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
《威尼斯的小艇》第六自然段是极好的仿写段落,我们不能错过。
半夜,戏院散场了,一大群人拥出来,走上了各自雇好的小艇。簇拥在一起的小艇一会儿就散开了,消失在弯曲的河道中,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还是那样,想要模仿,就要把它吃透。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这段话好在哪。
1. 动静结合:先描写戏院散场后人群拥出、小艇散开、传来声音等动态场景,展现热闹的氛围;随后笔锋一转,描写水面沉寂、月亮影子摇晃、建筑和桥梁静止、船只停泊等静态画面,以动衬静,突出威尼斯夜晚的静谧。
2. 感官描写:“远处传来一片哗笑和告别的声音” 从听觉角度描绘热闹场景;“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 等从视觉角度刻画静态画面,多感官描写使场景更生动。
3. 拟人手法:“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将威尼斯当作人来写,赋予城市以人的动作和状态,使城市形象更加鲜活,也体现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氛围。
4. 场景转换自然:从戏院散场人群活动的场景,自然过渡到河道、水面、建筑等城市夜景,层次分明,过渡流畅。
细细品味一下,也拿起笔来写一写吧~
仿写示例
01 黄昏,村口的老槐树下,最后一批老人收起象棋,拄着拐杖慢悠悠回家。曾经挤满嬉笑孩童的石磨盘,如今落满灰尘,只偶尔有麻雀跳上去啄食碎屑。稻田里的收割机早已停了轰鸣,金黄的稻浪在风中轻轻摇晃,像是时光留下的叹息。远处新建的楼房灯火渐次亮起,而老祠堂的灯笼依旧孤单地悬着,褪色的红绸在风中飘摆。寂静笼罩着这片土地,曾经热闹的村庄在现代化浪潮中沉沉睡去,唯有老槐树的根,仍固执地扎进泥土,守护着记忆里的岁月。
02 深夜,皮影戏散场,老艺人们小心地收起牛皮人偶,竹竿碰撞发出清脆的回响。戏台前的长凳空了,只留下零星的瓜子壳和褪色的戏单。月光透过斑驳的窗棂,照在墙上褪色的脸谱海报上,那些曾经鲜活的角色,如今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村头的广播不再播放梆子戏,取而代之的是短视频的嘈杂音效。寂静笼罩着这座传承百年的戏楼,唯有墙角的蟋蟀仍在固执地鸣叫,像是替沉默的老艺人,吟唱着无人问津的古老曲调。
03 清晨,晨雾散去,农贸市场热闹起来。摊主们笑着掀开篷布,新鲜的蔬果在阳光下闪着露珠,鲤鱼在水盆里欢快地蹦跳。顾客们拎着满载的菜篮,讨价还价声与问候声此起彼伏。临近中午,人群渐渐散去,摊位上零星的菜叶随风轻晃。菜市场安静下来,只余几个孩子追逐着滚到角落的西红柿。阳光穿过棚顶的缝隙,在空地上画出金色的光斑,仿佛在酝酿下一场热闹 —— 明日,这里又将迎来充满生机的黎明。
来源:荷香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