨询和育儿指导服务,帮助更多家庭科学育儿。 这种共生思维还体现在行业赋能上:飞鹤开放牧场参观、共享研发成果;牵头制定《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新鲜度标准》,推动行业从保质期竞争转向新鲜度竞争。 在ESG领域,飞鹤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先锋100”,用低碳实践诠释企业责任。 正是上述“非共识”战略破局造就了如今的飞鹤,目前飞鹤拥有13个现代化智能加工厂、13个自有牧场,连续6年全国销量第一,连续4年全球销量第一,市占率超三大外资之和。

未来战略布局 在冷友斌看来,飞鹤作为婴幼儿 奶粉企业,与每一代人的营养、健康都息息相关。飞鹤坚持长期主义,心无旁骛打造守护中国宝宝口粮的百年乳企,才能为夯实中国经济根基和民生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当前国际环境面临着地缘政治、原料卡脖子问题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浮等问题。 在国内,人口结构变化、婴配市场规模萎缩,奶企行业竞争激烈。而社会层面,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发生改变,需求多样化和高端化,对于飞鹤来说,也提出了新的战略调整。 1. 全龄营养 战略的转变要从人群开始发生变化,飞鹤提升了新的愿景和使命——用营养传递爱,为人类更智慧、更健康、更长寿,做最值得信赖的全龄营养引领者。 在全新品牌愿景和使命引领下,飞鹤在儿童领域,推出高钙奶酪棒、DHA泡芙等健康零食,用“0防腐剂”“6倍牛奶钙”等卖点,改写中国儿童零食格局。 在成人市场,针对中年人群 肌肉流失问题,研发爱本跃动蛋白营养粉,添加小分子乳蛋白、透明质酸、氨糖等成分,解决增肌补钙痛点,首年销售额突破10亿。 未来飞鹤将基于母乳研究成果,开发定制化营养配方,打造从孕期到终老的全营养解决方案。 2. 开拓国际市场 2024年4月,飞鹤取得加拿大第一张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执照,成为加拿大首个奶粉制造商。这一突破为飞鹤注入了进军海外市场的信心。 2024年9月,飞鹤加拿大皇家妙克开业,首罐本土婴配粉Niuriss上市。 不同于传统外资品牌“中国代工”模式,飞鹤输出中国标准——工厂设计、工艺体系、质量管控全部采用中国方案,利用加拿大优质奶源,生产适合北美宝宝的配方奶粉。 关于飞鹤加拿大金斯顿工厂,路透社将视为其“中国方案”的关键里程碑。 据报道,该工厂不仅终结了加拿大本土无婴配粉生产的历史,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的发展。目前,飞鹤加拿大生产的奶粉已进驻沃尔玛等1100余家北美商超,用品质赢得当地消费者认可。 美联社直言,这座加拿大首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工厂,恰如马斯克用上海超级工厂重塑汽车制造般具有象征意义——中国乳企已具备参与国际产业规则制定的能力,这意味着全球乳业正经历着“价值链重构”。 未来,飞鹤将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加速以东南亚为首,以及中东、非洲市场的拓展,预计6月进军菲律宾市场,让中国飞鹤成为“全球飞鹤”。 3. 构建私域生态 依托8000万会员,飞鹤打造“星妈会”平台,通过AI技术,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 而且将把终端网点与线上平台打通,构建“生产端-牧场直供、研发端-需求反哺、服务端-实时响应”的闭环,让妈妈成为家庭营养的首席健康官。

结语 曾几何时,中国乳业从世界各地进口原料、设备、技术,中国的奶粉市场也长期被外资品牌主导。 但今天这个局面正在发生逆转,以飞鹤为代表的中国乳业,不但实现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全球销量登顶,还开启了“反向输出”的新模式,将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以及中国管理全方位推向世界。 外媒指出,中国多领域的全面崛起,正是中国“国家战略引领”与“市场创新驱动”双轮驱动的成果。 其中,民营企业勇立潮头,着力构建企业内生创新力,在全球市场中崭露头角,特别是在制造业领域,中国企业依托完整产业链优势,叠加市场驱动下的创新活力,逐步构筑起强大的全球竞争力。 让中国标准成为世界标准,让中国营养惠及全球宝宝。 当世界乳业的舞台上,终于响起中国企业的声音,我们知道,所有的逆潮而动,终将在时间的淬炼中,成为照亮未来的灯塔。

来源:点滴财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