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传来捷报!精准击中目标,没想到是自家民航,机上人全部死亡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5-13 15:20 1

摘要:印度军方长期奉行“全球采购”策略,他们的装备体系堪称“联合国军火展”,毕竟法国“阵风”战机搭载Link-16数据链,俄制苏-30MKI使用S-108通信系统,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则配备RADIOSITY控制系统等等。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结尾

又一次出“大洋相”!

2025年5月10日,在印度北阿坎德邦的喜马拉雅山脉上空,印度一架贝尔407直升机就不幸被击落,机上6人全部遇难

本以为这还是来自敌方的攻击,可不料经过调查后发现,这场事故竟是印度防空部队将自家民航误判为“巴方渗透目标”所致

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意外吗?

印度军方长期奉行“全球采购”策略,他们的装备体系堪称“联合国军火展”,毕竟法国“阵风”战机搭载Link-16数据链,俄制苏-30MKI使用S-108通信系统,以色列“苍鹭”无人机则配备RADIOSITY控制系统等等。

但这些总价值1.7万亿卢比(约合204亿美元)的装备,却在电磁频谱中上演着“鸡同鸭讲”的闹剧,例如俄制战机与法制“阵风”的敌我识别码如同方言,需经3层协议转换,而以色列雷达扫描到目标后,需人工抄录坐标再输入法国导弹系统。

最为主要的是,维修苏-30MKI时,技术员得同时翻阅俄语手册(第7版)、法语补丁(2023年修订)和印地语操作指南,甚至就连军事评论员李锋也曾比喻:“这就像让少林、武当、峨眉三大门派用各自暗语合练一套剑阵。”

更为致命的是,印度国防部2019年启动的“天空之网”数据链整合项目,就因承包商中途跑路,至今仍是PPT上的蓝图。

当然这种“万国牌”装备库的后果,在5月7日的克什米尔空战中就已初现端倪,巴基斯坦的歼-10CE战机在200公里外发射霹雳-15E导弹,而印度“阵风”的SPECTRA电子战系统需6秒完成威胁评估,待警报响起时,导弹已突破30公里杀伤区

而且当巴基斯坦的ZDK-03预警机以相控阵雷达扫描8万平方公里空域时,印度防空部队仍在使用1992年启用的TACS-2指挥系统

这套每秒仅能处理200个目标的“古董”,面对现代战场动辄上千的电磁信号,如同“用算盘解微积分”

甚至在此次误击事件中,VT-OFX直升机的民航应答器信号(1200兆赫)与巴方无人机频段(1215兆赫)因系统老化产生重叠,而且雷达操作员拉杰普特已在屏幕前坚守48小时,眼药水滴完第3瓶,最终将闪烁的“可疑光点”判定为威胁目标

甚至就连印度前空军参谋长拉哈也曾直言:“我们不是在对抗敌人,是在对抗自己的影子”,最为主要的是,这种错误并非是印度空军第一次出现

在2019年,一架米-17V5救援直升机,就因敌我识别系统故障被以色列“斯派德”导弹击落,而且在2024年,印度飞行员误炸自家机场

但是反观巴基斯坦的作战体系,中国打造的“天网”系统就将预警机、战机和防空导弹无缝衔接,例如ZDK-03预警机发现目标后,0.8秒内信息即可同步至歼-10CE座舱和红旗-9P导弹发射架。

而且在5月8日空战中,单价4500万美元的歼-10CE击落三架印度2.4亿美元的“阵风”,这正是体系优势的绝佳注脚。

更是在冲突爆发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就在48小时内,通过“斗柄”卫星为前线战机推送电子对抗升级补丁,而印度空军仍在等待莫斯科技术员的签证审批。

可以说从2019年米-17误击到2025年贝尔407惨剧,印度用37条人命和万亿卢比买来血的教训,毕竟战斗力绝非武器清单的简单相加,而是数据链、指挥体系、人员训练的全方位融合。

主要信息来源:

原文登载于环球微视角2025年05月10日关于又误击自家飞机?印军草木皆兵,6人坠机身亡,歼10C震慑效果显著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5月10日关于巴基斯坦军方称从印度发射的导弹落在印度领土的报道

原文登载于环球时报2022年03月12日关于印度承认向巴基斯坦误射导弹的报道

来源:柯静aa

相关推荐