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optimus的方案,大臂1x2、小腿2x2、小臂2x2、大腿2x2。共计14个丝杆,预计报价1000元。
当前主流电池类型:
锂离子电池(目前主导地位) 锂聚合物电池 镍氢电池 铅酸电池 固态电池
直线关节:无框力矩电机+行星滚珠丝杆+传感器等组成。
根据optimus的方案,大臂1x2、小腿2x2、小臂2x2、大腿2x2。共计14个丝杆,预计报价1000元。
主要厂商:
浙江荣泰:持有上海狄兹精密机械51%股权。反向丝杆取得突破。
双林股份:收购科之鑫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并于24年底建立试产产线。
北特科技:投资18亿左右,规划建设生产基地。
五洲新春:中鼎股份、杭州新剑达成合作
新剑传动:两期投入26亿,去年12月传出年产100万台丝杆产业化项目开工。
贝斯特:人形机器人的线性执行器核心部件——行星滚柱丝杠工艺不断优化,批量化生产工艺布局不断完善,关键工艺所需国产化设备合作开发有序推进。
恒立液压:前瞻性布局工业自动化和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以此线性驱动器项目稳步推进。目前滚珠丝杠产品已进行送样和小批量供货。
震裕科技:公司已建成两行星滚珠丝杆半自动产线,日均100套。计划25年内建设一条集加工检测装配一体的全自动行星滚珠丝杆生产线。反向丝杆,已经得到客户验证并实现小批量供货。线性执行器已经送样。
夏厦精密:投资10亿,生产产品精密齿轮、丝杆等项目投资周期3年。
其中高精度磨床加工速度慢,设备昂贵潜在价值最大。产线按100万年产估计,总市场价值在80-100亿左右。
车床:浙海德曼
热处理:恒进感应
高精度磨床:秦川机床、日发经济、华晨装备、科之鑫(上面提到双林股份收购)
自动矫直机:集智股份
减速器:增大扭矩。
目前有以下三种被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行星减速器:主要是齿轮组。应用方向:关节传动,手臂运动,步态调整。
谐波减速器:通过柔性轴承柔性齿轮产生弹性形变,同刚性齿轮啮合传动。应用方向:小臂、腕部、等手部负载。
RV减速器:第一级行星齿轮减速,第二级摆线针轮减速。行星齿轮部分通过输入轴带动太阳轮,驱动行星轮公转和自转,然后通过曲柄轴传递到摆线轮,摆线轮与固定的针轮啮合,产生反向自转,从而实现第二级减速。
主要厂商:
美湖股份:投资总计7亿。两条谐波减速器生产线,年产能10万套;关节模组一条10万套。
隆盛科技:并购蔚瀚智能科技,产品包括谐波减速器。
绿地谐波:精密谐波减速器50万产能,23年没能达产。新增新一代谐波减速器100万产能、机电一体化设备20万产能,预计标准3年产能释放。
中鼎股份:投资10亿,年产15万谐波减速器产线建设。
富临精工:出资200万和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等成立合资公司。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样机方案已完成。
科达利:深圳科盟出资40%一亿元。练手台湾盟立自动化及盟英科技。进行开发。
丰立智能:投资1.1亿。精密减速器预计3.5万。
中大力德:有在研究应用。
双环传动:RV减速器、环动科技谐波减速器。已成功供货。
电机:空心杯电机、无框力矩电机。
无框力矩电机:optimus为例,单台需求28个,单台价值2.8w
厂商:
步科股份、伟创电气、禾川科技、雷赛智能、汇川技术。
灵巧手:核心部分为驱动、传动、感知。厂商:
鸣志电器
核心地位:国内空心杯电机市占率第一,2023年相关营收达20.72亿元,产品覆盖8-33mm外径范围,最小量产型号为10mm无刷空心杯电机(ECH10025H12)。
技术优势:产品性能对标瑞士MAXON,价格低20%-30%,已进入宇树机器狗等头部客户供应链。
