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新”工程为引领,做好新时代金融监管“答卷人”

360影视 动漫周边 2025-05-13 14:09 1

摘要:锡林郭勒金融监管分局引领二连浩特金融监管支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推进“党建 +”品牌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前沿哨所”的职能作用,以“六聚焦”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锡林郭勒金融监管分局引领二连浩特金融监管支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紧密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大力推进“党建 +”品牌创建工作。充分发挥金融监管“前沿哨所”的职能作用,以“六聚焦”不断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一、聚焦党建品牌建设,提升金融监管履职能力

借助党支部品牌建设活动的契机,二连浩特金融监管支局党支部确立了“北疆金融哨所”这一特色品牌。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深入学习领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构建“学-研-讲-践”四维学习体系。同时,与多单位签订党建共建协议,形成“组织联建、阵地联用、服务联动”党建新格局。截至一季度末,组织开展党员学习6次,政治业务学习10余次,联合开展党建共建主题党日活动2次,为群众答疑解难10余项。

二、聚焦风险防范化解,发挥“预警放哨”效能

紧紧围绕“抓安全生产、抓风险防范、抓舆情监测”等核心工作,深入辖区机构网点从机构改革、内控管理、安全生产、消费维权、舆情监测以及金融服务等多方面开展督导摸排,详细了解其业务开展情况、资产质量、风险管理、运营流程及表内外资产,精准把握金融机构的运营态势。同时,综合运用监管数据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金融市场进行全方位风险排查,深度挖掘潜在风险点,及时捕捉经营风险的细微迹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三、聚焦中小微企业,践行金融监管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积极搭建“政金合力 企向未来”暨“金融超市”融资对接服务平台,通过政府搭建平台、监管部门引领、企业提出需求、金融机构提供解决方案的模式,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一站式、超市化金融服务。积极发挥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作用,全面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不断引导金融机构把“送政策”、“送产品”和“送服务”有机融合,加大对小微信贷的投放力度,让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流向重点领域、重大项目以及薄弱环节,有力推动中小微企业贷款快速增长。截至一季度末,督导辖区金融机构走访企业10006户,有效融资 12.18亿万元,续贷 3886.8万元。

四、聚焦乡村振兴,坚守职责担当作为

重点围绕全区“五大任务”,主动对接牧业经营主体、现代牧业示范点、牧业产业园区、牧业龙头企业的金融需求,有针对性地引导金融机构“有保有压、有扶有控”政策措施,推动信贷资金与产业资源紧密融合,通过“金融+产业”模式,带动牧业实体经济持续发展。截至一季度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为33.79亿元,比年初增加2.48亿元,增长7.92%。有效的信贷投放,不断满足了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融资需求,切实发挥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助推器”的作用。

五、聚焦边民互市贸易,创新跨境金融服务产品

结合口岸贸易经济发展实际,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了“边贸贷”“涉外车辆保险”等10余款针对性强的信贷保险产品,进一步满足边贸企业日益增长的多元化融资保险需求。同时,积极探索研究边民互市贸易跨境结算流程,着力破解中蒙客户业务结算环节中的难点和堵点。成功办理二连浩特市首笔跨境支付业务和全区首笔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代理付汇业务,为推动“通道经济”向“落地经济”转变提供了有利的金融保障。截至一季度末,辖区跨境结算金额达13.56亿美元、同比增长97.09%,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72.85亿元、同比增长113.38个百分点。

六、聚焦金融知识普及,巩固金融消保前沿阵地

依托“金融+乌兰牧骑”“金融草原轻骑兵”“金融助力 富民强边”等行动模式,持续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推进金融消保品牌建设。组织工作人员常态化深入国门、蒙古市场、护边驿站以及企业和群众当中,传播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文化与知识。确保“规定动作”扎实完成,“自选动作”精彩纷呈,“特色动作”亮点突出,不断引导辖区广大老年群体、青少年、牧民群众以及外籍来华人员,不被不法分子的虚假承诺所迷惑,切实增强金融消费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意识。截至一季度末,受理办结消保投诉12件,组织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覆盖受众达3000余人次。

下一步,二连浩特金融监管支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紧扣“四新”工程各项工作部署要求,准确把握新时代新征程金融监管职能定位,靠前担当、主动作为,全力谱写金融助力口岸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马力 杨鹏飞)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农村金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