市场动态:2024年Q3净利润同比下滑76.38%,但机器人领域送样进展顺利,人形机器人订单预期提升。
江苏雷利业务布局:子公司鼎智科技专注精密电机,其10mm无刷空心杯电机(10ZWWC25)机械时间常数仅3.18ms,优于瑞士Mason同规格产品。
技术突破:灵巧手用线性关节完成送样,适配机器人精细化操作需求。2024年Q3营收同比增长9.7%,净利润6669万元。
雷赛智能产品线延伸:空心杯电机与伺服系统协同开发,2024年Q3净利润同比增长65.6%,毛利率达39.95%。
市场表现:2025年以来股价上涨32.6%,机构关注其人形机器人执行器集成能力
拓邦股份技术领先:量产最小8mm无刷空心杯电机(CB0824H),覆盖8-40mm全规格,机械常数达2.5ms,性能接近德国Faulhaber。
兆威机电研发突破:攻关4mm无刷空心杯电机,已形成转矩直流电机系列,8mm永磁步进电机实现自动化量产。
应用场景:产品用于特斯拉Optimus灵巧手原型机,适配6-12mm外径需求。
微光股份
业务协同:开发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组合方案,伺服电机订单量接近翻倍,进入主流机器人客户供应链。
鼎智科技
细分领域:江苏雷利子公司,聚焦医疗/机器人用微型电机,10mm无刷空心杯电机重量仅10.6g,适配轻量化需求。
汉威科技
核心优势:国内电子皮肤技术布局最早的龙头企业,掌握柔性压阻、压电、电容、汗液四大核心技术,产品覆盖触觉、嗅觉、温度等多模态感知。
合作进展:与华为、小米、优必选、比亚迪等机器人厂商合作,灵巧手触觉方案单套价值约1000元,2025年计划产能提升至500万片。
财务表现:2024年柔性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长120%,毛利率达45%,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福莱新材技术路线:采用与特斯拉Optimus一致的压阻式技术,依托涂布工艺实现低成本量产,中试线已投产,2025年规划产能可满足10万台机器人需求。
市场进展:与灵巧手公司合作开发触觉解决方案,目标价格降至2000元/只手以内。
财务亮点:2025年一季度营收6.03亿元(+18%),拥有近50项专利,电子皮肤业务进入产业化关键节点。
中京电子业务布局:通过技术匹配柔性传感器需求,间接参与电子皮肤产业链,目前未直接供货但具备技术潜力。
风险提示:2023年亏损1.37亿元,业务尚处早期阶段。
得润电子市场地位:被部分榜单列为龙头,但2023年亏损2.03亿元,业务转型中,需关注后续技术突破
苏州固锝
技术路径:参股公司明皜传感提供MEMS IMU技术,辅助电子皮肤实现位移和加速度感知,业务占比小但技术协同性强。
风险提示:半导体和光伏业务波动大,2023年净利润回落显著。
弘信电子
研发进展:子公司瑞湖科技开发柔性压力传感器,已推出电子手套演示产品,尚未商业化。
瑞华泰
材料优势:国内高性能PI膜核心供应商,产品柔韧性和耐高温性能突出,适配电子皮肤基材需求。
柯力传感
市场地位:力学传感器市占率连续14年第一,技术积累深厚,有望延伸至机器人触觉领域。
申昊科技
应用场景:工业机器人电子皮肤先行者,传感器自主生产,适配仓储物流等场景。
日盈电子
公司压阻式的电子皮肤样品已研发成功,在人形机器人新领域,公司以布局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新产品为契机,结合发展战略及市场需求加快布局柔性线束等其他人形机器人产品。
腱绳是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核心传动材料,主要分为高强度钢丝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连杆主要为peek材料。
钢丝:
大业股份
核心业务:国内唯一具备钢制腱绳量产能力的上市企业,钢丝绳组件已向特斯拉产业链送样测试。
进展:2024年腱绳业务营收2200万元,潜在市场空间约4400万元(若特斯拉Optimus年产量达1万台)
UHMWPE:
恒辉安防
核心业务:UHMWPE纤维产能3000吨(自用为主),规划新增4800吨产能,产品线径低至0.2mm,抗疲劳性能领先。
进展:开发多款腱绳测试样品,正与全球机器人厂商对接合作。
同益中
核心业务:UHMWPE全产业链企业,产能近8000吨,覆盖防弹、缆绳及机器人传动领域。
进展:产品适配灵巧手需求,技术指标达行业头部水平。
南山智尚
核心业务:UHMWPE纤维产能3600吨(满产),纤度覆盖400D-800D,适配高端机器人传动系统。
进展:已向国内头部客户送样,尚未形成订单。
云中马
核心业务:参股中玺新材料,后者为UHMWPE纤维核心原材料(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粉)供应商,产能1.2万吨。
尤夫股份核心业务:拟新建年产1600吨UHMWPE纤维项目,切入高端新材料领域。
进展: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5.9亿元,净利润444万元;股价波动较大,需警惕产能落地风险。
peek材料:
中欣氟材核心业务:氟酮产能国内第一(5000吨),占PEEK成本50%以上,深度绑定中游企业。
进展:2025年4月因PEEK概念爆发,股价6天四涨停,成为市场焦点。
新瀚新材核心业务:全球主要PEEK厂商的核心氟酮供应商,DFBP产能2500吨,客户覆盖威格斯、中研股份等。
进展: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显著,动态PE约66倍。
大洋生物核心业务:募资扩产氟酮及PEEK中间体,规划产能野心勃勃。
聚酰胺(PA)PA(尼龙)是机器人非电驱动部件的核心材料,具备高强度、耐磨损特性,常用于3D打印结构件、齿轮等。
神马股份:国内PA66龙头,工程塑料占比49%,产品适配机器人骨架与关节。
华峰化学:PA6/PA66产能领先,切入机器人轻量化材料供应链,社保与外资重仓。
隆华新材:PA66材料用于机器人骨架减重,业务覆盖工业与服务机器人。
PC/ABS合金材料适用于复杂薄壁结构件,提升机器人耐碰撞性能。
核心标的:
普利特:改性PC/ABS产品用于特斯拉Optimus外壳,兼具耐热性与加工流动性。
金发科技:全球改性塑料龙头,PC/ABS合金产能超300万吨,覆盖汽车与机器人领域。
沃特股份:开发高流动性PC/ABS材料,适配精密电子元件外壳。
核心标的:
普利特:改性PC/ABS产品用于特斯拉Optimus外壳,兼具耐热性与加工流动性。
金发科技:全球改性塑料龙头,PC/ABS合金产能超300万吨,覆盖汽车与机器人领域。
C/ABS合金材料适用于复杂薄壁结构件,提升机器人耐碰撞性能。
核心标的:
PPS以轻量化(减重60%)和自阻燃性成为机器人动力结构件的优选材料。
核心标的:
新和成:国内PPS龙头,产能全球前三,产品用于连接件与护板,社保基金重仓。
金发科技:推出PPS改性方案,适配高温环境下的机器人部件。
沃特股份:布局PPS复合材料,切入特斯拉供应链。
LCP材料凭借高频介电稳定性,成为伺服电机连接器的核心材料。
核心标的:
普利特:LCP薄膜产能国内领先,产品用于机器人精密电机组件。
金发科技:LCP材料通过华为、小米认证,覆盖高频信号传输场景。
沃特股份:全球最大LCP产能(2.5万吨),绑定头部机器人厂商。
碳纤维复材(CFRP)在机械臂中替代金属,减重30%并提升稳定性。
核心标的:
中复神鹰:国内碳纤维龙头,T800级产品适配机器人结构件,券商重仓。
光威复材:T700/T800级碳纤维量产,开发CF/PEEK预浸料用于机器人关节。
吉林碳谷:原丝产能扩张加速,成本优势显著。
双一科技:碳纤维复材壳体用于飞行汽车与机器人,订单受益低空经济。
来源:有利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